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日战争史实1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日战争史实(一)

2008-01-05 11:06

战前情况:

1937年战前,日军陆军兵力为45万,海军兵力180万,陆军与海军都拥有自己的航空兵单位。其中陆军部队编成17个常设步兵师团,1个关东军机甲师团,1个支那驻屯军旅团,2个关东军独立步兵旅团,1个台湾旅团,5个关东军国境守备队。这些师团旅团共辖40多个地面炮兵联队,近30个骑兵联队与战车联队,8个高射炮兵联队,装备轻重战车786辆,装甲车450多辆,压制火炮6000多门,高射炮高射机关炮1000多门。除此以外日军陆军还有作战飞机1000多架,海军则拥有作战飞机890多架,预备役部队450万。日军在中国的支那驻屯军,拥有1个独立旅团兵力,司令部天津,77事变时司令部进驻北平郊区,1937年77事变时,导致77事变的主角就是支那驻屯军旅团的支那驻屯步兵第1联队,此外在上海还有一支海军特别陆战队

中国方面总兵力含各种地方武装为200万左右,全国各种火炮仅仅800多门,陆军1个师平均兵力才4000人,海军总吨位只相当日军2艘战列舰,空军各种飞机315架,其中作战飞机才200架左右,而且没有1架战斗机,充当防空任务主力的是霍克式双翼攻击机。此外中国也没有预备役部队,国内民众也根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

中国国军的作战部队装备与兵力异常混乱,没有几个师是满员的,而且武器繁杂混乱无比,兵力规模更是杂乱无章,有的师连1000人都不到,一些所谓集团军的兵力都还不到5000人,普遍缺乏重武器,绝大多数士兵跟本没见过坦克与飞机,建制比较正规的部队只有30几个师,其中20个为中央军德械师,中央军德械师满员兵力为13000人,但没有1个满员,实际都是9000兵力左右,每个师装备压制火炮12门,枪械3700枝。

日军地面部队的装备与兵力也不统一,不过每个常设师团战时可出动的兵力都在22000人以上,可出战压制火炮为220门以上,枪械7800枝左右,战车装甲车为40辆左右,其中24辆为战车,火炮动力方面,步兵炮,山炮,高射机关炮为人力畜力牵引,野炮,野战重炮,重炮,高射炮由机动履带车或半履带车牵引,步兵用汽车运输。

由此可见,日中双方军事实力差距巨大,完全不在1个档次上,国际间在战前根据两国军力国力经过对比计算,都认为一旦两国开战,日军只要动用15个步兵师团就能在短期迅速彻底击败中国,最乐观的估计是德国军事专家的计算,认为如果中日开战,日军动用15个步兵师团进攻,中国最多可以坚持6个月。 昭和12年日本陆军地面兵力 近卫师団 (东京)

近卫歩兵第1旅団 旅団司司令部 东京 近卫歩兵第1连队 东京 近卫歩兵第2连队 东京

近卫歩兵第2旅団 旅団司令部 东京

近卫歩兵第3连队 东京 近卫歩兵第4连队 东京

骑兵第1旅団 旅団司令部 习志野 近卫骑兵连队 东京 骑兵第13连队 习志野 骑兵第14连队 习志野

野戦重炮兵第4旅団 旅団司令部 东京 近卫野炮兵连队 东京

野戦重炮兵第4连队 千叶県千代田村 野戦重炮兵第8连队 东京

高射炮第2连队 市川 気球连队 千叶県都贺村 近卫工兵连队 东京 近卫辎重兵连队 东京 鉄道第1连队 千叶県都贺村 鉄道第2连队 津田沼 电信第1连队 东京

第1师団 (东京)

歩兵第1旅団 旅団司令部 东京 歩兵第1连队 东京 歩兵第49连队 甲府

歩兵第2旅団 旅団司令部 东京 歩兵第3连队 东京 歩兵第57连队 佐仓

骑兵第2旅団 旅団司令部 习志野 骑兵第1连队 东京 骑兵第15连队 习志野 骑兵第16连队 习志野 骑炮兵连队 习志野

野戦重炮兵第3旅団 旅団司令部 国府台 野炮兵第1连队 东京 野戦重炮兵第1连队 国府台 野戦重炮兵第7连队 国府台

戦车第2连队 习志野 横须贺重炮兵连队 横须贺

工兵第1连队 东京 辎重兵第1连队 东京 第2师団 (仙台)

歩兵第3旅団 旅団司令部 仙台 歩兵第4连队 仙台 歩兵第29连队 会津若松

歩兵第15旅団 旅団司令部 高田 歩兵第16连队主力 新発田 歩兵第16连队第3大队 村松 歩兵第30连队 高田

骑兵第2连队 仙台 野炮兵第2连队 仙台 独立山炮兵第1连队 高田 工兵第2连队 仙台 辎重兵第2连队 仙台 第3师団 (名古屋)

