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项目 主要 设备 工艺流程 操 作 程 序 施工要点 1.按施工图核对安装位置(结合定测纪要) 对地下电缆等既有设备进行调查。 2.根据埋深确定基坑深度,进行开挖,对取土进行处理,对路肩进行防护,人工安装机柱,安装底盘卡盘进行支柱整正,回填夯实。 3.按照灯位组装机构、梯子,组织现场吊装固定(对暂不投入使用的进行灯位遮蔽,装设无效标)。 4.设备安装,内部外部配线。 5.单体调试,核对室内外显示,灯丝转换。 6.检查测试机构、梯子之间连接,接地线安装,接地电阻测试。 7.隐蔽工程记录、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填写。 施 工 质 量 技术标准 1.信号机安装限界满足技规要求,所属轨道中心至设备突出边缘2440㎜。 2.各种高柱信号机及信号托架的安装,考虑基础下沉和道床抬高,预留200㎜余量。 3.各种信号机安装限界按照施工规范表3.2.4、 表3.2.5要求。 4.对高柱信号机机柱垂直度要求,在距钢轨顶面4500㎜高处用吊线坠往下测量,倾斜量不应大于36㎜。 5.信号机配线采用多股软线,其截面积不得小于1.5mm2 。 6.安全接地电阻值符合施工规范表15.1.6信号设备地线接地电阻值要求。即:黑土、黄土、土夹砂土质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砂土、土夹石土质不大于20Ω。 主要卡控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定测纪要确定位置。定测时会同工务部门,并有接触网施工单位参加,以便确定接触网杆塔准确位置。 2.技术交底到施工责任人,施工组织合理。 3.现场调查标画清晰,正确使用工具测量并调整。 4.埋深符合要求,捣固达标,卡盘底盘安装到位。 5.灯光调整试验彻底。检测机构、梯子、地线连接良好,接地电阻达标。 6.正确填写埋设隐蔽工程记录、单项测试调整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7.进行要点登记,要点施工,设置驻站、现场防护。 备注 1 高柱 色灯 信号 机 1.施工准备。 2.基坑开挖。 3.安装支柱。 4.组装机构。 5.调整试验。 铁路信号专业质量重点及主要卡控表
序号 项目 主要 设备 工艺流程 操 作 程 序 施工要点 1.按施工图核对安装位置(结合定测纪要) 对地下电缆等既有设备进行调查。 2.根据埋深确定基坑深度,进行开挖,对取土进行处理,回填夯实。 3.按照灯位组装机构,对暂不投入使用的进行灯位遮蔽,装设无效标。 4.设备安装,内部外部配线。 5.单体调试,核对室内外显示,灯丝转换。 1.施工准备。 6.检查接地线安装,接地电阻测试。 7.隐蔽工程记录、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填写。 施 工 质 量 技术标准 1.信号机安装限界满足技规要求,所属轨道中心至设备突出边缘2440㎜。 2.信号机配线采用多股软线,其截面积不得小于1.5mm2。 3.安全接地电阻值符合施工规范表15.1.6信号设备地线接地电阻值要求。 主要卡控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定测纪要确定位置。 2.现场调查标画清晰,正确使用工具测量并调整。 3.灯光调整试验彻底。检测机构地线连接良好,接地电阻达标。 4.正确填写埋设隐蔽工程记录、单项测试调整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5.进行要点登记,要点施工,设置驻站、现场防护。 备注 2 矮型 色灯 信号 机 2.基坑开挖。 3.安装信号机 基础。 4.组装机构。 5.调整试验 铁路信号专业质量重点及主要卡控表
