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片区控规生态绩效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
作者:孙佳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17年第06期
【摘要】评估是对于投入资金是否达到目标进行持续有效管理的工具。本次规划评估是对杭州钱江世纪城控规的生态绩效及其实施的评估,评估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规划目标设定中是否设置了合理的生态绿色的目标,二是规划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三是规划实施过程与目标的一致性。我们提出了3个步骤的评估方法。第一步是确立目标指标体系,第二步是运用GIS建立基于控规的城市模型,对指标进行逐个的运算,第三步是通过目标值、规划值和现状值的比对分析,得出评估结论。该方法应用在《钱江世纪城规划实施评估—绿色生态专题》项目中,运行了评估方法的过程、得出评估结论,并提出控规调整建议及实施细则。 【关键词】规划评估;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绿色生态城市玫瑰图;城市模型 1、背景
为什么要对新城区的绿色生态绩效进行评估?现阶段,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以住宅商用及交通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国2011年工业领域消耗的能源高达70%,远远高于21%的商住以及8%的交通。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城市能耗,即商住和交通能耗的比重还将快速增长,城市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而新城区普遍存在小汽车拥有量高、通勤距离长、人均建筑面积大、生活方式变化等高耗能倾向;而同时,新城区也更有机会成为引领绿色生态城市的示范。机遇与挑战并存,使我们更应该关注新城的绿色生态绩效。 2、城区生态绩效评估方法 2.1规划评估
评估是对投入资金进行持续有效管理的工具,由此可见评估是与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平行、多次的过程。规划评估包含方案的评估和实施评估(孙施文,2005)。以英国为例,规划评估包含规划制定之前的预估(appraisal)、过程中的监测(monitoring)、实施后的评估(evaluation)。本次评估就是控规方案及其实施的评估。从西方发达国家对规划实效的评价的发展过程来看,在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评价分析的研究中,从侧重单一的“结果评判”向关注多元的“过程检测”的理性转变。 2.2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
笔者收集了马上要推出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草案)》、有代表性的第一批8个绿色生态城区试点的指标体系、地方的各种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现有的指标体系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除了包含经济社会等多项内容,指标更多的作为发展目标;第二类是绿色生态城区规划指标体系,是以规划设计方案评估为基础的,指标大多是可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量化和可视化的;第三类是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指标体系,绿色建筑、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技术的指标较多,指标的实施性较强。本次研究,钱江世纪城生态评估是对于“控规方案”的评估,比较适合第二类绿色生态城区规划指标体系,因此我们没有使用国标《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草案)》,而是选用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都尽量做到了定量,与规划方案的空间模型特征更加匹配,作为规划评估的依据更合适。 2.3方法框架
在整理以上的基本概念、案例、工具之后,本次规划评估主要是基于控规和实施的评估,根据可获取的数据和未来控规调整的需求,本次评估主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规划目标设定中是否包含生态绿色的目标,二是规划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三是规划实施过程与目标的一致性。
我们提出了3个步骤的评估方法。第一步是确立指标体系,第二步是运用GIS建立基于控规的城市模型,对指标进行逐个的运算,第三步是通过目标值、规划值和现状值的比对分析,得出评估结论。 3、应用
钱江世纪城是长三角地区典型的一类新城,规划与建设开始于2006年,2014年杭州总规中与钱江新城共同定位为城市双中心之一。钱江世纪城经历了最初的快速增长期,现在在地方、房地产、制造业转型的背景下,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与转型的强烈需求。因此,提出了规划实施评估及控规调整的要求。