歩兵第5旅団 旅団司令部 名古屋 歩兵第6连队 名古屋 歩兵第68连队 岐阜

歩兵第29旅団 旅団司令部 静冈 歩兵第18连队 豊桥 歩兵第34连队 静冈

骑兵第4旅団 旅団司令部 豊桥 骑兵第3连队 名古屋 骑兵第25连队 豊桥 骑兵第26连队 豊桥

野戦重炮兵第1旅団 旅団司令部 三岛 野炮兵第3连队 名古屋 野戦重炮兵第2连队 三岛 野戦重炮兵第3连队 三岛

高射炮第1连队 浜松 工兵第3连队 豊桥 辎重兵第3连队 名古屋 第4师団 (大阪)

歩兵第7旅団 旅団司令部 大阪 歩兵第8连队 大阪 歩兵第70连队 篠山

歩兵第32旅団 旅団司令部 和歌山 歩兵第37连队 大阪 歩兵第61连队 和歌山

骑兵第4连队 大阪 野炮兵第4连队 信太山 深山重炮兵连队 深山 工兵第4连队 高槻 辎重兵第4连队 大阪 第5师団 (広岛)

歩兵第9旅団 旅団司令部 広岛 歩兵第11连队 広岛 歩兵第41连队 福山

歩兵第21旅団 旅団司令部 山口 歩兵第21连队 浜田 歩兵第42连队 山口

骑兵第5连队 広岛 野炮兵第5连队 広岛 工兵第5连队 広岛 辎重兵第5连队 広岛 电信第2连队 広岛 第6师団 (熊本)

歩兵第11旅団 旅団司令部 熊本 歩兵第13连队 熊本 歩兵第47连队 大分

歩兵第36旅団 旅団司令部 鹿児岛 歩兵第23连队 都城 歩兵第45连队 鹿児岛

骑兵第6连队 熊本 野炮兵第6连队 熊本 工兵第6连队 熊本 辎重兵第6连队 熊本 第7师団 (旭川)

歩兵第13旅団 旅団司令部 旭川 歩兵第25连队 札幌 歩兵第26连队 旭川

歩兵第14旅団 旅団司令部 旭川

歩兵第27连队 旭川 歩兵第28连队 旭川

骑兵第7连队 旭川 野炮兵第7连队 旭川 函馆重炮兵连队 函馆 工兵第7连队 旭川 辎重兵第7连队 旭川 第8师団 (弘前)

歩兵第4旅団 旅団司令部 弘前 歩兵第5连队 青森 歩兵第31连队 弘前

歩兵第16旅団 旅団司令部 秋田 歩兵第17连队 秋田 歩兵第32连队 山形

骑兵第3旅団 旅団司令部 盛冈 骑兵第8连队 弘前 骑兵第23连队 盛冈 骑兵第24连队 盛冈

野炮兵第8连队 弘前 工兵第8连队 盛冈 辎重兵第8连队 弘前 第9师団 (金沢)

歩兵第6旅団 旅団司令部 金沢 歩兵第7连队 金沢 歩兵第35连队 外山

歩兵第18旅団 旅団司令部 敦贺 歩兵第19连队 敦贺 歩兵第36连队 鲭江

骑兵第9连队 金沢 山炮兵第9连队 金沢 工兵第9连队 金沢 辎重兵第9连队 金沢 第10师団 (姫路)

歩兵第8旅団 旅団司令部 姫路 歩兵第39连队 姫路 歩兵第40连队 鸟取

歩兵第33旅団 旅団司令部 冈山 歩兵第10连队 冈山 歩兵第63连队 松江

骑兵第10连队 姫路 野炮兵第10连队 姫路 工兵第10连队 冈山 辎重兵第10连队 姫路 第11师団 (善通寺)

歩兵第10旅団 旅団司令部 善通寺 歩兵第12连队 善通寺 歩兵第22连队 松山

歩兵第22旅団 旅団司令部 徳岛 歩兵第43连队 徳山 歩兵第44连队 高知

骑兵第11连队 善通寺 山炮兵第11连队 善通寺 工兵第11连队 善通寺 辎重兵第11连队 善通寺 第12师団 (久留米)

歩兵第12旅団 旅団司令部 福冈 歩兵第14连队 小仓 歩兵第24连队 福冈

歩兵第24旅団 旅団司令部 久留米 歩兵第46连队 久留米 歩兵第48连队 久留米

野戦重炮兵第2旅団 旅団司令部 小仓 野炮兵第24连队 久留米 独立山炮兵第3连队 久留米 野戦重炮兵第5连队 小仓 野戦重炮兵第6连队 小仓

戦车第1连队 久留米 骑兵第12连队 久留米 下関重炮兵连队 下関 佐世保重炮兵连队 佐世保 鶏知重炮兵连队 鶏知 高射炮第4连队 佐贺

工兵第18连队 久留米 辎重兵第18连队 久留米 第14师団 (宇都宫)

歩兵第27旅団 旅団司令部 宇都宫 歩兵第2连队 水戸 歩兵第59连队 宇都宫

歩兵第28连队 旅団司令部 高崎 歩兵第15连队 高崎 歩兵第50连队 松本

骑兵第18连队 宇都宫 野炮兵第20连队 宇都宫 工兵第14连队 水戸 辎重兵第14连队 宇都宫 第16师団 (京都)

