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故,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1.3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发生食物中毒突发事故。 2领导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与《综合应急预案》一致。 3、事故类型和危害性分析
公司潜在的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原因及危险性详见表1。
表1 公司潜在的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原因及危险性
序号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事故原因 1、蔬菜残留农药; 2、肉类、蛋类、鱼类食物变质; 3、油、盐、酱、醋等变质或不合格; 1 食堂 中毒事故可造成以下几方面严重后果: 1、危害人员身体健康; 2、重度中毒可能导致人员死亡。 危险性 应对措施 ①发生食物中毒时,发现人应第一时间报告,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②实行隔离污染食物,封存可疑物品,保护现场,摸清情况,控制局面; ③应急人员积极抢救中毒人员,并提出抢救方案;必要时立即送医救治; ④后勤保障队要全力解决职工临时生活困难,调集必须的生活物资,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⑤事态控制后,立即开展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必要时请专业人员协助; 4、人为投毒;
4 危险源监控与预防
4.1 危险源监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医源性感染爆发、不明原因多人发病或死亡等事件,具有突发性、意外性、群体性及对社会危害严重性的特征。鉴于公司职工居住在单身宿舍,公司内无闲杂人员出入,库区、生活区卫生条件优异,基本上可杜绝传染病流行、医源性感染等事件。但公司设有职工食堂,若发生突发性卫生事件,极有可能属于食物中毒。
4.2预防措施
公司食堂日常食材由当地专人负责配送,食堂管理人员要加强各类蔬菜、肉、蛋、鱼的验收,确保食材新鲜。食堂工作人员要将蔬菜清洗干净,确保不残留农药,油盐酱醋要保证质量。加强食堂出入管理,严禁外人私自进入食堂,下班后锁好门窗。
5 应急预警与应急响应
5.1 预警级别与应急响应级别与《综合应急预案》一致。 5.2 应急响应程序《综合应急预案》一致。
6 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6.1公司在进行现场应急的同时,应急领导小组就要抓紧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全面收集有关事故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损失等方面的证据和资料,必要时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
6.2现场应急处理工作告一段落后,由领导小组根据调查取证情况,依据相关制度,拟定追究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意见,报领导小组审批。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6.3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认真分析总结事故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根据调查所获得数据,以及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填写事故报告单,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公司安全主管部门报告处理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
7 预案管理
与《综合应急预案》一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