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载药超声微泡研究进展

载药超声微泡研究进展

来源:好走旅游网
・92・ 主围生堕匿缝金 堡堂 查2Q1 互 筮 13鲞笙,J赳 of triphasic spiral CT and 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J]. J Comput Assist Tomogr,1998,22:288-294.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in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J]. Eur Radiol,20o6,16:1468-1477. [17]Fukuya T,Honda H,Hayashi T,et a1.Lymph-node metastases: efficacy for detection with helical CT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27]Holzapfel K,Duetsch S,Fauser C,et a1.Value of diffusion-wei— ghted MR imaging in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cervical lymph nodes[J] Eur J Radial,2008,72:381— 387. cancer[J].Radiology,1995,197:705-711. [18]Bhandari S,Shim CS,Kim JH,et a1.Usefulness of three-dimen— sional,muhidetectnr lOW CT(virtual gastoscopy alnd multi。planal" reconstruction)in the evaluation of gastric canecr:a eompari— [28]李文亮,杨辉,李德宇,等.。 "-MIBI乳房亲肿瘤显像诊断 原发性乳腺癌及腋淋巴结转移[J].中原医刊,2007,34(5):4O一 4I_ son with conventional endoscopy,EUS,and histopathology[J]. Gastrointest Endosc,20o4,59:619 ̄26. [29]Avril N,Menzel M,Dose J,et a1.Glucose metabolism of breast cancer assessod by ‘SF-FDG PET:histologic and immunohisto— [19]Stashuk GA.Gastirc magnetic resonance study(methods,semi— otics)[J].Vestn Rentgenol Radiol,2003:32-41. [20]Martin DR,Danrad R,Herrmann K,et a1.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Top Magn Reson Ima- 再ng,2005,16:77-98. chemical tissue analysis[J].J Nucl Med,2001,42:9-16. [30]Smith IC,Ogston KN,Whitford P,et a1.Staging of the axilla in breast cancer:accurate in vivo assessment using positron emis— sion tomography with 2-(fluorine-18)-fluolO-2 ̄teoxy—O-glucose[J]. Ann Surg,l998,228:220-227. [21]Scheibl K,Schreyer AG,Kullmann F,et a1.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gastography:levaluation of the dark lumen technique [31]Crippa F,Seregni E,Agresti R,et a1.Associatiun between【 ] fluorodeoxyglueose uptake and postoperative histopathology,hot- mone receptor status,thymidine labelling index and p53 in pri—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gastoscopy iln patients with malig- nant gastric disease[J].Invest Radiol,2005,4JD:164-172. [22]陈浩志.胃镜结合核磁共振在胃癌术前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 学研究,2013,11(23):77_78. rna町breast cancer: preliinarmy observation[J].Eur J Nucl Med,1998,25:1429—1434. [23]任刚,陈克敏.胃癌MRI检查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 [32]Kumar R,Alavi A.Fluolodeoxyglucose—PET in the management of 影像杂志,2005,16(4):226-229. 【24]Sen JM,Kim CK,Choi D,et a1.Endometril cancer:autility of di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reast eancer[J].Radiol Clin North Am,2004,42:l1l3一l122. [33]Kim SK,Kang KW,Lee JS,et a1.Assessment of lymph node metstases usiang 嚣f FDG PET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 body signal suppression at 3 TⅡ].J Magn Reson Imaging,2013, 37:1151—1159. tric cancer[J].