歩兵第19旅団 旅団司令部 京都 歩兵第9连队 京都 歩兵第20连队 福知山

歩兵第30连队 旅団司令部 津 歩兵第33连队 津 歩兵第38连队 奈良

骑兵第20连队 京都 野炮兵第22连队 京都 舞鹤重炮兵连队 舞鹤 高射炮兵第3连队 大津 工兵第16连队 京都 辎重兵第16连队 京都 朝 鲜 军 (京城)

第19师団 (罗南)

歩兵第37旅団 旅団司令部 咸兴 歩兵第73连队 罗南 歩兵第74连队 咸兴

歩兵第38旅団 旅団司令部 罗南 歩兵第75连队 会宁 歩兵第76连队 罗南

骑兵第27连队 罗南 山炮兵第25连队 罗南

高射炮兵第5连队 罗津 工兵第19连队 会宁 第20师団 (龙山(京城)) 歩兵第39旅団 旅団司令部 平壌 歩兵第77连队 平壌

歩兵第78连队 龙山(京城)

歩兵第40旅団 旅団司令部 龙山(京城) 歩兵第79连队 龙山(京城) 歩兵第80连队主力 大邱 歩兵第80连队第3大队 太田

骑兵第28连队 龙山(京城) 野炮兵第26连队 龙山(京城) 马山重炮兵连队 马山 高射炮第6连队 平壌 工兵第20连队 龙山(京城) 台 湾 军 (台北)

台湾旅団(台北)

台湾旅団 旅団司令部 台北 台湾歩兵第1连队 台北 台湾歩兵第2连队 台南 台湾山炮兵连队 台北 基隆重炮兵连队 基隆 马公重炮兵连队 马公 台湾高射炮兵连队 屏东 関 东 军 (新京)

骑兵集団(ハイラル) 骑兵集団 集団司令部 ハイラル 骑兵第1旅団 ハイラル 骑兵第4旅団 ハイラル 集団骑炮兵队 ハイラル 集団装甲车队 ハイラル 集団配属

骑兵第3旅団 佳木斯

独立山炮兵第4连队 伊林 野戦重炮兵第9连队 海城 高射炮兵第12连队 公主岭 旅顺重炮兵连队 旅顺

支那驻屯军 (天津)

支那驻屯军歩兵旅団

支那驻屯军歩兵旅団 旅団司令部 北平 支那驻屯歩兵第1连队 北平 支那驻屯歩兵第2连队 天津

支那驻屯戦车队 天津 支那驻屯骑兵队 天津 支那驻屯炮兵连队 天津 支那驻屯工兵队 天津 支那驻屯通信队 天津 昭和12年日本陆军航空兵力

第1飞行団 飞行団司令部 各务原 飞行第1连队 各务原 飞行第2连队 各务原 飞行第3连队 八日市 飞行第7连队 浜松

第2飞行団 飞行団司令部 会宁 飞行第6连队 平壌 飞行第9连队 会宁

第3飞行団 飞行団司令部 屏东 飞行第8连队 屏东 飞行第14连队 嘉义

飞行第4连队 太刀洗 飞行第5连队 立川

战前,日军在满洲增加了关东军的力量,除从近卫师团,步兵第3师团等部队抽调了一些骑兵旅团为关东军组建的机甲师团(关东军骑兵集团)以外,本土常设师团也轮换调防满洲编入关东军,本土师团抽调满洲的兵力为部分兵力,平均每个师团10500人,在本土还有留守部队,下面是1937年初关东军兵力编成表 関 东 军 (新京)

第1师団 师団司令部 孙吾 第2师団 师団司令部 ハルビン 第4师団 师団司令部 佳木斯 第12师団 师団司令部 掖河

独立混成第1旅団 旅団司令部 公主岭 独立混成第11旅団 旅団司令部 古北口

第1独立守备队 守备队司令部 奉天 第2独立守备队 守备队司令部 新京 第3独立守备队 守备队司令部 チチハル 第4独立守备队 守备队司令部 牡丹江 第5独立守备队 守备队司令部 ハルビン

骑兵集団 集団司令部 ハイラル

関东飞行集団 集団司令部 新京 飞行第10连队 チチハル 飞行第11连队 ハルビン 飞行第12连队 公主岭 飞行第15连队 新京 飞行第16连队 牡丹江 战前日军兵力部署分布情况:

日本国内:

共11个师团全部以及4个师团的留守部队,1个航空兵团。番号如下:近卫师团全部,第3师团全部,第5师团全部,第6师团全部,第7师团全部,第8师团全部,第9师团全部(1937年5月由满洲调回),第10师团全部,第11师团全部,第14师团全部,第16师团全部。第1师团留守部队,第2师团留守部队,第4师团留守部队,第12师团留守部队(第1,2,4,12师团一半兵力驻扎满洲)。航空兵团第1飞行团全部,航空兵团直辖部队飞行第4联队,飞行第5联队。

满洲地区;

