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育广角 要辅助,但往往又是很令语文教师 无奈的事。我们科组利用外出学习 活’与活匀语又 文 文/深圳市龙岗中学彭灵敏 时间,自行购进十几盘名著影碟, 在课余时间里让学生欣赏,然后进 行影评写作。同时也间或安排一些 现代大家的剧作,以供古今艺术比 较。 5.坚持课外阅读,写《阅读 当代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背诵 死的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能力的书 呆子,不是只会写“八股”文章的 所谓“文人”,需要的是能听、说、 既能够减轻课业负担,又能自觉地 与欣赏》 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不断充实自 己?我抓住学生心理,利用作为班 主任的优势,紧跟形势,要求学生 根据自己的意见,自选辩方,在班 上进行模拟辩论。这一活动颇受学 生欢迎。学生们从中认识到“减 负”的真正涵义以及“减负”的意 我们都很清楚,语文能力的提 高,关键还是靠课外阅读的积累。 在课时很紧的情况下,一个学年以 读、写,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具 有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格的新型的人 才,而要造就这样的人才,单单靠 课堂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 该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更贴近 来,我们自行选择课外阅读资料, 坚持让学生吃“阅读快餐”,时文、 美文共享,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阅 读面,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利 用学校图书馆资源,保证学生至少 义,为双休日开展让语文走向生活 的活动做好了思想舆论准备。 2.撰写格言,作为生活的座右铭 生活,从而让学生走入社会,把语 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一每两周一次到阅览室阅读。 《阅读与欣赏》的写作分成四 个部分,即佳句赏析、好句仿写、 主题评议、相关链接,这能较好地 、课堂教学贴紧现实牛活, 初一教材内容多为抒情散文、 贴近学生心理 哲理散文,其中名言名句颇多,我 要求学生,ff]fB忆这些内容,同时鼓 励他们撰写自己的人生座右铭,经 初中文言文,故事背景距离现 体现学生的文学敏锐感、政治参与 性。学期中段,“马加爵事件”成 了舆论焦点,学生们在《阅读与欣 实久远,故事内容较易使学生失去 兴趣。针对这一实况,在教学中我采 取“粗读——细品——活现”方式, 在了解文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走 进历史,用心去体悟历史。讲读选自 精心挑选归类,编成《班级警句 集》,作为对学生生活的鞭策。学 生们对这一活动表现了极大的兴 趣,从中提高了诗文、对联等内容 的欣赏水平,也大大地鼓励了他们 的创作兴趣。 3.积极参与文学社活动 桃语文学社一贯是我们科组开 展文学系列活动的主战场,也是我 们培养文学爱好者的基地。 2002——2004两学年,我们文学 赏》中都谈出了自己的实际看法, 好多文章还很有独到的见解。期 末,我将这些文章以及学生平时作 《战国策》的历史散文《唐雎不辱使 命》时,我要求学生自行读懂大意后 将课文改编为话剧剧本,然后自选 文中的优秀文章,集中编纂成文 集。学生几乎人人都“集”上有 “文”。无疑,这极大地刺激了学生 角色,自排自演,在众“评委”评价中 启发学生揣摩散文人物对话的精妙 简约。同时拓展开去,让学生“说说 《唐雎不辱使命》给我们的启示”。课 后大家都认为既掌握了文言知识, 又尝试了表演,丰富了生活。 二、第二课堂内黍车 多 , 薯文活动紧密联系皇E活 们的写作欲望。 我们还鼓励学生们多看报,看 专栏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 访谈》《实话实说》《东方之子》 《综艺大观》等,扩开知识面,学 习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要求征订 社举行了“名人讲座”“专题讨 论”“名著欣赏”等活动,大大地 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学知识。我们鼓 励学生踊跃参与、大胆创作,有意 识地开展佳作上送、编纂学生文集 等工作,在这种激励下,学生们的 写作水平大大地得以提高。学校 《桃语文集》出炉,我们文学社成 员的文章占了主要篇幅。 4.名作、名曲欣赏 《写作报》《语文报》,要求学生们 各准备一本笔记本,分项整理课外 1.紧跟形势,举办相应的辩 论、演讲比赛 阅读资料,做简评,然后每周写一 篇读后感。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使学生 们收益匪浅,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 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使学生提高 了语文阅读、表达能力。 责任编辑黄日暖 200l——2002学年,适逢教 育部颁发《关于减轻中小学课业负 担》的通知,全国中小学都纷纷响 应。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 地支配好自己的课余时问,让他们 师道・教研2010年第6期 名著欣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