序号 项目 主要 设备 工艺流程 操 作 程 序 施工要点 1.按施工图核对安装位置(结合定测纪要) 对地下电缆等既有设备进行调查。 2.确定基坑深度,进行开挖,对取土进行处理,对道床进行防护。 3.将两根连接线穿入1200mm长的防护软管中,使连接线每端露,防护管两端在基础桩引入口1.各部连接线 预制加工。 轨钻孔安装塞钉。 3.基坑开挖设 备安装就位。 4.配线连接。 5.复核各部尺 寸清理现场 处固定。连接线一端经匹配变压器预留孔用M6铜螺栓紧固到固定端子上。 各部螺栓紧固牢固。 装位置。 2.塞钉式轨道电路的塞钉孔形成后应及时安装。塞钉头不得打弯、打堆,打入钢轨后,头部露出钢轨腰部立面不得大于4㎜。 3.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轨道电路,每个焊接接头与钢轨的实际焊接面积不应大于200mm2。 4.当电源电压、道砟电阻为最小值,钢轨接收端设备应可靠工作。 5.当电源电压为最大值,道砟电阻为无穷大,钢轨阻抗为最小值时,用标准分路电阻分路,均应使接收端的接收设备可靠停止工作。 6.当电源电压、道砟电阻为最小值,钢轨阻抗为最大值时,机车进入轨道电路区段入口端接收最小信号电路,至出口端接收最大信号电流,应保证机车信号可靠工作。 施 工 质 量 技术标准 1.对需要计算的轨道设备进行计算核准安主要卡控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定测纪要确定位置。定测时会同2.技术交底到施工责任人,施工组织合理。 3.现场调查标画清晰,正确使用工具测量并调整。 固达标。 5.设备到场检查,有效合格证齐全。 6.正确填写埋设隐蔽工程记录、单项测试调整记录。 7.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图施工,各种尺寸应复查。 8.器材在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并做好防护。 备注 工务、电务部门。 2.核实坐标钢 4.钢轨引接线连接好用小水泥枕和卡具将其固定,3 轨道电路轨旁设备 阻抗为最大值,在轨道电路空闲情况下,4.埋深符合要求,捣铁路信号专业质量重点及主要卡控表
序号 项目 主要 设备 工艺流程 操 作 程 序 施工要点 1.按施工图核对安装位置, 工务配合调整道岔至符合安装尺寸。 2.预配预制安装角钢。 3.按顺序标画钢轨钻孔位置。 4.在标画处钻孔、安装转辙装置,将其固定,各部螺栓紧固牢固。 5.检查转辙机内部配件、调整杆件出边(需要倒1.施工准备。 边) 6.安装电机、杆件连接。 2. 装置安装。 7.杆件调整。 3.电机安装就8.锁闭检查、密贴调整。 位。 9.表示核对调整。 4.密贴调整。 5.表示核对调整。 6.复核各部尺寸清理现场 施 工 质 量 技术标准 1.安装道岔规距合规、基本轨不横移、尖轨走向灵活一致, 2.两尖轨前后偏差不得大于20㎜.道岔开程 3.固定长基础角钢角形铁应与钢轨密贴,长基础角钢应与单开道岔基本轨垂直,合标、密贴,轨枕空挡满足安装要求。 主要卡控措施 1.配合工务将道岔方2.技术交底到施工责任人,施工组织合理。 3.配备方尺,正确使用工具测量并调整,现场调查标画清晰。 确、钻机支装稳固。 验,有效合格证齐全。 6.正确调整杆件连接、接点动程。使用4㎜试验片。 7.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图施工,各种尺寸应复查。 8.电机在运输过程中要同起同落,做好防护。 9.既有线上占用线路施工,进行要点登记,设置防护。 5.电机设备到场检 正至符合要求。 备注 其偏移不大于20㎜. 4.短基础角钢与长基础角钢相垂直。 5.密贴调整杆、表示杆或锁闭杆、尖端杆、第一连接杆与长基础角钢平行,前后偏差于不得大于20㎜. 6.转辙设备与单开道岔直股平行偏差不得大于10㎜. 7.密贴调整杆动作时,其空动距离不得小于5㎜.各部螺栓紧固,各种调整丝扣余8.内部配线截面积不小于1.5㎜2.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有4㎜及其以上间隙时,道岔不得锁闭. 量不得小于10㎜. 4.钻孔钻头选用正4 转辙 装置 (以 ZD6 为例) 电钻、带 卧式电 钻架 铁路信号专业质量重点及主要卡控表