关东军(司令部设长春),下辖4个师团,2个独立旅团,5个独立守备队,1个骑兵集团,1个飞行集团。为第1,2,4,12师团,独立第1,11旅团,独立第1,2,3,4,5守备队。日军关东军各师团,由于在国内留下大量留守部队,编制较小,计每师团定额为10583人,实际也就是个步兵旅团的规模

中国平津地区

驻中国平律地区的日军为称支那驻屯军,但1936年6月以前,其兵力只有1771人,只相当1-2个步兵大队兵力。1936年4月17日,日本内阁召开会议,决定加强中国驻军。4月18日重新确定支那驻屯军的编制,井把以前的一年轮换制改为永久驻防制,编成新的常设军部队。按照新的编制,新部队从5月下旬由日本出发,6月上旬在中国登陆,并完成改编部署。改编后,支那驻屯军以田代皖一郎中将任司令官,桥本群少将任参谋长,司令部设天津,兵力为5774人。下辖:支那驻屯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司令部设北平。支那驻屯旅团下辖:步兵第1联队(欠第2大队,第1小队,联队长牟田口廉大佐,驻北平),步兵第2联队(欠第3大队,第3小队,联队长萱岛高大佐,驻天津)。坦克队队长福田峰雄大佐,驻天津,骑兵队队长野口饮一少佐,驻天津,炮兵联队联队长铃木率道大佐,驻天津),工兵队,通信队,医院,

仓库等。支那驻屯军除有支那驻屯旅团驻上述地区外,尚有些直辖特务,勤务兵力驻通州,丰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等地。

朝鲜地区

朝鲜军(司令部;汉城);下辖2个师团,为第19师团全部,第20师团全部 台湾

台湾军(司令部;台北);下辖1个台湾旅团,1个飞行团,台湾旅团司令部设台北,下辖;台湾步兵第1联队,台湾步兵第2联队,台湾山炮兵联队(5个大队实力),基隆重炮兵联队,马公重炮兵联队,屏东高射炮兵联队,台湾旅团也称台湾守备队实力异常强大,平时兵力在11000人以上,以炮兵火力超强,步兵山地水网作战能力强著称,但平时建制里缺乏运输部队,缺乏机动远距离作战能力。台湾除部署有大量的海军飞行部队以外,陆军台湾军还下辖陆军航空兵团第3飞行团,第3飞行团司令部设屏东,下辖;飞行第8联队,飞行第14联队

除陆军外,日本海军在中国也有驻军,在上海日本海军有个海军陆战队支队,此外还有第3舰队驻扎 战前准备

日本方面

因中国发生盲目抵制日货行为使日本感觉到在华利益受损,在抵制日货事件结束后,日本陆军少壮派好战势力看穿了天皇希望武力解决中国,迫使中国做出更大让步的心思(当时的日本外贸对象主要是中国,当时为殖民时代,日本货销售到其他国家是很困难的),纷纷跳出来责骂政府软弱,要求进一步惩罚中国,一时间好战份子们纷纷跳了出来,都想在天皇面前表示忠心,在天皇的暗中支持下日军陆军的好战势力气焰嚣张,根本不把政府放在眼里,在海外的驻军也根本不理会政府的命令,没有政府的命令照样敢于调动部队,挑起军事冲突,这就是日军陆军著名的下克上行为,到1930年代中期,下克上越演越烈,陆军少壮派官兵为了清除他们认为的政府与军部内部对中国态度软弱者,发动的兵变,暗杀,谋杀,绑架事件层出不穷,日本国内政局空前混乱,天皇则对此暗中支持,日本政府实际已经名存实亡,日本政府对陆军实际上已经基本没了控制能力。在这种环境下日军陆军在1937年完成了昭和新军建设以后,部队的机械化能力与火力空前加强,陆军的好战势力更加按奈不住了,急于向天皇表忠,完成天皇的心愿,换取个人前途的飞黄腾达。为了加强对中国的军事优势,日本陆军还决定按照新兵力兵器建制标准恢复原来裁军时裁掉的3个常设师团(第13师团,第15师团,第18师团),使陆军常设师团达到20个,实力集聚膨胀。 中国方面

自从918以后深深的感悟到了国力,军力与日本的巨大差距,也感悟到了国际社会的软弱,深知日本早晚会突破中国的让步底线,最后会发动更大规模的入侵,因此也在积极备战,国民政府一方面严厉打击各地叛乱武装,统一军事指挥权,一方面加强国家工业,交通建设增强国力,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国防工事建设并组建新军应付未来的大战,国军组建新军看准了异军突起的德国,决定效仿德军建设,于是开始大量从德国进口武器聘请了大量的德国军事专家充当顾问为中国编训新军,德军顾问抵达中国以后,在充分的了解了中国的国情国力以后指出,中国的国力根本不

