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荧光定量检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王 涛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荧光定量检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到该院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20例(肝炎组),择同期该院行健康体检且合格的120例为正常组,比较两组的血清HBV-DNA及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和层粘连蛋白(LN)四项肝纤维化指标,分析不同血清HBV-DNA含量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肝炎组的HA、PCⅢ、CⅣ、LN指标均高于正常组,血清HBV-DNA中1×103~1×106IU/ml组分别与<1×103IU/ml组、>1×106IU/ml组比较HA、CⅣ、LN指标水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血清HBV-DNA含量与HA、PCⅢ、CⅣ、LN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232、0.246、0.294、0.361,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PCⅢ、CⅣ、LN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HA、CⅣ及LN均随血清HBV-DNA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血清HBV-DNA含量变化与各项肝纤维化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肝纤维化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代表HBV复制,载量高低表示HBV复制的活跃程度。肝纤维化是由肝内纤维组织过度沉积所致的缓慢进展病理过程,肝脏在修复愈合损伤的过程中均存在纤维化过程,纤维化过程长期持续最终导致肝硬化[1-2]。目前,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肝脏病变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诊断金标准,但具有创伤性。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和层粘连蛋白(LN)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诊断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指标。为了探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荧光定量检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20例(肝炎组),病情均符合2011年中华药学会肝病学会和感染学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1年版)”标准。选择同期到我院行健康体检合格,且性别、年龄与肝炎组接近的120例为正常组。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并签署研究同意书。肝炎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18~
82岁,平均(48.3±3.5)岁。对照组男65例,女55例;年龄18~80岁,平均(48.1±3.4)岁。
1.2 检测方法 两组均采用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BI公司)检测血清HBV-DNA水平。检测试剂购自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HA、PCⅢ、CⅣ、LN这4项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血清指标由杭州艾迪康实验室检查。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说明书及仪器操作流程规范进行。1.3 观察指标 两组的血清HBV-DNA及HA、PCⅢ、CⅣ、LN四项肝纤维化指标,分析不同的血清HBV-DNA含量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表1) 肝炎组的血清HA、PCⅢ、CⅣ、LN这四项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s)表 1 两组血清HA、PCⅢ、CⅣ、LN水平比较 (μg/L,x组 别例数 HA肝炎组120
PCⅢ
CⅣ
LN
196.8±79.6142.7±31.390.5±20.2142.7±30.7 65.3±21.8 81.5±22.745.3±12.6 91.7±21.8 17.45,<0.01 17.34,<0.0120.80,<0.01 14.84,<0.01作者单位:313200 浙江德清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通信作者:王涛,Email:467972919@qq.com
正常组120
t,P44
2.2 不同血清HBV-DNA含量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表2)HA、PCⅢ、CⅣ、LN这四项指标均随血清HBV-DNA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除PCⅢ外的余3项指标,1×103~1×106IU/ml组分别与<1×103IU/ml组、>1×106IU/m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 2 不同血清HBV-DNA含量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μg/L,-x ± s)HBV-DNA水平 (IU/ml)例数 HA PCⅢ CⅣ LN<1×103 39 86.3±12.2 134.7±28.6 77.7±18.0 128.6±31.71×103~1×106 51 172.5±29.0 142.6±30.2 89.6±19.2 144.3±30.2>1×106 30 200.2±31.4 153.8±32.7 106.6±19.4 171.3±32.0 t1,P17.40,<0.011.26,>0.052.99,<0.012.39,<0.05 t2,P 4.03,<0.011.56,>0.053.83,<0.013.80,<0.01注:1、2为1×103~1×106 IU/ml组分别与<1×103 IU/ml组、>1×106 IU/ml比较
2.3 不同的血清HBV-DNA含量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表3) 不同的血清HBV-DNA含量与HA、PCⅢ、CⅣ、LN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 3 不同的血清HBV-DNA含量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统计值 HAPCⅢ CⅣ LN r0.2320.2460.2940.361 P0.1690.1520.1270.0973 讨论
有研究指出,肝纤维化由多种因素导致肝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过度沉积引起。HBV的持续复制与肝脏纤维化及损伤密切相关。慢性乙肝患者免疫耐受阶段,HBV复制活跃,但肝细胞组织学无明显异常。随着患者病情持续,机体的免疫清除功能开始活跃,大量清除机体的HBV,清除过程会损伤肝脏细胞,清除持续时间过长,肝脏发生纤维化
[3-4]
。有研究报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增加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纤维化治疗,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及各项肝纤维化指标显著下降,肝组织受损区域得到明显修复[5]
。提示有效控制HBV-DNA病毒载量,能够起到延缓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为了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荧光定量检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本研究特选取于我院就
2019年4月第26卷第8期
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并合格者作对照。结果显示,肝炎组的HA、PCⅢ、CⅣ、LN指标均高于正常组。HA属于蛋白多糖,肝脏内主要由纤维细胞合成,作用于内皮细胞。PCⅢ、CⅣ为胶原纤维,LN为非胶原结构的黏连糖蛋白,上述指标均属于细胞外基质成分。而血清HBV-DNA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可能是因为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复杂,病理损害不仅仅由病毒复制引起,还与机体正常及病理状态下的免疫因素有关[6]。但是HBV-DNA的不断复制及持续存在,能够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肝脏出现炎症及坏死,最终发生纤维化[7]。
综上所述,慢性乙肝患者的HA、PCⅢ、CⅣ、LN这四项肝纤维化指标明显高于健康人,但血清HBV-DNA含量变化与各项肝纤维化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应及时采取肝活检的方法明确患者的病变程度。
参 考 文 献
[1]
乔欢欢. 乙型肝炎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相关性及临床价值[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13(1):22.
[2]张晓燕,吴博. 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与HBV-DN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82.[3]张金颖,刘兰,张永萍.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定量及HBsAg/HBV DNA比值与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4):2679.[4]
郭如意,余青,余雪平,等.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4,30(4):397.[5]
Zhao XL,Yang JR,Lin SZ,et al. Serum viral duplex-linearDNA proportion increases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infected with HBV[J]. Gut,2016,65(3):502.[6]
白晓茹,瞿启芬,高永生,等. HBV-DNA载量与MAO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研究[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1):15.[7]
胡大山,李红林. 乙肝五项与乙肝HBV-DNA荧光定量检测及肝脏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4):3319.
(收稿:2018-10-11)(发稿编辑:蓝 白)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