序号 项目 主要 设备 工艺流程 1.准备工具材料 2.检查所用仪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对超出有效期的仪表,需经计量部门校准。 3.对到达现场料库的电缆进行外观检查,由现场材料员一起参加检查是否有外部损伤。检查、收集、保存产品资料。 4.用克丝钳、手锤拆除外包装。并对电缆进行统吊车、高 阻仪、电 1.测试准备 2.剥切电缆、做测试电缆端头。 3.测试各项指标。 4.测试记录 5.封电缆头,整理电缆盘 一编号,在电缆盘两侧明显位置(一写在盘架角钢上)。并填写入表。 5.将气压表插入铝护套电缆端头气嘴中检查气压。 6.将电缆两端头剥开。用锯弓将铝护套,折断铝护套、用钳子撕掉钢带。 7.绝缘电阻测试、直流电阻、电容测试 8.电缆封端、清理现场 电缆封端 a.用钢锯将电缆测试端整齐锯断,去掉已开剥的部分。 b.用砂布条将电缆端头外护套100mm部分打磨干净,将与电缆外径相适合的热缩端帽套在电缆端头上。 c.用喷灯对热缩端帽均匀加热,当热缩端帽均匀的包裹在电缆上且热溶胶流出后停止加热。 操 作 程 序 施工要点 施 工 质 量 技术标准 1.普通电缆线间绝缘电阻及任意芯线对地绝缘电阻阻值不得小于500MΩ•km;综合扭绞电缆线间绝缘电阻及任意芯线对地绝缘电阻阻值不得小于3000MΩ•km。将测试数据填入规定测试表格。 2.内屏蔽数字电缆测试项目技术标准按照表掌握。 表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单盘测试项目表序号项目单位标准 换算公式 1 导体直流电阻20℃时 (芯线直径Φ1.0mm) Ωkm ≤23.5 L/1000 2 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20℃时 % ≤1 3. 绝缘电阻(芯线间,芯线对屏蔽层及金属护套间) MΩ•km ≥10000 1000/L 4. 工作电容(0.8KHz~1.0KHz) nF/km 27±2 L/1000 主要卡控措施 1.移动电缆盘,作业人员动作要互相协调,避免挤压磕碰身体。 2.剥切电缆时注意不要伤及芯线,切伤手指。 3.电缆测试后,做封端头应严密,防止潮气进入。 4.所使用的仪表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查,是否在规定的有效校准检测期内。按照仪表使用操作规程操作,保证仪表完好,数据准确。 5.及时整理现场临时测试记录,避免数据丢失、遗漏。 备注 5 电缆测试 容测试 仪、直流 电桥、气 压表 铁路信号专业质量重点及主要卡控表
序号 项目 主要 设备 工艺流程 操 作 程 序 施工要点 1. 开挖电缆接续坑,做好工具材料准备。 2. 开挖电缆接续坑(与电缆沟同深)。 3. 开剥电缆备好接头。 用钢锯锯掉电缆封端头确认电缆A、B端。并分别在A、B端电缆外护套上标明电缆外圈红色飘1.准备电缆接续工具和材料。 2.开挖接头坑。 3.电缆接续前带四线组所在方位。 4.电缆测试用摇表分别测量两电缆的线间和对地绝缘,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续。 5.接续 ①可变径密封环的加工及安装 ②分别将待接续电缆塞入密封环中,打毛清洗密封环以内部分的电缆外护套。 ③安装铝护套屏蔽网及内屏蔽四线组屏蔽网 6.测试各项指标,测试达标后方可灌注封胶。 7.对接续好的电缆头进行防护,做好接头标记。 施 工 质 量 技术标准 1.坑宽要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以上,盘整好电缆,电缆备用量采用Ω型盘于接续盒一端,不得小于2m,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 2.电缆接续前后应对被接续电缆再次进行电气特性测试。 3.其他指标按照电缆测试卡控措施要求。 4.操作按工艺标准要求进行。 主要卡控措施 1.