可能组建出足够的具有等同日军作战能力的部队,但中国的兵员还是足够的,中国的新军应该是轻装步兵师,这样建设成本就很低,中国的国力才能够支持,中国的新军应由大量的轻装德械师组成,同时也少量组建几个重炮部队,坦克部队,配合德械轻装师作战,这样做成本低效果大。 国民政府立即采纳了德军顾问的建议,开始组建德械新军,德军顾问认为,只要中国组建出100个德械轻装师,再组建出3个重炮团,3个战车团,并配合其他部队就有可能阻击住日军的攻击,并计划用15年时间完成该计划。

然尔时间不在中国这边,随着政局的变化,战争根本就不等中国完成新军建设就可能发动。为此,战争前夕国民政府组织国防部并秘密请友邦各国军事专家与参谋部门按照现有实力,做1个战况推算,计算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异常令人绝望,经过科学的计算中国根本不堪日军一击,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必将被日军迅速击败,英国的计算结果中国最多2个半月就完蛋,美国的计算结果是中国最多3个月就完蛋,国军自己的推算结果是4个月,最乐观的是德军参谋部的推算,认为中国最多可以坚持6个月左右。

这些计算非常有科学依据,绝非信口开河。可想当时情况多么令人绝望,当时国军新军只组建出了20个德械轻步兵师,1个装甲总队,1个重炮团,距离要求的最低标准还差的远,在如此绝望的情况下,国军统帅部秘密召开了几次战争策划会议,最高军事统帅先肯定,此前的战争推算是正确的,不用怀疑其正确性,我们要做的只是想个办法如何才能让日军不能正常的发挥作战能力,使中国能够大大的拖延坚持的时间,拖出个奇迹。经过几次周密的策划,最高统帅部制定了一个极其机密的应战计划,这份作战计划可以说就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没有这个作战计划根本就不会有8年抗战的奇迹发生,没有这个应战计划中国连8个月的抗战都不会有,能打4个月就不错了,德军参谋部认为中国能顶日军6个月,那是把中国全部的士兵单兵战斗能力划等号了,如按实际情况顶6个月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应战计划

最高统帅部的迎战计划,当时属于最高机密,如果这个应战计划一旦泄露,那么中国就完蛋了,所以在实施之前只有几个人知道。

中国统帅部参考了各国与自身的战前计算结果,与战局推算演算后,认为符合实情,但最高统帅蒋中正认为,这些推算都是按照日军集中15个步兵师团兵力从满洲出兵,在华北迅速击败国军阻击部队,陷华北,沿津埔线平汉线两路南下,陷武汉,徐州,最后在江南彻底歼灭国军最后的部队,占领全中国。日军如果这样打来,毫无疑问,那中国的有效抵抗那就是三两个月的事情,但日军如果不是这样打过来,那么中国就有机会了,就完全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从北向南先占华北,再占武汉,徐州,自古以来北方入侵中原,都是这条攻击轴线,举世皆知,日军攻击中国自然也走这个轴线,在华北平原地带,日军的机械化重炮部队也能发挥全部优势,国军武器低劣,士兵普遍没见过坦克与重炮,他们的抵抗起不了什么作用,日军最多1个星期就能打到郑州,最多1个月内就能攻下武汉,切断国军东部与西部联系,中国没有任何机会能避免迅速失败。

所以,绝对不能让日军以沿平汉线与津埔线南下这个方式打过来,而让日军反其道而行,从海上登陆,从江南登陆,先进水网地带,由东向西进攻的话,那中国的机会就来了,水网山地地带必然大大降低日军的机械化与重炮战车能力,这样日军就不可能在分割破碎的水网山地地形中迅速推进,而国军层层阻截就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把东部的资产转移到西部山区,最后在西部山区

顶住日军从水网里冲出来元气大伤的日军。

要让日军改从东部登陆攻击,统帅部盯住了上海,日军在上海有个海军陆战队支队,如果战争爆发后先攻上海,把日军的注意力吸引到上海,那么日军的攻击轴线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中国的机会就来了,所以必需在上海与日军干一场大会战,打乱日军的部署,让日军的攻击轴线由从北向南,变成从东向西,让日军在以后的战斗中放弃汽车,改为走路,让日军变机械化为骡马化。

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只要没把作战企图泄露出去,那么可行性是非常高的,日军是要面子的,只要在上海大打出手,那么日军肯定会增援上海的,日军没有主动放弃已巩固地盘的习惯,而且日军一贯自夸海军强大,有长江在此,日军陆军肯定会低估江南作战的难度,而且日军也看不起中国的战斗力,根本也不会思考什么攻击轴线是否正确

事实的确如此,日军在凇沪会战爆发以后,毫不思索的就把华北日军与本土日军成堆的调过来了,杀的兴高采烈,在江南水网地带,机械化部队重炮威力大打择扣,日军却还长期不反省,反尔自觉勇猛,还编出无数军歌歌颂皇军的勇猛顽强,什么泥泞,恶路都不惧,扬我大和民族魂,皇军奋战无畏艰难,开拓山河几千里。就无一人反思,干嘛不能放弃上海,先把武汉占了切断中国,然后再两路夹杀,把国军主力迅速歼灭在江浙,日军原来的攻击计划不就是这样嘛

