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化学专题:金属和金属材料

中考化学专题:金属和金属材料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资料: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 1.(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钢铁生锈 B. 铝块制成导线 C. 铁矿石炼铁 D. 镁条燃烧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

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铝块制成导线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镁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钢 B. 锰钢 C. 不锈钢 D. 四氧化三铁

考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从合金定义和特征来判断. 解答: 解:合金是指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融合到另一金属中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

物,而四氧化三铁是由铁和氧组成的化合物,而不是混合物, 故答案为:D. 点评: 题干简洁,考查基础.

3.(2分)某金属R浸在盐酸中无变化,R浸在汞溶液中发现R表面覆盖一层汞,则R金属活动顺序中位置正确的是( ) A. R>H>Hg B. H>R>Hg C. Hg>R>H D. 无法确定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情况,判断金属的活动性.能与酸反应置换出

酸中H元素的金属活动性处于H之前,不能置换酸中H的金属,其活动性处于H之后;能置换出盐溶液中金属元素的金属,其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强. 解答: 解:金属R浸在盐酸中无变化,说明R的活动性在H后面,R浸在汞溶液中发现

R表面覆盖一层汞,说明R的活动强比Hg强,故R金属活动顺序中位置H>R>Hg.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根据反应的发生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加深学生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4.(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 11

A. 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 纳米材料是指一种叫“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C. 实验室制氢气的最好方法是通电分解水 D.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考点: 绿色化学;氢气的制取和检验;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 A.绿色食品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

B.纳米材料是纳米级结构材料的简称,“纳米”是长度的单位; C.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氢气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钛以及钛合金的用途来分析. 解答: 解:A.绿色食品并非指颜色是绿色的食品,而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

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并非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故错误;

B.纳米是长度的单位,把某些物质的尺寸加工到1~100nm时,它们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发生了异常的变化,这就称为纳米材料,不是称为“纳米”的新物质,故错误; C.电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实验室制备氢气,通常用活泼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故错误;

D.钛和钛合金具有很多优点,在生产和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纳米材料、实验室制取氢气、绿色食品、金属的应用等知识,依据相关

的基础知识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5.(2分)(•芜湖校级月考)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铁和硫酸铜溶液 B. 铜和稀盐酸 C. 锌和汞溶液 D. 镁和稀硫酸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

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解答: 解:A、由于铁在铜前,因此铁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金属铜,故A错误;

B、由于铜在氢后,因此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B正确;

C、由于锌在汞前,因此金属锌可以和汞溶液反应,故C错误; D、由于金属镁在氢前,因此镁可以和稀硫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

应用.

6.(2分)(•武汉模拟)金属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 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2 / 11

C. 铝壶内的水垢用热的稀盐酸长时间浸泡 D. 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根据铝合金门窗变暗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不能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B、

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考虑;C、根据铝能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防止生锈的方法考虑. 解答: 解:A、铝合金门窗变暗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不能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否则

会把氧化铝薄膜去掉,起不到保护作用了,故A错;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会使桶子漏了,故B错;

C、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用盐酸除水垢时,不能长时间浸泡,否则会把水垢除掉后,再与铝反应,使铝壶漏了,故C错;

D、防止生锈的方法:刷漆或涂油使钢架制作的自行车与氧气、水隔绝,所以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

7.(2分)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 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D. 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考点: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 解: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不属于置换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属于置换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

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2分)把铁粉放入银和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金属中一定含有( ) A. Fe B. Fe、Cu C. Ag D. Cu、Ag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铜和银的

3 / 11

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铜和

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铁粉,可能全部置换出铜和银,也可能只置换出全部的银或是置换出部分的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单质. 故选C. 点评: 金属放入盐的混合溶液中,总是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最先置换完,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

一一进行置换.

