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 REPORT
关于“城市翻修”教学报告
About Teaching Report of Urban Fixing“城市翻修”是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报告系列文章专栏的主题,介绍了由朱文一教授及其合作教师主持的建筑与城市设计课程的部分教学成果。该系列始于2011年4月,至2015年已在《世界建筑》期刊发表专栏文章26篇;从2016年2月开始,“城市翻修”教学报告将移至《城市设计》期刊上。希望在新的平台上继续与广大同仁交流设计课程教学的经验。
本期刊载的是“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27):铁色记忆—首钢工业遗存改造设计。
课程名称:综合论文训练课程编号:40020960
课程时间:2015 年春季学期前12 周指导教师:朱文一,赵建彤,傅隽声
2011 级本科生: 葛肇奇, 赵健程, 甘旭东, 马逸东, 黎雪伦, 张成章, 卢清新, 王靖淞, 孙鹏程
朱文一(清华大学)
ZHU Wenyi,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傅隽声(清华大学)
FU Junshe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赵建彤(清华大学)
ZHAO Jianto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收稿日期:2015年12月9日
Received Date: December 9, 2015
106
| 城市设计 2016 1
“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27):铁色记忆Studio Teaching —Reports 首钢工业遗存改造设计
on Urban Fixing (27): A Memory of Shougang—Adaptive Reuse of Old Factory Buildings
朱文一 傅隽声 赵建彤
ZHU Wenyi, FU Junsheng, ZHAO Jiantong
摘 要
本文介绍2015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四年级毕业设计课程“铁色记忆—首钢工业遗存改造设计”,包括整体城市设计视角下老厂房建筑改造再利用设计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学生作业点评以及教学启示等。
Abstract
A Memory of Shougang—Adaptive Reuse of Old Factory Buildings is the topic of the fourth-year undergraduat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 in Tsinghua University, which is about complex design from the view of the urban design. This artical introduces the pedagogy of the studio, teaching process and comments on student works.
关键词
设计课程教学;首钢;老厂房再利用
Keywords
Studio teaching report; Shougang; Adaptive reuse of old factory buildings
1 课程概况
能、构想植入未来活动,通过城市设计手段,“铁色记忆—首钢工业遗存改造设计”围绕保留的工业遗存整合构建新的城市空间、是2015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四激活周边城市环境、提升区域的空间品质。第年级毕业设计的建筑设计课程。题目选址在北3阶段为建筑改造深化设计,用时3周,要求学京石景山首钢工业区,要求学生从城市设计、生结合各自工业遗存改造对象的现状特点与结建筑改造等方面对首钢老厂房再利用进行探构特征,提出原有空间改造再利用策略,推敲讨。课程由清华大学2011级建筑学专业9名本原有工业遗存与新建建筑形式上的主从关系,科生参与,共12周,每周两次,分别安排在周并从场地布置、功能布局、空间营造、交通组二下午和周五上午。朱文一教授、博士后赵建织等方面完善设计方案。第4阶段用时2周,用彤、博士生傅隽声作为课程指导教师。
作方案的表达和成果制作,要求每位学生完成课程由4个阶段组成。第1阶段为调研学7张A1图纸;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大比例的实体推敲模型辅助方案设计。
习,用时4周。一方面组织学生进入首钢工业区进行实地调研,对首钢的历史、现状与未
2 “铁色记忆”题解
来进行整体了解;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分三大首钢工业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中部,中心组进行资料检索学习。第2阶段为概念性城市城区西侧边缘,长安街西端与永定河交汇处,设计,用时3周。学生在这一阶段策划用地功
距天安门约20km。在北京市总体规划的“两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