国军的主动在上海作战方案,核心思想就是扭转日军的攻击主轴线,这个攻击主轴线不扭转的话,空间根本就换不来时间。 凇沪会战实际是以牺牲新建的20个德械轻装师为主力的中央军部分精锐部队,换取日军攻击轴线的改变,不到万不得以也不会用这一招 战争爆发后日军作战兵力编成 北支方面军的编成及其战斗序列:

1937年7月中下旬,日军在使用支那驻屯军进攻北平,天津的同时,其参谋本部就拟定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计划,该计划规定继续增加侵华兵力,击败中国军队的抵抗,迅速占领保定至独流镇(天津以南25公里)一线。日军攻占北平,天津后,对当时战争的形势判断认为:在涿州,沧州,郑州,保定,石家庄地区有中国军队约34万人,日军以现有兵力实现占领保定至独流镇一线的计划是因难的,因此决定将兵力增至2个军,并编成北支方面军实行统一指挥。8月24日,日军参谋本部拟定了北支方面军的编制方案。8月31日以临参命第82号下达了北支方面军第1,第2军战斗序列;因此在7月27日和8月31日,日本中央统帅部先后将第5师团,第6师团,第10师团,第16师团和新编成的第108师团,第109师团调入华北。同日,成立北支方面军司令部。至此,华北方面军即告编成,其战斗序列如下:

北支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参谋长冈部直三郎少将,副参谋长河边正三少将,司令部设北平。下辖第1军,第2军,步兵第5师团,步兵第109师团,支那驻屯混成旅团,临时航空兵团,方面军直辖防空队,独立攻城重炮兵第1,2大队,方面军通信队,铁道队,直属兵站,支那驻军宪兵队

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参谋长桥本群少将。司令部设太原。下辖第6师团,第14师团,朝鲜军第20师团,装甲车第1,2大队,独立山炮兵第1,8联队,野战重炮兵第1,2旅团

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中将.参谋长下野一霍大佐。该师团为熊本镇守府,1937年7月27日

奉命主力调入中国,8月中旬在大沽登陆,集结于天津附近,尔后与第20师团沿平汉线入侵。出战编制下辖:步兵第11旅团旅团长坂井德太郎少将:下辖步兵第13联队联队长冈本保之大佐,步兵第47联队联队长谷川正宪大佐。步兵第36旅团旅团长牛岛满少将:下辖;步兵第23联队联队长冈本镇臣大佐,步兵第45联队联队长神田正种大佐。骑兵第6联队联队长猪木近太大佐,野炮兵第6联队联队长藤村谦大佐,工兵第6联队联队长中树诚一大佐,辎重兵第6联队联队长川真田国卫大佐,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

第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中将,参谋长佐野忠义大佐。该师团为日本宇宫镇守府。1937年7月25日奉命主力调入中国,8月28日至31日由神户乘船出发,9月3日至11日也塘沽登陆,尔后沿平汉线向保定,石家庄进攻。出战编制下辖:步兵第27旅团旅团长馆余少将:步兵第2联队联队长石黑贞藏大佐,步兵第59联队联队长板西一良大佐。步兵第28旅团旅团长酒井隆少将:步兵第15联队联队长森田范正大佐,步兵第50联队联队长远山登大佐。骑兵第18联队联队长安田兼人中佐,野炮兵第20联队联队长宫川清三大佐,工兵第14联队联队长岩仓如门大佐,辎重兵第14联队联队长石原章三中佐,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兵器维修勤务队。

第20师团师团长川岸文三郎中将,参谋长杵村久藏大佐。出战编制下辖:步兵第39旅团旅团长高木义人少将:步兵第77联队联队长鲤登行一大佐,步兵第78联队联队长小林恒一大佐。步兵第40旅团旅团长上月良夫少将(原旅团长改任中国驻屯混成旅团长):步兵第79联队联队长森木伊市郎大佐,步兵第80联队联队长铃木谦二大佐。骑兵第28联队联队长冈崎正一中佐,野炮兵第26联队联队长细川中康大佐,工兵第20联队联队长南部熏大佐,辎重兵第20联队,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

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中将,参谋长铃木率道少将。下辖第10师团,第16师团,第108师团,军通信队

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中将,参深长梅村乌郎大佐。该师团为日本姬路镇守府,1937年7月27日主力调往中国,8月中旬在大沽登陆。尔后沿津浦线向沧洲,保定一线进攻。出战编制下辖:步兵第8旅团旅团长濑武平少将:步兵第39联队联队长沼田多稼藏大佐,步兵第40联队联队长长野义雄大佐。步兵第33旅团旅团长田鸠荣次郎少将:步兵第10联队联队长赤柴八重藏大佐,步兵第63联队联队长福荣真平大佐。骑兵第10联队联队长桑闻贞二中佐,野炮兵第10联队联队长谷口春治中佐,工兵第10联队联队长须磨学之大佐,辎重兵第10联队联队长前野四郎大佐,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