研究确定以22.3平方公里控规和3.4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其实施情况作为评估依据,首先,建立绿色生态指标体系;第二步,建立钱江世纪城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第三步,通过规划值与目标值的差异比较,得出评估结论,评估结论简化为生态绩效玫瑰图。后续,在评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控规调整建议和后续实施建议,并提出实施监控平台的构想。
3.1绿色生态钱江世纪城指标体系结构
绿色生态钱江世纪城指标体系是规划评估的标准,也是城市发展的依据。指标体系包含3种结构:城市子系统结构;尺度与主体结构;指标赋值结构。
结构1:6个城市子系统——17个目标——50个指标。指标体系包含3个指标层次:城市子系统层,目标层,指标层。将子系统进一步分解为多个目标形成第二层次,再将目标分解为指标层。本次指标体系将划分为6个城市子系统:1.土地利用,2.生态环境,3.交通出行,4.基础设施,5.绿色建筑,6.智能运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结构2:两个尺度、两类主体的管控体系。为了使指标体系明确落实主体,对城市建设实施起到实质性的引导,指标包含城区——街区2个尺度,50个指标中,30个是城区尺度的指标,20个为街坊尺度的指标。城区尺度指标的实施与监测主体为地方部门,具体包括:管委会(规划),规划部门,环保部门,电力部门,自来水公司,污水厂,部门(固废)。街区尺度(建筑尺度)指标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主体为开发企业和建设使用单位(公共部门,如会展中心、学校、医院等)。
结构3:三种指标赋值和两个参照系。三种指标赋值分别是目标值,规划值,现状值。目标值是指指标在规划实施完成后应达到的标准值。目标值选取来自相关国家标准和相关的生态城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文献。规划值是规划方案反映出的指标数值。规划值来自基于三维数字模型的运算和模拟结果。现状值是现有实施所达到的数值。现状值来源于实施现状的调研和时时数据获取(大数据)。目标值的确定是指标体系制定中的核心内容,也是难点,需要多方协商确定。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用了两个参照指标体系,一是南京河西低碳生态城指标体系(郑晓华等,2013),二是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和建设指标体系(杨晓凡等,2014),将这两个指标体系中的目标值作为参照值。这两个城区在规模、建设阶段、社会经济背景、气候条件等方面,与本案的杭州钱江世纪城具有相似性,具有借鉴意义。
3.2建立钱江世纪城评估模型
基于GIS搭建模型,模型包括:路网、土地利用、地表水、地形、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公共设施、兴趣点、公共绿地,在核心还建立了三维模型:建筑、地下空间。运用了缓冲区、都市网络模型、风热模拟等分析方法,将数据信息叠加在模型中,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将“规划值”和“目标值”作为信息储存在模型中。 3.3评估结论与生态绩效玫瑰图
通过对控规和相关文件的查阅,编制的规划中缺少将生态绿色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对城区生态本底条件的历史与状况也缺少细致的分析。通过将指标体系中规划值与目标值的比照,可见规划内容与绿色生态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规划实施与规划和目标的一致性方面,实施基本按照规划在推进,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规划生态目标的缺失,实施到7年的阶段需要对规划进行优化与调整。
首先,从能、水、地、气、物5个方面对于生态本底条件评估,评估结论如下:能:该区域可再生能源利用适合街坊尺度小规模利用,规划中缺少相关内容,应该补充。水:区内水网密布,但是缺少对水网的充分利用,水岸的开放性较低,多样性不足,需要在规划中强化水征。地:围垦文化历史特征缺少挖掘和传承,面水背田的肌理正在消失。气:城市肌理中对钱塘江的江风利用有待加强。物:本地的农业和物种特征还需要通过规划进行保持与延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依据评估模型得到指标的“规划值”和“现状值”,并与目标值进行比对得到评估结论,指出控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调整建议。
依据以上指标体系对《钱江世纪城控规》和规划实施的评估结论为:
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规划区内水网密布,但是土地利用布局没有充分彰显水征;水岸两侧布局大量封闭的居住区,水岸公共性较低;水岸两侧没有城市道路,水岸可达性较低。 提出的对策是:调整控规土地利用内容,将公共活动和商业设施沿水岸布局;增加水岸两侧的道路;控规中增加水岸两侧的设计导则,逐步采用自然净化辅以人工手段改善地表水质。土地利用方面还存在布局紧凑性不足,街坊普遍过大,不利于步行的问题。调整的对策是增加支路数量,增加路网密度,增加水岸两侧的道路。
生态环境评估的问题是:对步行环境品质、本地物种、地表径流控制等方面规划内容缺失。建议增加生态专题规划,在控规中增加生态附加图则进行引导。