电缆接续后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电缆接续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备注 6 电缆接续 测试。 4.剥头、做头、接续。 5.测试、填写记录。 6.防护、埋设接头标,清理现场。 2.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的接续应采用经铁道部技术审查的接续工艺和接续材料。 3.接续人员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电缆在距铁路、公路、道口、河流、桥梁、涵洞2m范围内不得进行电缆的接续。 5.同径路的两个接头盒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 6.地下接续的备用量集中放在接头的一端,长度不小于2m。 7.电缆接续必须符合A、B端对接的原则。 8.密封胶1#与2#混合后,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冬季施工气温较低时,混合后可适当加热再灌注,提高胶液的流动性。 9.雨雪天气避免进行接续作业。 铁路信号专业质量重点及主要卡控表
序号 项目 主要 设备 工艺流程 操 作 程 序 施工要点 1.做好工具材料准备。按需要增加辅助保护管,对箱盒引入空进行扩孔。预配好接地连接线、电缆卡子、压接钳、冷封胶等。 2.开剥电缆,用电工刀将电缆剥出规定长度成端头堵实。清洁、打毛钢带、铝护套表面,用编号扎纱将芯线缠紧,用脱脂棉将芯线与护套间空隙。 3.接地引出。分别用U型屏蔽连接夹将钢带、铝施 工 质 量 技术标准 1.电缆护套不得引入箱盒内,并应与箱盒结构物相绝缘。 2.引出接地用连接线截面积不小于1.5㎜2,分支地线端头压接2.5㎜2、¢10㎜的舌形接线片。用螺栓连接在接地端子上。引接线钢带、铝护套的屏蔽端头压接2.5㎜2、¢10㎜的舌形接线片后与接地端子连接,屏蔽四线组的屏蔽引出线端头压接2.5㎜2、¢10㎜的舌形接线片后与接地端子排连接。 3.保留10㎜钢带、10㎜铝护套用于连接做头,保留40㎜内屏蔽层用于环节做头。 4.灌胶液面高于金属内屏蔽层20㎜,并且胶液充分进入线间,胶面要求平整。 主要卡控措施 1.使用专用保护管、辅助保护管和密封套 2.技术交底到操作者,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工艺熟悉,操作熟练。 3.保持成端操作环境清洁干净。 备注 1、准备电缆剥 切工具和材料。 护套固定牢固,按环节方式引出接地引接线。 4. 灌注冷封胶。向固定好的灌胶室(成端盒内)灌注A、B胶,并使胶体均与混合。 内成端连线固定在分线盘接地固定排上)。 7 电缆成端 2、开剥电缆。 5.接地连接将接地端子固定在规定的端子上(室 3、接地引出。 4、固定电缆。 5、接地连接。 6,清理现场。 4.工作完清理场地。 铁路信号专业质量重点及主要卡控表
序号 项目 主要 设备 工艺流程 操 作 程 序 施工要点 1.按施工图核对安装位置(结合定测纪要) 对地下电缆等既有设备进行调查。 2.确定基坑深度,进行开挖,对取土进行处理,对道床进行防护。 3.配线、接线连接好,设备排列符合设计要求,各部端子紧固牢固。 4.导通测试、对地绝缘测试符合标准。 1、施工准备。 2、预配、预安 装。 施 工 质 量 技术标准 1.轨道电路发送、接收用电缆盒引线口应北向轨道侧双送(受)电缆盒中心正对轨缝,单送(受)盒中心应对轨缝相应区段侧的一、二轨枕中心。电缆和基础面与轨底面平,电缆盒中心距线路中心不得小于1900㎜。 2.轨道电路发送、接收端的变压器箱,中心正对轨缝,箱盖向线路外侧开,基础顶面与钢轨顶面平。变压器箱中心距线3.电缆中间接续的地上电缆盒,基础中心连接线与轨道平行,电缆和引线口对信号楼或继电器室,方向盒一点钟方向位置对信号楼或继电器室,基础顶面高出自然地面150㎜。 4.箱盒内部配线按工艺要求,美观整齐、便于查找故障,取用备用芯线,接地良好、封闭严密,涂白色油漆。 