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参谋长中泽三夫大佐。该师团为日本京都镇守府,1937年8月31日纳入第2军。9月11日在塘沽登陆,出战编制下辖:步兵第19旅团旅团长草场辰己少将:步兵第9联队联队长片桐护郎大佐,步兵第20联队联队长大野宣明大佐。步兵第30旅团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少将:步兵第33联队联队长野田谦吾大佐,步兵第38联队联队长助川静三大佐。骑兵第20联队联队长笠井敏松中佐,野炮兵第22联队联队长三国直福大佐,工兵第16联队联队长今中武义大佐,辎重兵第16联队联队长柄泽畔夫中佐,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兵器维修勤务队。

第108师团师团长下元熊弥中将,参谋长铃木敏行大佐。该师团为日本弘前镇守府步兵第8师团的预备役转现役,31日编入第2军战斗序列,9月下旬配属第1军作战。下辖:步兵第25

旅团旅团长中野直三少将:步兵第117联队联队长高树嘉一大佐,步兵第132联队联队长海老名荣一大佐。步兵第104旅团旅团长米地四楼少将:步兵第52联队联队长中村喜代藏大佐,步兵第105联队联队长工藤镇孝大佐。骑兵第108大队大队长后藤甲子郎中佐,野炮兵第108大队大队长今井藤吉郎中佐,工兵第108联队联队长江岛常雄少佐,轻重兵第108联队联队长粕谷留吉中佐,通信队,卫生队,兵器维修勤务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病马厂

方面军直辖部队:

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参谋长西村利温大佐。该师团为日本广岛镇守府,1937年7月27日奉命调入中国,8月中旬在大沽登陆,集结于天津附近,尔后沿平绥线向张家口方向进攻。出战编制下辖:步兵第9旅团旅团长国崎登少将:步兵第11联队联队长长野佑一郎大佐,步兵第41联队联队长山田铁二郎大佐。步兵第21旅团旅团长三浦敏事少将:步兵第21联队联队长粟饭原秀大佐,步兵第43联队联队长大场四平大佐。骑兵第5联队联队长小掘是繁大佐,野炮兵第5联队联队长武田馨大佐。工兵第5联队联队长和田考次队大佐,辎重兵第5联队联队长原田真一大佐,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

第109师团师团长山冈重厚中将,参谋长仓茂周藏大佐。该师团于1937年8月24日在日本金沢编成为金沢镇守府步兵第9师团的预备役转现役,8月31日编入华北方面军战斗序列,9月11日抵达天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配属第2军参加子牙河、滏阳河附近的作战(其主力第31旅团则配合第1军作战)。下辖:步兵第31旅团旅团长谷藤长英少将:步兵第69联队联队长佑佑木勇大佐,步兵第107联队联认长泽子郎大佐。步兵第118旅团旅团长木川省三少将:步兵第119联队联队长石田金藏大佐,步兵第136联队联队长松井节大佐。骑兵第109大队大队长山崎清中佐,山炮兵第109联队联队长黑泽正三中佐,工兵第109联队联队长少村义三中佐,辎重兵第109联队联队长绪方俊夫中佐,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兵器维修勤务队,病马厂

支那驻屯旅团旅团长山下奉文少将。该部8月31日编入北支方面军战斗序列。下辖支那驻屯步兵第1联队,支那驻屯步兵第2联队,支那驻屯战车队,支那驻屯骑兵队,支那驻屯炮兵联队,支那驻屯工兵队。

临时航空兵团团长德川好敏中将。该部原属支那驻屯军,1937年8月31日编入北支方面军战斗序列。下辖:第1大队(侦察机),第2大队(战斗机),第3大队(侦察机),第5大队(轻轰炸机),第6大队(轰炸机),第8大队(战斗机),第9大队(轰炸机),独立飞行第3中队(轰炸机),独立飞行第4中队(侦察机),独立飞行第6中队(侦察机),独立飞行第9中队(战斗机),机场勤务第1,第2中队,第1师团第9,第10野战高炮队,无线电通信第8,9小队,兵站汽车第1中队,第3野战飞机维修工厂 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的编成

为指挥察哈尔地区的作战,1937年8月14日,关东军下令组成察哈尔派遣兵团司令部,并于17日在多伦设立察哈尔派遣兵团战斗司令部(8月19日该司令部移至张北)。司令官东条英机中将。下辖独立混成第1旅团,混成第2旅团,混成第15旅团,堤支队,大泉支队。

独立混成第1旅团旅团长酒井镐次少将。该旅团1937年8月16日编入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18日从通州出发,25日集结于万全附近。下辖:独立步兵第1联队联队长长谷川美代次

大佐,轻战车中队,装甲车中队,独立野炮兵第1大队,独立工兵第1中队

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本多政材少将。该旅团由关东军第1师团主力编成,1937年8月12日编入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其1个步兵大队于14日到达张北,配属堤支队,主力与第20师团第77联队换防后,由天津乘车抵达承德,尔后于19日抵达张北。下辖步兵第1联队联队长十川次郎大佐,步兵第3联队联队长汤浅政雄大佐,步兵第57联队第3大队,骑兵第1联队,野炮兵第1联队第4大队,工兵第1联队第2中队。.

