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的毛细现象》教学设计

《水的毛细现象》教学设计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学校: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镇中心小学

姓名: 刘伟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4、课时: 1 课时 5、【活动材料】

教师准备:水槽、红墨水、玻璃片、滴管、餐巾纸等

分组材料:( 1)玻璃片、塑料片、铁片、棉布片、餐巾纸、海绵片、木条、粉笔、小砖头块、干土块、玻璃棒、水槽( 2)粗细不同的三根空心玻璃管、装满粗沙子和细沙子且用纱布封好管口的玻璃管各一根。

小学

2、学科:科学(三年级上册)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2、活动意图

毛细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如何让学生在探索中了解毛细现象

的成因,是本次实验活动的重点。教学中以餐巾纸和粉笔吸红墨水等常见的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的导入

点,提出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拟通过探究水滴滴在餐巾纸上的实验活动、根据提供材料完成认识哪

些材料能发生毛细现象的实验活动、利用玻璃管和沙子完成水“爬”高度不一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

发现问题、猜测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等一系列探究中认识毛细现象,总结出毛细现象

发生的条件。继而在延伸课堂环节,让学生通过

“设计自动浇花装置”等拓展活动体验科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3、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水滴滴在餐巾纸上,及完成根据提供材料认识哪些材料能发生毛细现象的实验活动,探 究水的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归纳出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毛细现象也不同。

2. 利用玻璃管和沙子完成水“爬”高度不一的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与实验,去探究水在不同 材料中上升的高低与物体孔隙大小之间的关系。

3. 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学会科学利用,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 用毛细现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活动重点

认识毛细现象,了解产生毛细现象的条件。

5、活动难点

探究产生毛细现象的条件因素。

三、学生分析:

由于本课实验来自于生活,学生理解起来较容易,但发生毛细现象的条件学生理解起来较难。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

在本节课教学中,采用“做中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现象,问题导入

1. 谈话: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做个魔术实验好吗?现在,把餐巾纸的一端与粉笔的一头同时浸入红色的墨水里,仔细瞧,有什么现象发生?

纸巾浸入水中

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学生也许会问:水为什么会向上升?为什么会有高有低

呢?)

2.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刚刚的魔术实验中,水怎么会往上“爬”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

究水会“爬”的秘密。 (板书课题:会“爬”的水)

【设计说明:通过魔术小实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中去;让学生根据自 己观察到的与生活中的经验表达自己的观点,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分组合作,实验探究

【活动一】演示实验:水滴滴在餐巾纸上。

材料:滴管、餐巾纸、红墨水

1. 我们把餐巾纸一端浸入红色墨水中,水会往上“爬”

什么现象呢?

2. 课件演示,学生观察。会“爬”的水

,如果我们把红墨水滴在餐巾纸上,会出现

3. 交流实验发现:水滴滴在餐巾纸上,水向四周“爬”(扩散)。

【设计说明:此环节的安排意在不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让学生知道,水不仅仅是沿着物体往上

“爬”,它也能往物体四周慢慢扩散。 】

【活动二】认识什么材料能发生毛细现象。

1. 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餐巾纸和粉笔这样能让水“爬”的物体呢?

2. 老师在课前也为大家准备好了一些实验材料。现在请看看材料袋里的材料,有没有不认识的?如果有,可以问老师。

教具准备

3. 猜测:在这些材料中,有没有哪些材料能像餐巾纸和粉笔这样,也能让水自动爬升呢?请各小组进行猜测,并把猜测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在实物投影上出现以下表格)

能使水爬行的材料

不能使水爬行的材料

我的猜测

实验结果

提供材料:玻璃片、塑料片、铁片、布片、餐巾纸、海绵片、木条、粉笔、小砖头、干土块、玻璃棒、水槽

3. 学生交流猜测想法。

4. 刚才同学们都作了大胆的猜测,但是科学光靠猜想行吗?对,还要亲自验证一下。那么动手实验

前,谁能说说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投影出示注意问题。

温馨提示

5. 学生分组实验。

6. 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发现。

你们组的实验结果和实验前的猜测完全相同吗?如果不同,请找出原因。

7. 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 1)像棉布片、餐巾纸、海绵片、粉笔、小砖头、干土块等能让水“爬”的材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组内说说自己的猜想,填写记录单。

(在实物投影上出现以下表格)

能使水爬的材料的特点

不能使水爬的材料特点

我的猜测

观察结果

我的发现

( 2)学生边观察材料,边完善记录单。

( 3)汇报观察结果。

( 4)交流小结:能吸水的物体里都有“小细管” 。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容易看见。我们把这些小孔、小洞或者小缝称为孔隙,水就是沿着这些微细的孔隙爬行。科学上把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

上“爬”或向四周“爬” (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

【设计说明: 开始的提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是在孩子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建构,

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孩子通过猜想

-- 观察 -- 实验 -- 汇报的形式主动去探索、交

流,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过程中去,在实验活动中认识什么样的物体会发生毛细现象。这样的设计让孩

子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 】

【活动三】毛细现象与孔隙大小的关系

1. 材料不同,水“爬”的高度也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学生进行猜测假设,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2.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材料,猜测一下这些材料中的哪些材料能使水“爬”升的更快些?

