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第4课时 练习一

来源:好走旅游网
..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第4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含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

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一说。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知识,你们是真的掌握了吗?看看下面的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师:从图中你们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第7题)

..

..

师: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满几节车厢?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师:结合情境图在小组里说一说,算式3×6-4和48÷(8-2)分别表示的意思,并算一算。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并尝试解答。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头脑中再现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知识,体会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

大家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呢? 老师点名学生回答。

(2)说一说,下面各题要先算什么?然后再解答。 4×6+25= 54+36-18= 42+8×4= 9×8+22= 100-75+25= 33+7×3=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强调书写格式。 三、课堂总结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总结发言。 四、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一2--6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练习混合运算,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计算的正确率较高。本节课另有一个重点:通过观察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尽量用综合算式来解决,特别提示小括号的正确运用。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条理性。要尽量去引导学生自己多思考、多表达。学生做得对,就让他们自己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做得不对,就把错误指出来,让全体学生引以为戒,从而使犯错误的同学对错误的认识更加深刻。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