9.(2分)你认为下列措施对铁制品防锈无效的是( ) A. 铁制品表面保持洁净干燥 B. 保留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防止其继续生锈 C. 铁制品表面镀保护金属镍或铬 D. 淋雨后的自行车钢圈擦干后用机油涂抹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已有的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

铁生锈的条件,据此解答. 解答: 解:A、铁制品表面保持洁净干燥能使铁与水隔绝,可以防锈;

B、保留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结构,易吸水,会加速铁的锈蚀; C、铁制品表面镀保护金属镍或铬,能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可以防锈;

D、淋雨后的自行车钢圈擦干后用机油涂抹能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可以防锈; 故选B. 点评: 掌握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自贡)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A. B. C. D.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实验方案评价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利用金属与酸和盐溶液的反应,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对所设计实验进行必要性评

价.如果不做该实验或该实验对整个过程的判断结果没有影响,这个实验就是不必要做的实验. 解答: 解:分析四个实验,可发现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可

4 / 11

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又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 故选C. 点评: 验证金属活动性时,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采取“三取中”的方法一次性完成验证,

即取活动性处于中间的那种金属的可溶性盐进行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进行验证.

11.(2分)(•枣庄)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等质量的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线(两圈不接触),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滴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 C. 铁圈向下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本题可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出铁圈和银圈的质量变化情况,进而

做出判断. 解答: 解: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铁圈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由质量守

恒质量可知,铁圈的质量增加;银的活动性比铜弱,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银圈的质量不变;所以铁圈向下倾斜.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圈和银圈的质量变化情况.

12.(2分)分别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同时放入两份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甲、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 )

A. 金属活动性:甲>乙 B. 放出氢气的质量:甲<乙 C. 反应速度:甲>乙 D. 相对原子质量:甲<乙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结合产生氢气的关系

图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

5 / 11

根据一定质量的质量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金属的质量,

结合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及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判断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的大小. 解答: 解:A、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甲、乙金属都在发生反

应时,乙用的时间少,可判断乙的活动性最强;故不正确;

B、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故不正确;

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等质量的金属乙最先完全反应,因此反应速度最大的是乙而不是甲;故C不正确;

D、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乙>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对于活泼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

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三、填空题(毎空1分,共23分)

13.(7分)用化学符号填写或说出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1)铁原子 Fe ;

(2)氯离子 Cl

(3)硫酸根离子 SO42 ;

(4)Fe2+中的“2”的含义是 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 (6)熔点最底的金属是 Hg

(7)仿造上述例子,再写一个有关金属之最的例子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Ag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

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

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铁原子,就可表示为Fe;

(2)离子符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明带电荷情况,氯离子表示为Cl;

(3)离子的写法: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

1的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

(4)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Fe2+中2的含义是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可以表示为Al; (6)汞常温下是液体,是熔点最低的金属,其符号为:Hg; (7)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其符号为:Ag;

6 / 11

故答案为:(1)Fe;(2)Cl;(3)SO42;(4)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5)Al;(6)Hg;(7)导电性最好的金属:Ag;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

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5分)请根据下表信息回答: 序号 ① ② ③ 金属 Al Fe Cu 熔点/℃ 660 1535 1083 导电性 61 17 99 硬度 2﹣2.9 4﹣5 2.5﹣3 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 化学性质 密的薄膜 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在高温时易与氧气

生锈 反应

金属冶炼的大致年限 约200年前 约3000年前 约6000年前 说明: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为标准,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做标准. (1)菜刀用铁做而不用铝做的主要原因是 铁的硬度比铝大 ; (2)表中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 Cu ;

(3)①中形成薄膜的化学方程式是 4Al+3O2=2Al2O3 ;

(4)金属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金属的活动性 . (5)除了表中所列的化学性质,请以铁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的另一个化学性质 Fe+H2SO4=FeSO4+H2↑. .

考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可以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1)由表中可知铁的硬度比铝大,更适合做菜刀.故填:铁的硬度比铝大.

(2)由表中可知铜的导电性最强.故填:Cu.

(3)铝在通常情况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物薄膜,对铝起到保护作用,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4)由表中可知金属的冶炼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活动性强的难冶炼,故使用的较晚.故填:金属的活动性.

