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中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形态。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的。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而这一真理也是在长期的理论与实践,再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并惠及人类社会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阶级、思想的现实基础上的,是从历史的实践中总结升华而来的。这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段斗争的尖锐化,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则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最后十九世界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或直接思想来源。
这些都是科学理论诞生的客观条件,在这些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马克思与恩格斯参加到了一线的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C.H.de圣西门,c.傅立叶和英国的R.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从而将社会主义的雏形定型为了较为成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首次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
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一段时期内,资本主义世界里酝酿着一场里程碑式的革命。马克思与恩格斯曾经推测,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取得胜利。但事实却是在资本主义相对落后的俄国最终将科学社会主义变成了实际的国家。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他们不可能也不会支持发展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较为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与农民有比较自然的关联,更有利于形成统一的革命阵营,且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有其自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没有足够的力量阻碍社会主义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所以俄国首先扛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俄国的革命在实践中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它从此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成了现实。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从此垄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成为世界现代史的主题。
在俄国革命胜利到苏俄成立到其时事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体制再到集体经济的各项实践中,作为社会主义的先行者,苏俄不断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寻求新方法新思路以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其中列宁思想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发展。而在这个时期无产阶级也不断在发展的中国,也诞生了无产阶级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断以科学社会主义指导革命,又在实践中不断寻求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再次实现了实践到理论又由理论到实践再理论的不断重复验证真理的过程。
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理论与实践中,中华民族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