提供材料:三根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装满粗沙子和细沙子且用纱布封好管口的玻璃管各一根,我们

用它作实验好吗 ?请组长领取 2 号材料。

教师提醒学生:玻璃管是易碎品,要轻拿轻放,同时注意安全。

学生猜测并填写记录单。 (在实物投影上出现以下表格)

介于粗细之间的

装粗沙子的玻

装细沙子的

提供材料

细玻璃管 粗玻璃管

玻璃管

我的猜测

璃管

玻璃管

实验结果

我的发现 -- 水“爬”的高度不一样的原因:

3. 猜测后我们还要通过实验验证。你们能否利用桌上的材料来设计出这个实验的方法呢?( 1)小组同学根据材料互相探讨实验方法与该注意的问题。

( 2)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予以指导。( 3)小组代表汇报在实验中发现的现象。

3. 各小组选派代表对实验进行汇报,全班交流实验发现,教师将学生的汇报板书在记录表中。

4. 通过你们的实验,实验结果是否与你的猜测相同?现在你发现水“爬”的高度不一样的原因是

什么?

我知道了:孔隙小,水升的高。孔隙大,水升的低。

【设计说明:鼓励孩子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能发散他们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法进行实验,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让他们体会到相同的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教师则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孩子认识影响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因素。这一设计环节充分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联系生活,延伸课堂

1. 你知道哪些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吗?学生讨论回答。 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以下问题,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好吗?

3. 活动小结。

【设计说明:这是培养学生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落实到生活实践当中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去认

识生活中的毛细现象,留心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

六、布置作业

老师办公室的窗台上有一盆花,你能设计一个自动浇花的的装置帮助老师浇花吗?

我能动手做

七、板书设计

毛细现象

小 水上升的高

孔隙

大 水上升的低

八、教学反思

本课利用互联网上的 ppt 课件,从纸巾吸水这一活动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到在实验操作中回到科学

探究中, 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最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

帮助学生理解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前后连接自然,丰富了课堂内容。 九、教师个人情况

个人信息

省份及学校全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镇中心小学

真实姓名

刘伟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江苏省赣榆县赣马镇中心小学

编 箱

222121

【资料链接】

毛细现象 (又称毛细管作用)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于其表面张力(内聚力)与附着力的

差异、克服地心引力而变化的现象。

浸润液体

在洁净的玻璃上放一滴水, 它会附着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 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浸入

水中再取出来,玻璃的表面会沾上一层水 是浸润液体。

. 这种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浸润。对玻璃来说,水

同一种液体,对一种固体来说是浸润的,对另一种固体来说可能是不浸润的

. 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

浸润石蜡 . 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

把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装在玻璃烧杯里,由于水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上弯曲,把不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银装在玻璃管里,由于水银本身的表面张力大于水银与管壁之间的附着力,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下弯曲。在内径较小的容器里,这种现象更显著,液面形成凹形或凸形的弯月面。

毛细现象把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管内的水面比容器里的水面高,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面越高 . 把这些细玻璃管插入水银中,发生的现象正好相反,管子里的水银面比容器里

的水银面低,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银面越低

.

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能够产生明显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

超链接: 毛细现象 _百度百科

附件 1:

连云港市小学科学优秀科学探究暨“做中学”案例评比申报表

册 数 题目内容

第 五

单 元 第三单元

会“爬”的水

小学高级

作者姓名

刘伟

性别

出生年月

1973年3月

职称

教师

单位全称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赣榆县赣马镇中心小学

赣榆县赣马镇

邮编 222124

办公电话:

手机:

E-mail

(请在承诺中将“我所写教学设计系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抄录一遍)

1.我郑重承诺:

个人诚信承诺

2.主办单位若将我的作品公示、

上网、发表、 出版,我表示(在括号内打

不同意(

“√”):

同 意( √)

承诺人签字:

月 日

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盖公章)

县(区)

签字:

教研室

年 月 日(盖公章)

评审意见

市教研室

评审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盖公章)

注:本表由作者填写后置于教学案例前装订,随参评教学案例一起上报。

通讯地址 :姓

名:邮

编:联系电话:江苏省赣榆县赣马镇中心小学

刘伟

222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