(5)金属很多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例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金属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5.(4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 (1)Fe(Fe2O3) Fe2O3+3CO

2Fe+3CO2

﹣﹣

(2)FeSO4(CuSO4) Fe+CuSO4═FeSO4+Cu (3)N2(O2) 2Cu+O22CuO (4)Cu(Zn) 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

7 / 11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

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1)氧化铁在高温下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

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2)要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实质就是除去铜离子,可利用CuSO4溶液与铁粉

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

2CuO.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Zn能和酸反应,铜和酸不反应,故可用盐酸(或稀硫酸)除去Zn,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Fe2O3+3CO2Cu+O2

2Fe+3CO2;(2)Fe+CuSO4═FeSO4+Cu;(3)

2CuO;(4)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6.(7分)已知A、B、C都是黑色固体物质,C是铁粉,它们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1)写出化学式:A C B Fe3O4 C Fe (2)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D→F: CO2+CF→C: Fe3O4+4CO2CO

3Fe+4CO2 (3)在F→C的反应中,其中氧化剂是 Fe3O4 ,还原剂是 CO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A、B、C都是黑色固体物质,C是铁粉”,结合图框:A和B高

温生成C和D,则推测A为炭;B为四氧化三铁;C为铁粉;D为为二氧化碳;E为碳

8 / 11

酸;F为一氧化碳,代入图框检验,符合题意. 解答: 解: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A、B、C都是黑色固体物质,C是铁粉”,结合图框:A和B高温生成C和D,则推测A为炭;B为四氧化三铁;C为铁粉;D为为二氧化碳;E为碳酸;F为一氧化碳,代入图框检验,符合题意.

根据分析,则D→F反应即二氧化碳与炭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CO2+C

2CO;

F→C反应即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故答案为:

(1)C;Fe3O4,Fe;(2)CO2+C

2CO;(3)Fe3O4+4CO

3Fe+4CO2.

3Fe+4CO2,其中氧化剂是Fe3O4,还原剂是CO.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

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实验题(除第一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17.(7分)某学生用下图做验证炼铁原理的实验.要求:(1)与氧化铁反应的一氧化碳需纯净干燥;(2)除去尾气中的一氧化

碳. (1)请按要求连接装置: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 A 接 D , E 接 F , G 接 H , I 接 B .

(2)装置乙的作用是 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装置丙的作用是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的原因是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

(4)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装置的缺陷是 没尾气处理 ,改进的措施是 将实验后排出的气体进行点燃 .

考点: 铁的冶炼;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氧化铁反应的一氧化碳需纯净干燥,需要除去气体中

混有的二氧化碳和水,除去二氧化碳可以选用氢氧化钙溶液,除去水可以使用浓硫酸,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时加热或点燃易发生爆炸,一氧化碳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以防污染空气.. 解答: 解:(1)使气体通过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除去水,然后与氧化铁反应,

9 / 11

通过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本题答案为:A、D、E、F、G、H、I、B; (2)乙中盛有的石灰水能用来检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丙中的二氧化碳能用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时加热或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本题答案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4)一氧化碳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以防污染空气,所以本题答案为:没尾气处理,将实验后排出的气体进行点燃.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铁的冶炼实验设计,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

行.

五、计算题(共6分)

18.(3分)(•芜湖校级一模)有两种外观类似黄金的①Cu﹣Zn合金和②Cu﹣Ag制品,若实验室只提供一瓶稀硫酸和必要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合金 ① (填序号)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取上述(1)中合金粉末20g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9.8g.求: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1)因为Zn的金属活动性在(H)之前,可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而Cu和Ag的

金属活动性在(H)之后,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氢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则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合金质量﹣该合金中锌的质量,进而求出铜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Cu﹣Ag合金中的Cu和Ag都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Cu﹣Zn合金中的

Zn可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故能测出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①产生氢气的质量=20g+50g﹣69.8g=0.2g; ②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2g

x=6.5g

则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67.5%;

故答案为:(1)①;(2)①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②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认识,以及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

10 / 11

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9.(3分)某钢铁厂冶炼含杂质2%的生铁100t,试计算需纯度为80%的赤铁矿多少吨?(假设冶炼过程中铁没有损失,且杂质不含铁)

考点: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

碳;

由生铁的质量可计算出生铁中铁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物铁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铁质量;

结合赤铁矿石的纯度80%,由赤铁矿石质量×80%=氧化铁的质量计算赤铁矿石的质量. 解答: 解:含杂质4%的生铁50t中含铁的质量=100t×(1﹣2%)=98t;

设需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则矿石中氧化铁质量为x×80%=0.8x

Fe2O3+3CO

2Fe+3CO2

160 112 0.8x 98t

x=175t

答:需纯度为80%的赤铁矿石约175t.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稍大.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