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目的 确保本公司在生产实施全过程中满足公司对于过敏原控制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产品生产区域。 3 术语 过敏原:能够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被过敏体质人群消耗后能够诱发过敏反应。 4 职责 生产部:负责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对过敏原的控制; 质量部:负责对过敏原的接收、加工和存储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 仓务部:负责对过敏原原材料和产品的存储管理。 5 流程图(无) 6 内容及要求 6.1 过敏原的种类: 6.1.1 含麸质的谷类及其制品:麦仁; 6.1.2 花生及其制品:花生米。 6.2 对过敏原的识别和要求: 6.2.1 识别厂内加工的所有确定含过敏原的材料,确保其在相应区域的HACCP程序中已被考虑(包括交叉污染潜在途径的评估,例如,过敏原产品不在厂内生产,但厂内有分布); 6.2.2 每年安排对所有涉及到的成品以及后糖(针对碳酸饮料)的第三方实验室测试,并依据上述测试结果为工厂的风险评估、仓储及生产过程中过敏原控制提供指引; 6.2.3 遵守当地食品法规中关于生产和购买过敏原的规定,当地没有法规要求时,遵守本公司的要求或食品药品法典。 6.2.4 防止过敏原材料在接收、加工和存储时的交叉污染。同时查看进厂材料的书面引入量要求的详细资料。 6.2.5 确保产品生产的各阶段都有适当的控制措施识别和管理含过敏原的成分(和产品),以防止交叉染污(例如,有色印码、物理分离、溢出控制、人员操作、维修程序)。 6.2.6 用过敏原专用测试方法验证现行产品转换 /清洁程序和测控的有效性,例如 ELISA。 6.2.7 试验结果必须表明,在最好的适用技术条件下,残留水平低于检出水平。 6.2.8 使用认可的测试工具包。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6.2.9 培训与处理含过敏原成分或产品有关的人员。 6.2.10 需进行CIP冲洗水的第三方年度验证以确认过敏原清除程序有效。 6.2.11 确认过敏原控制计划的执行结果与产品标签信息是一致的,并确保现行计划有效性的验证机制是适宜的。 6.2.12 当别的过敏原被引入时,HACCP必须重新回顾。如果回顾的结果发现其是一个不易处理的风险残留,必须就此向上一级报告沟通。 6.3 过敏原测试工具包可以在以下供应商处获得: 6.3.1 Neogen – USA 6.3.2 R-Biopharm – Germany 6.3.3 ELISA Systems – Australia 6.3.4 Morinaga – Japan 6.3.5 Tepnel – UK 6.4 以下实验室可进行过敏原分析 6.4.1 Food Allergy Research & Resource Program (FARRP), Neogen, Silliker, USA 6.4.2 Biopharm – Germany 6.5 第三方实验室必须符合供应商认可的要求。 7 相关文件(无) 8 质量记录(无)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