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06,33:148— 155. [25]Sumi M,Sakihama N,Sumi T,et a1.Discrimination of metstaatic cervical lmph nodes wyith di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in [34]Park K,Jang G,Back S,et a1.Usefulness of combined PET/CT to assess regional llnnph node involvement in gastric cancer[J]. Tumori,2014,100:01-206.2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F[J].AJNR Am J Neulora- d10I,2003,24:1627—1634. (收稿日期2014_o4—O4) [26]Abdel Razek AA,Soliman NY,Elkhamary S,et a1.Role of 载药超声微泡研究进展 杨世艳l1 ,何 兵 ,李明星 3 (1.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四川泸州646000;2.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超声影像科,四川泸州646000; 3.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四JII泸州646000) [摘要]载药超声微泡的靶向治疗是当前医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载药微泡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迅速聚集于靶组织,在超声作 用下微泡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声孔效应,能使其有效穿透血管内皮屏障,定点释放内部包裹的药物,使局部浓度大大增高,达到靶 向治疗目的。本文就载药超声微泡的分类、特点、作用机制、制备及应用等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微气泡;超声检查;造影剂;药物载体 超声微泡是指一类直径在1~8 Ixm、内含气体、 D0I:10.39690.issn.1672-0512.2015.01.035 [基金项目】泸J州市一泸州医学院联合基金(2013LZLY-K61);泸 州市2011年指导性项目(泸市科[2012]177号);泸州医学院附属中 医医院院内基金(201l_342);泸州医学院2010年青年基金(泸医院 [20101108号)。 【通信作者】杨世艳,E-mail:lyysy2010@126.com。 外部包有一层膜的微气泡。自1968年Gramiak等… 首次将自制的微泡进行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来, 超声微泡对比剂已有40多年的应用历史。近年,国 内外已相继成功研制蛋白类、表面活性剂类、脂质 类、多聚体类等多种包膜的超声微泡。研究 表明, 超声微泡能有效增强心、肝、脾、肾、脑等实质性器官 的二维灰阶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明显提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年2月第:13卷第l期 超声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随着医药生物技术的 迅猛发展以及超声微泡对比剂研究的不断深人,研 究发现超声微泡不仅是一种良好的超声显像对比 剂,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传输载体口]。国内外已针 对载药超声微泡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本文 就目前载药超声微泡的分类、特点、作用机制、制备 及应用做一简述和探讨。 1超声微泡的分类 1.1超声微泡根据其成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以下 几类 1.1.1脂质体类脂质体类微泡壳膜材料主要为磷脂 类:二棕榈酰磷酯酰胆碱(DPPC)、二硬脂酰磷脂酰乙 醇胺(DSPE)、二花生酰基磷脂酰胆碱(DAPC)等H], 其粒径很容易做到纳米级别,极具穿透力,能穿透血 管内皮间隙,到达血管外的组织及细胞,实现超声靶 向成像和治疗。脂质体类微泡具有稳定性好、使用安 全、易于靶向修饰、造影效果好、可作药物的载体及 成本低廉、易于商品化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成膜材 料。但存在声学特性不易控制,声衰减显像较明显, 有效增强显影时间较短等问题。杨健等l5 制备了载 多烯紫杉醇的脂质超声微泡,并检测了其体外寻靶 能力。有学者【6 发现,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成分高 渗糖类或醇类加到脂质类微泡成膜材料中,以冷冻 干燥与声振处理相结合,制备的微泡浓度和粒径均 较理想,有效增强显影时间超过30 min,不但提高了 微泡产率、延长有效增强显影时间,同时还降低了成 本。 1.1.2蛋白类蛋白类微泡多以人血白蛋白为其主 要囊材,其粒径为3~7 I.Lm,能随血流分布至全身, 静脉注射微量便可显示良好造影效果。但存在稳定 性差、价格昂贵、尺寸较大、产生羿种蛋白免疫反应 及产量较少等问题。若加入一些表面修饰物,如糖类 物质,形成糖蛋白或蛋白聚糖,能提高微泡产率、稳 定性及耐热性,降低成本,改善其不足,并有利于常 温保存和运输。杜永峰等[71通过超声空化法制备出含 蔗糖白蛋白微泡,发现当蔗糖浓度达到40%,微泡半 衰期可延长到50 d以上 96%的微泡尺寸分布在2~ 5 m,4℃下保存半年微泡数量和尺寸无明显变化。 1.1.3表面活性剂类表面活性剂由于本身具有良 好的起泡性,因而广泛用于微泡的制备研究中。常用 的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及Span系列,其能与 多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联用。.这类微泡虽然浓度大 小适宜,但存在不稳定、存放时间短、不宜包裹分子 量小的气体等缺点。