混成第15旅团旅团长筱原诚一郎少将。该旅团由关东军第2师团主力抽调编成,于8月18日由哈尔滨乘火车出发,24日抵达承德,编入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尔后开往张北。下辖步兵第16联队联队长后藤十郎大佐,步兵第30联队联队长猪鹿仓彻郎大佐,骑兵第2联队联队本多武男中佐,野炮兵第2联队联队长高桥确郎大佐,工兵第3联队联队长伊藤精大佐,辎重兵中队中队长千叶松太郎少佐,通信队,关东军第2卫生小队

堤支队支队长堤中佐。该支队由关东军第3独立守备队抽调2个步兵中队,机枪,步炮兵,装甲汽车中队各1个组成,1937年7月30日抵天津, 8月2日从天津出发,5日抵多伦,在多伦增加2个步兵中队,担任古北口,沽源,多伦,林西附近满洲国国境的警戒任务。8月8日编入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

大泉支队支队长大泉基少佐。该支队为1937年8月6日从关东军第2师团抽调1个步兵大队组成,8月8日从哈尔滨出发,13日抵达沽源后,编入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 驻蒙兵团的编成

日军占领蒙疆地区后,为了万一与毛子国发生战争可以把关东军所属的部队迅速调回满洲,以担负对苏作战,于1937年9月30日下令编成第26师团。该师团编成后,隶属关东军负责控制蒙疆地区,此时,日本陆军部从战略全局考虑,决定以关东军专门对苏,以华北方面军专门对华,在中国华北与满洲国的中间地带即所谓满蒙地区另外部署专门的军队,以填补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之间的空隙,同时对外蒙古,宁夏,绥远方面进行监视。12月27日,正式决定设立驻蒙兵团司令部,直届天皇指挥。司令官权限与军司令官相同。

1938年1月4口,大本营陆军部下达驻蒙兵团编制与任务的命令,蒙疆日军脱离关东军建制,1月8日兵团司令部编组完成。兵团司令官莲沼蕃中将,参谋长石本寅三少将,下辖第26师团及5个步兵后备大队。

第26师团师团长后官淳中将,参谋长白银重二中佐。该师团以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为基干编成,是日军最早的3步兵联队师团。下辖:第26步兵团司令黑田重德少将。下辖独立步兵第11联队联队长千里贞雄大佐,步兵第12联队联队长原口启之助大佐,步兵第13联队联队长久野村桃代大佐。师团搜索队队长岩田文三中佐,独立野炮兵第26联队联队长入江莞尔大佐,工兵第26联队联队长吉冈善四郎中佐,辎重兵第26联队联队长椎桥侃二中佐,师团通信队队长户船东大尉,独立山炮兵第12联队联队长冢本善太郎中佐。 上海派遣军的编成

战争爆发后,日军发觉国军可能会在上海有所行动,1937年8月12日,日本陆军部作出向上

海增兵的决定,1天以后,813凇沪会战爆发,由于规模很大,日军于8月15日下令编组上海派遣军,紧急增援上海。其战斗序列如下: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参谋长饭泽守少将。下辖步兵第3师团,步兵第11师团,独立机关枪第7大队,战车第5大队,独立轻装甲第8中队,独立重炮兵第10联队,迫击炮第4大队,野战高炮兵第3个大队,野战防空兵队3个大队,独立工兵第8联队,独立飞行第6中队,上海派遣通信队本部,独立攻城重炮兵第5大队,兵站

第3师团师团长藤田进中将,参谋长田九利雄大佐。该师团为日本名古屋镇守府,8月15日奉命将主力编入上海派遣军。8月18与19日从日本热田港乘船出发,23日在上海吴淞登陆。出战编成下辖:步兵第5旅团旅团长片山理一郎少将:步兵第6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大佐,步兵第68联队联队长鹰森孝大佐。步兵第29旅团旅团长上野勘一郎少将:步兵第18联队联队长石井嘉穗大佐,步兵第34联队联队长田上八郎大佐。骑兵第3联队联队长星善大郎中佐,野炮兵第3联队联队长武田精一大佐,工兵第3联队联队长中岛三栖夫大佐,辎重兵第3联队联队长粟岩尚治中佐,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兵器勤务维修队。

第11师团师团长山室宗武中将,参谋长片村四八大佐。该师团为日本善通寺镇守府,8月15日编入上海派遣军,8月20与21日主力从日本多渡律港乘船出发,8月23日在川沙镇登陆。出战编制下辖:步兵第10旅团旅团长天谷真次郎少将:步兵第12联队联队长安达二十三大佐,步兵第22联队联队长永津佐比重大佐。步兵第22旅团旅团长黑岩义胜少将:步兵第43联队联队长浅间义雄大佐,步兵第44联队联队长和知鹰二大佐。骑兵第11联队联队长田边勇中佐,山炮兵第11联队联队长山内保大佐,工兵第11联队联队长山内章大佐,辎重兵第11联队联队长大河原中佐,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兵器勤务维修队。

分享到搜狐微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