交通出行的问题是作为城市中心的定位轨道交通覆盖率不高,难以满足绿色出行。对策建议是:在规划中细化慢行系统的内容,实现与轨交接驳,完成绿色出行最后一公里。 能源资源方面缺少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分布式能源规划内容。对策是补充街坊层面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调研与专项规划,在控规中增加街坊层面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类型、比例等指标。 绿色建筑引导内容缺失。建议在控规中增加绿色建筑比例、节能标准、激励的内容,执行略高于杭州市的标准,提供开发商的建设导则。
智能城市规划和设施的规划缺失。建议补充智能城市的发展规划,在控规中增加指标进行引导,提供开发商的建设导则。
最后,将指标体系中50个指标中提取12个核心特征指标,核心指标是最基本的生态指标,特征指标是能够凸显出钱江世纪城特征的指标,如水岸开放指数、距离水岸≤500米区域比例、水岸密度。将12个核心特征指标生成钱江世纪城生态玫瑰图,由玫瑰图可见:玫瑰图中左半部分的核心指标是以土地利用和交通为主的指标,这部分指标表现较好,规划值接近或者达到目标值。玫瑰图中右半部分的核心指标是以绿色建筑和绿色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这部分指标规划值很低,钱江世纪城规划中缺乏相关的内容,需要重点加强。 结语:
本研究的方法对于城区的生态绩效评估和规划调整优化具有借鉴意义。需要特别指出的一些规划中的思考是:第一,本次指标体系是基于规划方案的指标体系,也加入了一些特征指标,因此没有完全采用《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的指标,但是城市子系统层与目标层结构基本一致。第二,未来研究进一步推进的方向,可以进一步通过在GIS平台中将指标与城市模型做成软件,并通过软件完成评价标准的打分过程、生成生态玫瑰图,使得评估过程更加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捷。第三,对于规划评估非常重要的3个要素是模型、指标、数据,在这次规划评估中,我们运用了模型和指标,但是缺少数据,监控数据需要在城市建设运营过程中持续获取。 参考文献:
[1]Mohsen Mostafavi, Gareth Doherty, Ecological Urbanism [M]. Barden: Lars Mueller publishers and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2010,p244,416.
[2]STONE B, BULLEN J L. Urban form and watershed management: how zoning influences residential stormwater volumes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06, 33(1): 21-37.
[3]韩晓旭,孙威,樊杰.空间布局规划后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HUMAN GEOGRAPHY, 2011, 26(4): 8.
[4]吕斌,曹娜.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绩效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7): 38-46.
[5]孙施文,张美靓.城市设计实施评价初探——以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 2007, 31(4): 42-7.
[6]孙施文,周宇.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 2003, 2): 15-20. [7]田莉,吕传廷,沈体雁.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5期(总177期):90-96.
[8]万励,金鹰.国外应用城市模型发展回顾与新型空间模型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 2014, 1(013.
[9]汪军,陈曦.西方规划评估机制的概述——基本概念,内容,方法演变以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 2012, 6): 78-83.
[10]导航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实施模式/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课题组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颜文涛,王正,韩贵锋, etal.低碳生态城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 2011, 3(39-50.
[12]颜文涛,萧敬豪,胡海, et al.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绩效:进展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5): 50-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3]杨沛儒.生态城市主义: 5种设计维度 [J].世界建筑, 2010, 1): 22-7.
[14]杨一帆,邓东,肖礼军, et al.大尺度城市设计定量方法与技术初探——以 “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 为例[J].城市规划, 2010, 5): 88-9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