王仁奎[ 以Span60和Tween80 为成膜材料,以氮气为内部填充气体,采用超声空化, 所制备包裹诺氟沙星磁靶向微泡乎均粒径为2.5 m, 向高脂喂养的兔子注人靶向载药微泡能够准确诊断 ・93- 腹主动脉中脂肪斑块的位置,并在超声指导下实现 药物的定点释放。 1.1.4多聚体类多聚体类微泡多以合成的聚合物 或天然大分子。如聚乳酸一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聚乙二醇(PEG)、多聚糖等为壳膜材料,成膜微泡的 平均粒径为1~5 m。此类微泡外壳较厚,也比较 硬,抗压性较好,造影持续时间较长。但需要较高声 强的超声脉冲才引起微泡的非线性振动或破裂,从 而对比成像,易造成细胞溶解、毛细血管破裂、局部 渗出、出血或黏膜淤血等生物学效应_9]。李奇林等口0_ 采用复乳法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泡,所制备 的微泡平均粒径1.2 Ixm,常温干燥储存10周后,浓 度、粒径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 1.2超声微泡根据靶向性质不同分为以下2类:① 被动靶向,也称作自然靶向,是载药微泡进人体内被 肝脾中的巨噬细胞在调理素的协同作用下将其作 为外界异物截留并清理与吞噬而产生的体内分布特 征l】 。微泡外壳本身的化学和电荷特性也可使微泡 滞留于病灶部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微泡具备一 定的靶向特性。但该机制缺乏高度的靶向性和特异 性,结合能力低,因此限制了其在靶向对比超声成像 技术及药物靶向运输中的应用。②主动靶向,通过对 超声微泡的外壳进行特殊处理,在微泡表面连接上 特异的抗体或配体(多糖、多肽等)D2-133,使微泡能不 需要白细胞的介导,直接结合到病灶部位细胞所表 达的特异性抗原或受体上,即可达到靶向显影、靶向 输药及靶向治疗的目的。此外,利用分子桥的作用, 将疾病相关的单克隆抗体与微泡相结合,从而间接 地使微泡与病变部位表达的相关抗原结合,也可达 到靶向目的。由于这一机制具有高度靶向性和特异 性,同时又避免了吞噬细胞对微泡的破坏,因此,成 为研制和开发无创性靶向超声微泡的主要方式。 2载药超声微泡的特点 在载药超声微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脂质体 类微泡。作为药物载体,微泡结合超声技术可望实现 局部定位给药、保护药物活性基团、延长药物半衰 期、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l1引。不同包膜的载药微泡 具有各自的特点,与白蛋白类、表面活性剂类及多聚 体类微泡相比,脂质体类微泡具有更多优势,原因在 于脂质体类微泡具有以下特性:①靶向性。超声微泡 经不同的方法处理后,能选择性地靶向于特定器官, 达到靶向给药治疗的目_的。②提高靶组织药物浓度。 将具有较大不良反应的药物如阿霉素包裹于超声微 泡中,在靶器官局部释放可达到提高靶组织药物浓 度、延缓药物释放、减少剂量、减少给药次数,以及提 高药物疗效的目的。③使用安全。脂质体微泡的外 ・94・ 壳磷脂膜在体内可以生物降解,对人体无毒无害。④ 稳定性好。脂质体类微泡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 可保存数月不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⑤显著增强超 声造影效果。类脂类成分形成膜后在水介质中会形 成液晶双层,其分子几何形状中疏水和亲水部分大 小接近,研究发现这种含有脂质体类的微泡能显著 增强造影效果_2]。⑥传输效率高。脂质体微泡因其壳 的固有特性,还可以在其表面装配不同的抗体或配 体,实现靶向显影与治疗,从而能有效提高药物的传 输效率。另外,微泡破裂时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和高速 微射流在血管壁或生物屏障上形成暂时性的微孔, 也可以增强药物传输。⑦降低机体免疫反应。大部 分药物,如蛋白类、多肽类药物在给药后,由于机体 的排斥可能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若将这些药物包裹 于超声微泡中后再给药。可使机体免疫排斥反应降 低到最低限度,并使药物的生物适应性及稳定性达 到最佳 3超声微泡的作用机制 3.1 空化效应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微泡可向血管 壁移动,增加对血管的黏附力,微泡在超声波的作用 下会先后产生“扩大一收缩一崩溃”的动力学过程, 称为超声空化效应。微泡在低声压下产生对称性的 压缩和膨胀而不发生破裂,微泡沿其平均半径做周 期非线性振荡运动,在振动过程中引发辐射压力和 微射流,从而影响其周围的细胞、生物大分子等,并 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称为稳态空化。微泡在高声 压下急剧膨胀和收缩,最终导致微泡破裂,使声能瞬 间大量释放.并产生巨大的瞬时压力和强烈的冲击 波及微射流.在周围微小空间内形成高温、高压环 境.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微生物和机体的 损伤和破坏[1引,此称瞬态空化。 3.2声孔效应 声孔效应是超声微泡破坏后实现靶 向释药.进而实现诊断与治疗的主要机制。声孔效应 是指微泡崩溃瞬间释放的能量在内皮细胞膜上形成 冲击波及微射流,产生巨大的切应力,从而击穿周围 组织的细胞壁,产生可逆或不可逆的sJ-,q ̄L,同时增加 了细胞膜的通透性。这种膜通透性的增加与膜上出 现暂时性开放小孔有关,并与微泡破坏过程中产生 自由基并伴随活性氧族生成有关,还可能与空化时 产生的热量作用于细胞的磷脂双分子层,使其流动 性改变有关[161。如果这种小孑L属于可逆的非致死性 声孑L.则在其开放的瞬间可使细胞外的药物进入细 胞内,并达到靶向显影与治疗的目的。 4载药超声微泡的制备 制备靶向脂质超声微泡.关键是让微泡在结合药 物的同时不影响微泡的声学特性。超声微泡载药的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年2月第13卷第l期 方法主要有以下方式:①药物经静电吸附作用直接 黏附在微泡的外壳 膜上,如带负电荷基团的药物易 黏附于带正电荷的脂质体微泡表面,其在血液循环 中不稳定;②非共价结合在微泡表面,如某些药物能 以静电吸附方式非共价键结合在微泡表面;③将药 物嵌入微泡外壳膜双分子层中间.