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比例尺三种表示:①数字式②文字式③线段式 2、地图三要素: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和注记。
3、㈠确定地图上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
西右东”来确定方向。③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④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⑦大洋洲。(结合地图册识记)(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大洲。 4、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太平洋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5、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㈡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或雪融化的程度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关系: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1、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5种基本类型。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 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 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 海拔不高,地面起伏,坡度和缓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如:世界地图)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如:学校地图)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又回到)大西洋。 2、记住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项 目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3、记住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项目 零度线的确定 度数划分 表示方法 度数的变化 半球界线
4、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5、纬度范围:0°-30°低纬度(气温高);30°-60°中纬度;60°-90°高纬度(气温低)。 6、经纬网的作用: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7、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绕转中心、影响
经 度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向东西各分作180° 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20°W和160°E(东西半球) 纬 度 赤道(0°纬线) 向南北各分作90°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赤道(划分成南北半球) 经 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 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盆地 周围高,中间低 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5、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6、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8、补充: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部位: ①山峰 ②山脊 ③山谷 ④鞍部 ⑤陡崖
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西经用“W”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南纬用“S” 第四节 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认为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一块大陆“泛大陆”,它周围是一片“泛大洋”,大陆才分裂逐渐的形成了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2、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第 1 页 共 2 页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陆地占29%,海洋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是杨利伟。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
七年级地理(上)复习要点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组长:____________
阿尔卑斯山的隆起(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印度尼西亚:火山最多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日本被称为“火山国,地震邦”: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3、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4、世界两大山脉带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脉带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三大人种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体质 特征 肤色 色浅 黄色 黑色 头发 波状 黑直 卷曲 面部 鼻高唇薄 扁平 唇厚 体毛 较多 中等 很少 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东亚 非洲中南部、大洋洲、美国 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2、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3、世界的三大宗教:
三 大 宗 教 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产生 1世纪 亚洲西部 7世纪 阿拉伯半岛 前6世纪 古印度 特 点 信徒最多流传最广20亿 穆斯林15亿中国称回教 3亿多人 经典 圣经 古兰经 佛经 分 布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建筑 教堂尖顶 清真寺圆顶 寺庙佛塔 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如:欧洲的德国),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如:非洲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及沿海地区。
世界人口最稠密4个地区:如①亚洲东部和②亚洲的南部、③欧洲西部、④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4、世界人口最稀疏4个地区:①干旱的荒漠②寒冷的极地③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④原始热带雨林 5、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6、人口的增长应与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产生 问题 人口增长过 快(如:非洲) 资源:资源紧张、能源短缺; 环境: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社会:粮食不足、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压力过大 人口增长过 慢(欧洲的德国) 劳动力短缺 兵员不足 人口老龄化 道教 中国本土 中国 湖北省武当山 道观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1、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
名称 城市 乡村 人口 多且集中 少且分散 交通 道路多且宽便利 道路少且窄 经济活动 非农产业(工业服务业) 农业为主 建筑物 高且密集 矮且分散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 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沿河沿湖;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平原和山麓地带。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3、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自然与文化遗产三大类。
4、我国的主要世界遗产:万里长城、泰山、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黄山、九寨沟、黄龙、武陵源、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武当山古建筑、布达拉宫、庐山、峨眉山—东山大佛、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天坛等。 5、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的西递村和宏村村落。 6、外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巴西的巴西利亚等。
第 2 页 共 2 页
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__ _相适应,与_ __相协调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原因: ①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 ②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乡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条件比乡村好。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对城市的影响:①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力的支持了城市的建设与繁荣;②过多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膨胀,引发如物质供应、城市就业、交通、治安、环境等问题。 7、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三大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