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东连重庆市,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高差悬殊,西高东低。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全省大致可分为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两大部分。盆地四周为邛崃山、岷山、大巴山等山地和贵州山地环绕,重峦叠嶂。盆地地势微向南倾斜,岷江、沱江、嘉陵江从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长江。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热,多亚热带植物。西部为川西高原,海拔3000~5000米,山高谷深,高山峡谷间大江如带。山河呈南北走向,有大雪山、峨眉山等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气候高寒,植物呈垂直分布,以针叶林和草地为主。四川降雨量大,水资源以河川径流最为丰富,境内共有大小河流近1400条,被誉为“千河之省”。 自然旅游资源
依托复杂的地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四川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 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尤其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其著名的自然景观有九寨沟、黄龙、大熊猫保护基地等。
九寨沟海拔在2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龙名胜风景区
黄龙-五彩池面积700平方公里,由黄龙本部和牟尼沟两部份组成。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黄龙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5A 及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拥有丰富的植被种类,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另外,这里亦是小熊猫、雪豹及云豹等濒危物种栖息的地方。也是世界自然遗产。
人文地理环境
巴蜀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1986年四川广汉发掘出三星堆遗址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逐步形成且具有相当程度的繁荣。远在2000多年前,“蚕丛之国”的四川即开辟了西南丝绸之路,以成都为起点,经云南,过缅甸,入印度,远达中亚及欧洲。开拓了四川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当时的蜀锦就以图案丰富,织纹精巧,色彩艳丽而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巴蜀文化的发展,使四川文人荟萃,英才辈出。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除诗中所提到的教育家文翁、词赋家杨雄、司马相如、诗人李白、文学家苏轼以外,中国古代大诗人杜甫、陆游、黄庭坚等都在四川长期生活过。
在几万年至十余万年前,四川就有了人类栖息,到了商朝,已形成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今天的四川居民主体,是由古代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汉族,此外还有50多个少数民族。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目前道教在该省仍有相当影响力。佛教在东汉时就已传入四川,并得到了长足发展。
主要人文旅游资源有青城山,乐山大佛,川剧,三星堆遗址等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此山设坛传教,逐渐发展成道教胜地。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摩崖石刻并非是石窟艺术)。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三星堆遗址是四川境内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出土文物最为精美,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国、古城、古文化遗址,是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发掘证实,该遗址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发展至商末周初,曾为古蜀国都邑所在地,其影响之大、价值之高,堪称世界文化遗产。 区域分析
四川身居内陆,地形复杂。川西高原崇山峻岭,树木繁茂,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群山风景浏览区。
东部四川盆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重要的文明生长地。且被群山环绕,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在历史上免去了战乱之灾。确保了优秀历史文化成果的保存。
四川在历史上曾多次建国,历史源远流长,又由其自然条件的封闭性,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区。与长江中下游虽纬度相近,文化形式却相差甚大。四川位于东部和西部的交界处,多民族聚居,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区。
同时,由于其交通的闭塞性,其旅游资源开发较晚,也免去了破坏的危险。但,正因为其交通的不便,也妨碍了其与外界的交流,不利于其旅游资源的开发。
同时,四川处于板块交界处,地质灾频发。由于其08年的汶川地震,对其旅游造成了重大影响。
景区简要介绍
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四川[3]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 四川现有世界遗产5处,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座。 世界遗产有:九寨沟 黄龙寺 峨眉山 乐山大佛 都江堰 青城山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海拔2000米至3000米之间,总面积110平方公里。 九寨沟因水而名扬天下,分布着众多的湖泊、瀑群、滩流、眼泉水,它们集水形、水色、水姿、水声于一体,搜尽天下水景之美态,宛如人间仙境、世间瑶池。九素有 “九寨归来不看水”美称,水是九寨沟的精灵。以翠海(高山湖泊)、叠海、彩林、雪山、藏情、蓝冰“六绝”驰名中外,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和“世界水景之王”之称。
黄龙景区以罕见的岩溶地貌蜚声中外。景区内整个山谷几乎全被乳黄色的碳酸钙质覆盖,从高外看去,
宛若一条从岷山雪峰飞腾而下的黄龙,蜿蜒于茂林翠谷之中。千层碧水形成层层叠叠的梯状湖泊、池沼,如璞玉,似牙雕。池水澄清无尘,水色因水底沉积物和树木、山色的千变万化,而呈黄、绿、浅蓝、蔚蓝等颜色,堪称人间仙境。
峨嵋山
峨眉山古称蒙山、牙门山,被誉为“震旦第一山”。 自古有峨眉天下秀的美称。俯瞰峨眉山,气势雄伟而景色秀丽,山静云动,仪态万方。一山而具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听觉美、意境美“这五种美感”。游客登临峨眉,仿佛超然于尘世之外,身心具净化澄澈。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诗人李白曾赞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临,绝怪安可息。”;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城南,距成都66公里。山上林木葱茏,峰峦叠翠,状若城廓,故称青城。全山
景物幽美,有\"青城天下幽\"之称。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此山设坛传教,逐渐发展成道教胜地。全山曾有道教宫、观70余座,现尚有遗迹38处。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龙山、巨形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摩崖石刻并非是石窟艺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