这种结构能增加 微泡的稳定性;④有些药物可以和气体一起包被在 微泡内部,这种方式不影响微泡表面结合靶向配体: ⑤疏水性药物可以混合在脂质体微泡油脂层内,会 形成一层薄膜包绕在微泡内部,其外包被着一层稳 定的膜,这种结合方式可连接抗体或配体用于靶向 释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载药超声微泡的制备有以 下几种方法:机械振荡法、声振空化法、高压均质法、 薄膜水化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_l 。 5应用 5.1 肿瘤治疗 靶向载药微泡经静脉注入血液后, 可通过血液循环迅速聚集于肿瘤靶器官,在超声波 的动态监测下.可直观监测微泡到达肿瘤靶组织的 情况。同时利用一定强度的超声在肿瘤靶区的体表 定位辐照,超声介导微泡的空化效应会导致微泡在 肿瘤靶组织内破裂,微泡所携带的药物会迅速释放 到肿瘤靶区,实现靶向释药的目的。另外,超声介导 微泡破裂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声孔效应,不但可使供 应肿瘤的微血管栓塞,阻断肿瘤供血,而且可直接损 伤肿瘤细胞,促使肿瘤细胞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更能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 的疗效。康娟等 研究发现,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 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能在兔肝内定位释放,不但能 抑制兔VX 肝癌的微血管生成,还能延缓兔VX 肝 癌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5.2溶栓治疗携带溶栓药物的微泡在高能低频超 声作用下产生的瞬时空化效应可使血栓易于软化、 溶解E2Ol,它使溶栓剂易于向血栓内部渗透。将超声微 泡作为溶栓药物的传递系统,能较好地监控治疗过 程中的溶栓和出血现象,大大降低治疗风险,解决了 靶向载药和出血监控等瓶颈问题。Wu等 ¨在体外实 验中将尿激酶结合在MRX.408微泡的外壳上,当微 泡与血栓表面黏附后,利用超声波照射使微泡破裂, 释放出尿激酶,从而使血栓软化,加速溶解。 5.3炎症治疗在炎症病变区,血管内皮细胞高表 达整合素类分子。白细胞聚集并表达特异性分子,通 过制备靶向这些分子的超声微泡,不仅能使炎症靶 向显影.评价炎症的严重程度.而且可利用微泡携带 抗炎药物靶向传输至炎症部位,再给予超声辐照,通 过超声对微泡的空化效应破坏微泡,使得药物在病 变局部释放出来,不仅能提高药物在病变局部的浓 度,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年2月第13卷第1期 ・95・ Villanueva等 ]将抗ICAM一1抗体共价连接在全氟丁 烷微泡的脂质外壳上,这种微泡可选择性结合于表 达黏附分子的活化内皮细胞,使炎症的靶向显影具 有更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魏武然等 ]研究发现, 超声微泡可有效促进大鼠前列腺局部对舍尼通的吸 收.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起明显促进作用。 5.4其他疾病的治疗载药超声微泡除了应用于常 见的肿瘤、血栓及炎症的治疗外,还能应用于多种疾 病的治疗。田新桥等 ]研究发现,超声微泡靶向递送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可有效改善糖尿病 『7]杜永峰,万明习,赵文明.含蔗糖白蛋白包膜微泡超声造影剂制 备研究[J].药学学报,2001,36(11):859-862. 『8]王仁奎.磁靶向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黑龙 江: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ter Haar GR.Ultrasonic contrast agents:safety considerations re— viewed[J].Eur J Radiol,2002,41:217-221. 『10]李奇林,全学模.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泡声学造影剂的制备 与评估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9):2105- 2108. 『11]逯敏飞,程永清,李丽君,等.被动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Oo5,19(9):108—110. [12]纪丽景,燕翼,宾建平.靶向超声微泡靶点和配体的研究进展[J]. 心肌病大鼠的左心室功能。金琳等 研究发现,超声 微泡介导雷帕霉素可抑制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 新生内膜增生及增高p27、降低VEGF表达。 6问题及展望 利用超声微泡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具有高 载药量、稳定性较好、靶向性好、无免疫原性、可修 饰、相对无创、同时还可增加疗效及减轻不良反应等 诸多优点,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发展 潜力。但在应用微泡传送抗肿瘤药物时.仍然存在 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及难点:①提高载药微泡的载 药量和包封率。②提高微泡的稳定性和显影时间。③ 寻找能主动识别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的配体,并使其 与微泡偶联,以进一步提高其靶向性。④安全性有待 提高,超声在破坏微泡引起细胞膜穿透性增强的同 时也有可能导致周围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损伤[26]。这 通常是由于相对较高的微泡浓度、较长时间的超声 脉冲和较高的超声强度导致的。另外,成膜材料的安 全性研究也有待提高,如Tween80,虽然常用于制备 表面活性剂类微泡以及用于中药注射剂的增溶等, 但研究表明[27 经静脉注射会引起溶血、血压下降及 过敏反应,目前已禁用于静脉注射。