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85分) 28.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A ) 1、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A.提倡共和,反对专制独裁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B)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魏源 B、林则徐 C、道光帝 D、关天培 29.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A):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2、毒品鸦片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告诉我们要(B)海军④废除科举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①与贩毒活动作斗争 ②远离毒品 ③抵制毒品的诱惑 ④开展禁毒教育 30. 洋务运动兴起的同一时期,亚洲的邻国也在进行重大变革,即(C)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农奴制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宗教改革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C)A、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31. 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B) 的商业利益 B、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C、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国外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市场,推销工业品 D、鸦片走私可以使中国银弱兵荒,不堪一击 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4、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理由是(A)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32. 我们说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是指启什么思想之蒙?(C) 发生根本变化B、外国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取代了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A封建主义思想 B帝国主义思想C资产阶级思想D无产阶级思想 盾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33. 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5、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的著名诗篇,强烈表达虏”指的是(C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 D少数民族 了盼望祖国统一富强的愿望。诗中“七子”,除了旅顺、大连、威海卫、广34. 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面哪句话的表述是不正确的(B) 州湾以外,还包括:①天津 ②香港 ③宁波 ④台湾 ⑤上海 ⑥澳门 (D)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推翻了封建主义的统治 C推翻了清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④⑥ 朝的统治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6、《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规定主要反映列强哪一侵略要求? 35.晓燕的爷爷今年85岁,请问她爷爷出生在民国哪一年(B ) (C)A、鸦片贸易 B、掠夺金银 C、商品输出 D、资本输出 A、民国十四年B、民国十五年C、民国十六年D、民国六年 7、一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36. 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B) 北京圆明园大水法建筑遗址所能解读到的历史是( C )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民主共和④救亡图存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 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8、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C)A、鸦片战争 B、37.今年4月23日是世界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创建100周年纪念日,下列与之甲午中日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同岁的事件是( C ) 9、“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种说法的原因主要不包括(A) A、五四运动B、中共建党C、辛亥革命D、中共建军 A、作战双方没有变化B、性质一样C、原因一脉相承D、结果大同小异 38.“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的提出是在(D):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10、“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此诗中的“大将”指(D)A、李鸿章B、岳飞C、阿古柏D、左宗棠 39.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是孙中山,这一设想体现了他(A) 11、下列不平等条款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是 ( B )A、A、关注民生 B、关注民族C、关注民主D、关注民权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割辽东半岛、40.下列不属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是(A)A、1895年联合上书光绪帝,反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D、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对同日本议和 B、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C、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12、渤海及环渤海地区靠近中国政治中心,近代以来这里是列强侵略的主要民主义 D、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 目标之一,外国军事力量第一次侵入到渤海地区是在(A) 41.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装是(C):A西服B旗袍C中山装D唐装 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42. 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战争中 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13、下列是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是(C) 方的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C)A维新变法B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洋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捕杀害 务运动D辛亥革命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宅子D、老四远涉重洋去美国留学 43. 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是(D)A西方列强的破坏B顽固派的破坏C在14、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中央缺乏一个健全的有力的领导核心D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而没有变革封建这幅对联反映了什么问题?(C)A、作者的无奈和讥讽 B、说明这场战争制度 对中国影响不大 C、清政府腐朽的本质 D、台湾是弹丸之地,清政府不4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起和领导的变法与革命,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最在意它的得失 深刻的根源在于(B)A、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B、封建顽固势力过于15、近代历史上,外国军队侵入北京的战争是 (A)①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强大 C、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绞杀 D、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
