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狭义)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领域研究性学习,在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教育等
3、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五、教学:
1、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共同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课程为中介的双边互动活动。
2、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相结合或统一的活动过程。亦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3、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4、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与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5、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六、国外教学理论简介
1、学习策略:是指在系统教学中,通过反馈----矫正的方式是绝大多数学生(95%)掌握学习目标所规定的要求的一种教学策略
2、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独立研究探索和发现相应的结论活规律的方法。 七、德育工作
1、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成受教育者的品德的过程。
2、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教育方法。 3、榜样示范法:是以正面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德育中可以运用的榜样有典范、示范、样板等类型。(榜样必须是真实的,缩短角色的距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