⑤超声微泡的部 分制备方法,仅适用于实验,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 随着国内外对载药超声微泡研究的不断深入及 医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超声微泡在重大疾病治 疗方面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Gramiak R,Shah PM.Echocardiography of aortic root[J 1.Invest Radiol,1968,3:356-366. [2]张雪娇,程永清,李丽君,等.包膜微泡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5):819—821. [3]劳翼,修建成.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基因和药物靶向治疗的研究 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2):1359—1361. [4]Bernstein,Howard,Straub,et a1.Polymer-lipid microencapsulated gases for use as imaging agents[P].United States Patent,583 7221.1998-1 l—l7. [5]杨健,康娟,曾妍,等.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其体 外寻靶能力[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25(7):873—876. [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型脂质体超声造影剂及其制 备方法『P].中国专利,021337209,2003.03.26.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4):300-302. 『13]Weller GE,Villanueva FS,Tom EM,et a1.Targeted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in vitro assessment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multi-targeting to ICAM—l and sialyl Lewisx[J].Biotechnol Bioeng,2005,92:780-788. [14]李擎,唐少珊.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9(1):55—58. [15]李立华,曹军英,王占江.医学超声微泡造影剂空化效应的研究 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1):41-44. [16]Frenkel V.Ultrasound mediated delivery of drugs and genes to solid tumors[J].Adv Drug Deliv Rev,2008,60:1193-1208. [17]刘学兵,王志刚,许川山.载药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制备及应 用研究[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5(2):156—159. [18]康娟,吴小翎,张勇,等.载多西紫杉醇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对 兔VX2肝癌增殖和凋亡的作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 25(7):642—645. [I9]康娟,吴小翎,张勇,等.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 微泡破裂对兔VX2肝癌微血管的作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 疗学,201 8(5):431—434. [20]苏畅,王芳芳,段续微,等.超声微泡造影剂经导管直接溶栓治 疗犬股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J].实用I临床医药杂志,2012,16 (24):1_4. [2I]Wu Y,Unger EC,McCreery rP,et a1.Binding and lysing of blood clots using MRX-408[J].Invest Radiol,1998,33:880- 885. [22]Villanueva FS,Jankowski RJ,Klibanov S,et a1.Microbubbles targeted to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 bind to activated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J].Circulation,1998,98:1—5. [23]魏武然,张唯力,戴君勇,等.超声微泡在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 列腺炎治疗中的促进作用[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9,23(7): 14—19. [24]田新桥,茹翱,赵应征,等.超声微泡靶向递送aFGF对糖尿病 心肌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心脏杂志,2013,25(6): 750—751. [25]金琳,杜联芳,王迎春,等.超声微泡介导雷帕霉素抗兔腹主动 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10 (5):309—313. [26]Bekeredjian R,Grayburn PA,Shohet RV.Use of ultrasound con— trast agents for gene or drug delivery in cardiovasculra medic— ine[J].J Am Call Cardiol,2005,45:329—335. 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1):55—56. (收稿日期2014—06-06) [27]何永亮,易勇,王红星,等.含吐温一80中药注射液对犬致过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