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④ B、②④ 45、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C、③④ D、②③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 D、废除二十一条 16、毛泽东总结中国近代历次运动失败时曾说:“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光有4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C)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D)A、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47、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五四运动奏响的主旋律,就是17、《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强烈的爱国主义,具体表现在(B) 是指(D)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①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 ②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③具有反府的内政外交C、赔款数额巨大,清政府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帝反封建的性质 ④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D)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 48、五四爱国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C ) C.自强 D.求富 A、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19.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评价不正确的是(C)A.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C、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D、是当时无产阶级世钢铁厂 B.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产物 C.是中国人独立设计制造的钢铁界革命的一部分 厂 D.为中国培养了技术力量,积累了生产经验 49、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们应去(A)A、20.对洋务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洋务派创办的工矿企业主要位于上海B、北京 C、广州D、武汉 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 B.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50、中共一大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B)A、领导工人运动B、实现共产主义C、
C.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D.洋务运动客观上打倒军阀 D、创建军队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51、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根本原因在于(D )A、为当时中国培养军事人才 21、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B、仿效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C、和中国共产党搞好关系 D、总结辛亥革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不难看出命中及之后革命失败的教训,感到革命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 (A)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C、52、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去世,在孙中山的灵前,最引人注目的挽联是:是一次失败的农民运动D、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挽联中的“革命”指的是(C)A、辛亥革22.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C) 命 B、戊戌变法 C、国民革命 D、北伐战争 A.帮助光绪帝夺取实权B.发展资本主义C.实行君主立宪制D.实行民主53、在北伐战场上,有一个独立团以其辉煌的战绩被誉为“铁军”,其团长是建立共和国 ( D )A、张治中B、李宗仁 C、周恩来 D、叶挺 23.下列几项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内容是(B) 54、判断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共同理由是(A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A、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都被帝国主义及其代新式学堂、报刊,开放言论,翻译西方书籍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理人篡夺了革命成果 24.对三民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C、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革命 D、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迫 B.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推翻封建专制,建立社会主阶级民主革命 义共和国 D.改革土地制度 55、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谁的利益?( D )A、民族资产阶级 B、地主阶25.武昌起义胜利是因为(B):①维新派的推动 ②同盟会的推动 ③三民级C、小资产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主义思想的指导 ④新军中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 56、南京国民政府实际上就是国民党政府,原因是(B)A、它代表的是大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B、它由国民党一党专政C、它由国民党控制着2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D)A.《万国公报》的创办B.《中外纪闻》国家的经济命脉 D、它的实权操纵在蒋介石的手里 的创办 C.《民报》的创办 D.《青年杂志》的创办 57、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是( A ) 27.对新文化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B)A.在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A、南昌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爱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 B.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 C.是我国一次空前58、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给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启示是(D)
1
A、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B、必须克服“左”倾错误 C、必须进行土地革命 D、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的农村
59、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陆海丰革命根据地 D、陕甘革命根据地 60、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B )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C、八路军 D、解放军
61、在红军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下列行动的顺序是( B)①强渡大渡河 ②渡过金沙江 ③ 四渡赤水河 ④飞夺泸定桥 ⑤爬雪山、过草地A、③①②⑤④B、③②①④⑤C、③②④①⑤D、③⑤①④②
62、有关红军长征意义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为争取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63、遵义会议的最大成果是(D)A、红军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B、是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路线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64、标志红军长征胜利的事件是(B )A、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师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过草地 D、遵义会议 65、广东革命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C )
A、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B、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66、“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A)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67、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创立(B )周年纪念日。 A、79 B、90 C、84 D、100
68.1931年的一个夜晚,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此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A 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69.“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的态度是( D )A抵抗B不表态C片面抗战 D 绝对不抵抗
70.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B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学良 D杨虎城
71. 1936年底发生的扭转时局的关键事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D )A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九一八事变”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72.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C )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C抗日救亡D抨击时弊 73.西安事变之所以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C )
