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培优补差专项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课外类文阅读。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用“ ”画出描写所见的诗句,用“________”画出描写所闻的诗句。
[2]读了诗的前两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写景转为抒情。
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4]后人称此诗为边塞诗中的“绝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小院的夏天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 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 窗上的牵牛花爬上瓦檐,
太阳透过青叶在我的桌上洒下绿光。 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歌唱, 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1]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写了五种景
物: 、 、 、 、 。
[2]下面哪个词语不能让人感受到作者把动植物当作了人来写( ) A.翻过 B.偷看 C.飞进 D.歌唱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以多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B.作者由窗外写到窗内,读起来很有层次。 C.这首诗应该用悲伤的语调缓慢地朗读。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
[4]读了这首小诗,令人产生美妙的想象,我仿佛看到______,仿佛听到______,仿佛闻到______。
1 / 6
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但使”的意思是______,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
[3]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通过“____”写出了边塞战争时间的久远,通过“______”写出了边塞与内地的距离远。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借“龙城飞将”表达了自己强烈渴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定边关战争的美好心愿
B.诗人开篇通过环境描写,勾勒出了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C.诗的后两句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战争消极的思想
D.本诗与《凉州词》都是写边塞的诗,不同的是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国无良将的感叹,而《凉州词》主要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4.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腊酒:____________ 豚:_____
[2]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的作品。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真挚感情。 [3]诗中的“_____”字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尽所有的盛情。 [4]诗中后两句中包含的两个成语分别是______、______。
[5]这首诗中蕴含了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外阅读。
粉笔歌
歌唱教室明丽的阳光, 何曾忘记你粉光,
你洁白、无私,天天都在牺牲自己。 黑板上,你引来知识的小溪, 溪水淙淙流进我们的心里。 你在讲台上化成粉末, 却把浩瀚的知识为我们累积。 你带来党的殷切希望, 带来人民的嘱托,祖国的希冀。 你带来了一串串深邃的思考, 架起了我们成长的阶梯。 谁说你的生命短暂?
2 / 6
在我们心上,你深深地留下足迹。
谁说你的贡献平凡?
未来的捷报,你已描出第一笔。 啊,你笔尖上还有一支歌, 那是一支深情的进行曲, 你鼓励我们攀登高峰, 你盼望我们创造奇迹! 你天天和老师相伴相依, 老师又多么像你, 在讲台上奉献年华, 年过一年,全心全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希冀——(_________) 贡献——(_________) 思考——(__________) 嘱托——(_________) 鼓励——(_________) [2]粉笔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粉笔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粉笔,诗人想到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品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主要是以___________为主题的抒情短诗。
[2]文中的两个“风雨”意义相同吗?为什么?“只”字在这句诗里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两个“躲”字前后有什么联系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你有过这种体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读古诗《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诗中的“山西村”在( )
3 / 6
A. 今山西省山西村 B. 今浙江绍兴 C. 今浙江杭州 (4)诗中写景寓哲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8. 读古诗,完成练习。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碧海青天夜夜心。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 [3]本诗引用的典故是( )。 A.牛郎织女 B.后羿射日 C.嫦娥奔月
[4]从“应悔”一词,可以看出此时诗人的心情是( )的。 A.高兴 B.孤独寂寞 C.愤怒
9. 快乐阅读。
夜
作者:()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欣喜 难受)的心境?(选择正确的词语打“√”) [2]“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主要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夜的诗情画意,使这首诗更富有感染力。
[4]请你选择一个月明星稀或月黑风高的晚上,去感受一下夜的魅力,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6
10. 课内阅读。
白桦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 )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 )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 )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 )的光华。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补全诗句。
[2]读了这首诗,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 A.诗人对冬天的赞美之情。
B.诗人对像白桦一校报事物的喜爱之情。 C.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下列对诗的理解,正确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一个角度描写了它的美。(_______) (2)“披了身雪花”“雪绣的花边”“晶亮的雪花”等表现了白桦的一种高洁之美。(_______)
(3)这首诗对白桦的描写,既有色彩上的鲜明变化,也有动态上的变化。(______)
(4)这首诗在描写白桦时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_______) [4]读了这首诗,白桦给我留下了_______、 _______的印象。
11. 按要求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补充诗句。
[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______的感觉。
[3]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诗歌鉴赏。
5 / 6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______(谁)。 [3]篱落:_______ [4]惟有:_______
[5]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前两句写梅子_______、杏子_______,麦花_______、菜花_______,色彩鲜明;后两句写昼长人稀,_______飞、_______舞。
13. 课外阅读。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给标下弧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春江水暖鸭先知。 ( )
A. 使知道 B. 知识 C. 知道 [2]给标下弧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正是河豚欲上时。 ( )
A. 欲望 B. 想要;希望 C. 需要 D. 将要
[3]《惠崇(春江晓景)》的作者是________家之一的________。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中感受到春天来了。诗人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由鸭戏江水想到了________,又由萎蒿、芦苇满地生长想到了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默写古诗《春日偶成》并完成习题。
春日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默写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写,写的是________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热爱之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