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全民参与 共建和谐新农村
-——石门乡木竹村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石门乡木竹村原址位于石门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北,处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石门沟,海拔1400—1800米,全村3个村民小组,77户385人,耕地面积817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花椒为主。几年来,木竹村两委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号召,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花椒、中药材、核桃为主的特色产业,截止目前,共发展花椒350亩,经济收入80多万元,发展中药材220亩,经济收入达21万元,发展核桃200亩,预计两年后挂果,劳务输转全年达200人次,劳务收入达100万元,2011年人均占有粮720斤,人均纯收入2360元,其中花椒、劳务收入分别占人均纯收入的30%,中药材和粮食收入分别占人均纯收入的20%。木竹村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立足高起点,精心谋划搞重建
木竹村异地重建自2008年10月份开工以来,乡党委政府科学规划,在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由区城建局统一设计,群众按涉及图纸要求高标准修建,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
建新址位于石门街村水沟,距离木竹村原址直线距离12公里。新址重建涉及77户,征用土地40.1亩,每户住房占地面积111.2平方米。目前,全村77户重建户已全面完成房屋建设并入住。
二、抓住着力点,夯实基础求发展
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取项目资金实施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新修护庄河堤650米;完成长90米、高5米的浆砌护坡8道;硬化村内巷道共2500米;新修管引工程一处,埋设主管道500米,配套2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饮水接入每家每户;新建村级活动室、文化室、村卫生所等公共服务用房17间340平方米,五保家园4间80平方米;新建便民桥一座;充分利用“三改”项目完成全村77户厕所、灶台、圈舍改造;春季在村庄周围共栽植刺槐12万株,侧柏5万株,核桃苗3万株,绿化了新村环境;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0人(次)。
三、选准切入点,抢抓机遇搞亮化
2011年七月份在市委王书记的关心下,在区委区政府和区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抓住全市美化亮化工程机遇,开始实施木竹村美化亮化工程。政府李区长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由政府和乡长带领部分干部,采用“一事一议”群众筹资筹劳的方式进行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积极响应、干劲十足。目前已完成全村77户群众重建房屋涂白工程;新修排水渠12条,更换饮水管道500米;完成村级活动室
及五保家园17间房屋的亮化;已硬化路面1500米;修筑防护栏1.5公里;帮助部分群众修筑围墙10堵;安装太阳能路灯26盏;新建小型花园两处。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卫生厕的目标,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民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四、形成合力点,统筹兼顾促和谐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木竹村住房条件改善了,基础设施齐全了,群众经济壮大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为了巩固几年来的发展成果,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和个人化,部分村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村党支部着力从解决广大村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村民跑市场,搞创业,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村民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本村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第二方面,常抓村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木竹村一直
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作了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五好家庭”、“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第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木竹村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要求班子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
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经,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木竹村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组织建设上注重选拔培养后备干部人才,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制度上,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在工作制度上,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和村干部考核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村民委员会坚持村民自治方针,村民代表例会制度。注重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依法治村的活动。目前,全村广大党员、群众正在为实现无刑事案件、无偷盗、无赌博、无封建迷信、无非法传教、无群众上访的“六无”目标而奋斗。
二○一二年六月六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