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C中共方面作出的巨大的努力 D蒋介石先生作出了重大让步 74.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沦陷 75.日军占领南京后,共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B )A20万以上 B30万以上 C 40万以上 D50万以上
7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C ):①卢沟桥事变②西安事变③九一八事变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77.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B )A李宗仁B彭德怀C周恩来D朱德
78.抗战爆发后,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严重威胁着敌人后方的是( B ) A国民党军队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C苏联红军D英美联军 79.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主要目的是( D )
A进行战略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B粉碎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 C鼓励抗战军民,推动形势好转 D破坏交通线,为反攻创造条件
80.在抗战年代,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尤其擅长画马的画家是( B ) A齐白石B徐悲鸿C张大千D侯德榜
81.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 B )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马列主义 D邓小平理论 82.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军队有( B ):①工农红军 ②国民革命军 ③八路军 ④解放军 ⑤新四军A ③④B ③⑤C ①②③ D④⑤
83.原子武器在战争中第一次使用于( B ) A1944年B1945年C1946年 D1949年
84.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 A )A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 B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 C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 D美国向日本国土投掷两枚原子弹
85.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D )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根据相关信息,列举史实。(16分)
1、近代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2、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南京条约》
3、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事件 4、洋务派兴办的最大军工企业 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 5、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名称 6、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事 8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事件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民党公布合作宣言 9、第一个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名称 10、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列举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至少3次)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七大 七届二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12、列举在“求富”口号下创建的企业名称(2个)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13、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4项)
三、材料题
(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建立起来。……第二次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次便是从思想文化感觉不足。”
请回答:(1)指出材料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中相联系的历史事件及其阶级派别。4
(2)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从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二三阶段中任选一位领袖式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说明他为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了改变中国“不足”做出那些努力?2
(3)综合上述历史事件的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3
(4)谈谈你从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道路中学到了什么?3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英勇地投入战斗,接
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参加罢工的工人达到六、七万人,使上海的内外交通断绝。
请回答:(1)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6月初,运动中心有什么变化?斗争力量有什么变化?2
(2)工人阶级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了什么作用?2
(3)你从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的举动中得到什么启示?3
(三)、材料:《长征》。请回答:
(1)这是谁写的诗?诗中提到的长征起止时间分别是哪一年?1 (2)后四句涉及到的主要史实是什么?2 (3)诗中的“三军”是指哪三军?1 他们会师是在哪一省的哪一地区?1 (4)表现出红军怎样的精神?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4
(四)、歌曲是时代的声音,歌曲是一个时代的主旋律,请阅读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曲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华大地上广为传唱。
材料二2009年1月24日至25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和除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井冈山市,亲切看望慰问革命老区干部群众。老区的乡亲们激动地唱起了歌谣,“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那个也当粮……”胡锦涛被乡亲们质朴的歌声深深感染,同大家一道唱了起来。
材料三“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方。 往年的南泥湾, 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材料四“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这首歌在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请回答:
(1)材料中这些歌曲是什么时期的歌曲?4
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 (2)歌词一中说的“军阀”当时指的是哪些军阀,“除军阀”的结果如何?2
(3)材料四请回答:此歌曲的名称是什么? 歌词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情况?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3
(五)、材料一:中国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人奉命约见日本驻华使馆公使,再次要求日本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右翼历史教科书中的严重错误。该负责人说,中国史学界在这本教科书通过后,就开始对其进行认真研究,日前已进一步认定其存在一系列的谬误……
材料二: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就中国要求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对记者称,历史教科书不能修改。 材料三:3月11日,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发生了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的海啸,导致福岛的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到目前为止遇难、失踪人数已达战后最高,经济损失预计超过10兆日元,成为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灾害无情人有情,中国领导人及网民及时向日本人民表示了慰问、哀悼,中国政府派出了救援队并提供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和燃料。近年来由于担心中国军事力量增强和钓鱼岛争端,中日关系降至冰点。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成为追求和平共处、具有智慧的中国人面前的一件大事。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课本有关史实,说明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确实“存在一系列谬误”(列举日本侵华史实四点即可)4
(2)针对材料二,你有何认识?2
(3)据材料三,作为中学生的你如何看待中日关系问题?展望未来,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句寄语。6
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