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董淑琴,孙世元,赵佳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吉林)
摘要:目的 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筛选160例2016年12
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手术前后顺序分组,分为常规组(前80例)和细节组(后80例),分别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和细节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细节组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7.62±1.23)cfu/m3,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90.02±2.89)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器械操作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对手术治疗患者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105.156
本文引用格式:董淑琴,孙世元,赵佳.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243-244.
0 引言
洁,消毒手术室,监测手术室空气,器械,各项物体细菌,
手术是多数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侵入性操作执行对应消毒灭菌制度,提高无菌管理效果。同时制定无菌对患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再加上手术室护理管理管理质量考核监督机制,定期监测无菌管理执行情况。③手工作繁重,工作节奏快,护理人员需承受各方面压力,容易术器械管理。安排专人管理手术室各项仪器设备,制定器械
[1]
产生护理风险,发生医院感染,影响手术效果。本次研究管理责任制度,严格按照规范对器械进行清洁,保养,维护,选取160例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并做好交接班工作。④对患者的护理管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用效果,如下。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核对患者信息,做好健康宣教,加强心
理干预,做好保温,保护隐私护理。⑤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1 资料与方法
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细节护理管理、医
1.1 临床资料。研究阶段: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研
院感染预防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护理风险防
究对象: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160例患者。纳入标准:
范意识,提高起对细节护理管理的认识,积极配合和执行细
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意识清醒,术前无感染发生;排除标准:
节护理管理相应策略,并且根据手术室患者感染风险因素制
严重肝肾器官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根据患者手术前后顺序
定预防措施,预防处理预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分组,分为常规组(前80例)和细节组(后80例),常规
1.3 观察指标。①医院感染发生率。②护理质量。采取护理
组男与女例数比为35:45,年龄22-65岁,平均(40.10±2.10)
质量量表评估,包括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器械
岁,手术类型:胆道手术、肝脏手术、胃部手术、骨科骨折
操作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各项满分为100分。③护理满意
内固定手术分别有15例、15例、20例、30例;细节组男与
度。采取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护理态度,
女例数比为36:44,年龄23-66岁,平均(40.20±2.17)岁,
护理及时性,护理行为等,满分100分。④干预前后手术室
手术类型:胆道手术、肝脏手术、胃部手术、骨科骨折内固
空气细菌含量。
定手术分别有14例、14例、22例、30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均衡性较强(P>0.05)。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常规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如术前术后
2 结果消毒,清洁等。对细节组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包括:
①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结合手术室管理需求完善手术2.1 两组干预前后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室护理管理制度,制定预防手术室感染发生的规范制度,包评分,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干预后,细节组手术室空括消毒管理制度,手术室医疗物品收集规范,一次性无菌物气细菌含量(7.62±1.23)cfu/m3,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品使用管理规范等,通过定期召开会议,调整、完善制度。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90.02±2.89)分,②无菌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管理,如医护人员进入手术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组别常规组细节组t/χ2P
例数8080--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cfu/m3)干预前12.40±2.0212.32±2.150.24260.8087
干预后9.68±1.257.62±1.23 10.50660.0000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
82.00±3.2290.02±2.8916.57910.0000
±s,n(%)]
医院感染发生率10(12.50)2(2.50)4.78340.029
室前严格按照七步法清洗双手,严禁配到各种配件,定期清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后,细节
投稿邮箱:zuixinyixue@126.com
244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105
理,如严格核对患者信息,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手术,护理管理等相关知识认识,通过心理干预,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环境的陌生感,消除心理压力,保持积极态度配合治疗,护理管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5]。本次研究中,干预后,细节组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7.62±1.23)cfu/m3,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90.02±2.89)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器械操作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0.11±2.58)分、(90.07±2.90)分、(92.32±2.57)分,(91.33±2.47)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这与李蓉研究相符,说明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高护理质量[6]。
综上所述,对手术治疗患者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
组患者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器械操作护理质量
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组别常规组细节组tP
例数8080--体位护理80.25±3.0190.11±2.5822.24560.0000
心理护理81.15±3.0290.07±2.9019.05520.0000
环境护理82.11±3.3392.32±2.5721.71000.0000
器械操作83.25±3.1791.33±2.4717.98340.0000
3 讨论
手术室收治的患者大多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情严重特点,且由于手术侵入操作,对手术预后的过分担忧,对手术认识缺乏,使得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对手术室环境及护理管理提出更好要求,一旦手术室护理不当,容易引起病菌,病毒侵袭,造成医院感染,影响治疗效果[2]。
因此,需加强对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水平[3]。细节护理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将护理管理操作细化,完善管理制度,明确护理管理责任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强调加强对手术室环境管理,手术器械仪器管理、手术室患者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等,并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定环境管理制度,针对空气菌落、器械表面菌落等定期清理,保证无菌操作环境,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干净[4]。此外还需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如规范医疗物品存放,使用制度,完善消毒制度,护理人员进出手术室制度等,从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同时需对手术室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管
参考文献
[1] 李静,陶玲,王琳洁.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
的作用价值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318.[2] 李建华.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0):79-80.
[3] 尹达清.探讨并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
用[J].心理月刊,2019,14(04):73.
[4] 洪艳.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227+230.
[5] 覃源.对比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中
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3):179.[6] 李蓉.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6):90-91.
(上接第241页)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2.1.1 各项对策经实施前后比较,确认为有效对策。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规范率由56.0%提高至91.33%。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01.81%.2.1.2 收集2017年3月、8月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查检数据显示,床旁交接班存在问题明显改善。
2.1.3 修订了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规范标准,制订了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流程表,建立和实行了医护联合查房模式。2.2 无形成果。通过圈员打分和比较,品管圈活动能力明显提高。
业成长,树立其“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9]。
3.3 圈活动检讨此次品管圈活动收获明显,但仍有改善的空间。新进护士需要加强培训,减少专业水平的差异;加强护患沟通配合,保证规范;不断督促养成标准化的好习惯,持续改进交接班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海燕,颜波儿.品管圈活动在ICU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的应用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54-2155.
[2] 蒙丽,陆霞燕,陈环月.病区护理交接班质量控制与体会[J].中国
临床护理,2011,3(2):160-161.
[3] 古城璠,刘雪琴.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护理交接班改革与探索
[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31-32.
[4] 王计红,段磊珍,张爱文.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的实施及效
果[J].护理研究,2010,8(23):2127-2128.
[5] 李林枝,夏惠敬,叶小燕.品管圈活动在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
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112-113.
[6] 马新利,陈雪,郭新荣,等.品管圈活动在术后患者交接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4,35(13):2932-2933.
[7] 冯丽,张育红,王萍,等.品管圈活动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
的应用[S].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8] 李国宏,徐翠荣,任璐璐.规范护理交接班模式的创新与体会[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4-65.
[9] 许日波.晨交接班后讨论和护士长点评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J].全科护理,2010,8(23):2127-2128.
3 讨论
3.1 避免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危重患者管理是急诊科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完整规范的交接班工作是护理管理和护理工作延续的关键连接点,只有这点做好了,才可以保证护理安全,避免不良事件和事故的发生[5-7]。
3.2 提高护士专业水平,保证交接班质量。在规范的床旁交接班形式及内容的基础上,护士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护理状况[8]。规范的交接班内容可以帮助护士掌握重点,提高专业水平,而交接班模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更是保证交接班质量的前提。交接过程中针对专科知识以及患者病情、特殊情况、心理状态的交接,都能促进低年资护士的专
投稿邮箱:zuixinyixue@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