并有一定斜边坡。 路中心不得小于2100㎜. 主要卡控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定测纪要确定位置,。定测时会同工务、电务部门。 2.技术交底到施工责任人,施工组织合理。 3.现场调查标画清晰,正确使用工具测量并调整。 4.埋深符合要求,稳固达标。 5.设备到场检查,有效合格证齐全。 6.正确填写埋设隐蔽工程记录、单项测试调整记录。 图施工,各种尺寸应复查。 8.器材在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并做好防护。 备注 8 箱盒安装 3、安装就位、 配线。 4、复核各部尺寸清理现 场。 5.箱盒混凝土基础埋深不够,需培土夯实,7.严格按照施工标准铁路信号专业质量重点及主要卡控表
序号 项目 主要 设备 工艺流程 操 作 程 序 施工要点 1.依据平面布置图纸确定盘柜位置坐标、电缆配施 工 质 量 技术标准 1.机(柜)架安装应做到横平竖直、端正主要卡控措施 备注 9 盘柜安装 1.指定作业负责人统 一指挥,技术负责线图、内部配线图,核对确认配线表。 稳固。每列架(柜)应在同一直线上,同类 人统一负责。 2.各部连接线端子预制加工、设备预安装,写线机架 2.严格按照设计文件 确定位置。 标。 (柜)高低在同一平面上。 3.机架盘柜安装就位。 2.机架盘柜内设备电气参数符合规格书、3.既有继电室安装时 1.施工准备。 会同电务部门进 4.配线连接、设备安装、机架连接。 设计文件。 行旧图与新图核2.安装前检5.使用仪表导通测试、接地绝缘测试。 3.机架内部配线、架间配线分别按设计采对、实物与图纸核 查。 对。 6.分线盘安装在夹墙内时,应用角钢固定在墙上。用电缆、多股铜芯塑料软线,截面积符3.确定安装位 4.技术交底到施工责 安装应平直牢固。 合设计规定。设备铭牌标示清楚正确,置、相对距 任人,施工组织合 配线去向标识清楚,备用量合标。 理。 离,对安装 7.对转角、入口处布线进行防护处理。 5.现场调查标画清 8.梳理线把、进行绑扎.按顺序排列。 4.按规定布线顺序分配布放室内各种线缆。 地面或墙晰,正确使用仪表 体 测量并调整。 6.设备到场检查,有进行处理。 效合格证齐全。 4.安装、配线、 7.严格按照施工标准 紧固连接, 图施工,各种尺寸 应复查。 接地线连 8.器材在运输过程中接 要轻拿轻放,并做好。 好防护。 5.测试导通。 9.设置灭火器制定施 工纪律,防失火; 穿戴防护用具,防触电。 铁路信号专业质量重点及主要卡控表
序号 项目 主要 设备 工艺流程 操 作 程 序 施工要点 1.依据平面布置图纸确定电源屏位置坐标 2.核对电源线配线图、内部配线图,预配线把。 3.各部连接线端子线环(端头)预制加工、标写线标、设备预安装。 4.机架盘柜安装就位 1.施工准备。 5.配线连接、设备安装、机架连接。 2.确定安装位置相对距离。 6.使用仪表导通测试、接地绝缘测试。 7.清理现场。 施 工 质 量 技术标准 主要卡控措施 备注 3.对安装地面 10 电源屏安装 或墙体进 行 处理。 4.安装配线、 接线连接好。 5.测试导通。 6.加电检测 1.电源屏安装应做到横平竖直、端正稳固。1.指定作业负责人统 一指挥,技术负责一列电源屏应在同一直线上,同类电源人统一负责。 屏高低在同一平面上。 2.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位置。 2.电源屏内设备电气参数符合规格书、设3.既有继电室安装时计文件。 会同、电务部门进行旧图于新图核3.电源屏内部配线、屏间配线分别按设计对、实物与图纸核采用电缆、多股铜芯塑料软线,截面积对。 符合设计规定。设备铭牌标示清楚正确,4.技术交底到施工责任人,施工组织合配线去向标识清楚,备用量合标。 理。 4.电源屏安装在地槽上时,安装应平直牢5.现场调查标画清固、应用防鼠沙充填。 晰,正确使用工具测量并调整。 5.电源屏仪表应完好、按钮应灵活。 6.设备排列符合设计 要求,各部端子紧固牢固。 7.导通测试、对地绝缘测试符合标准。 8.设备到场检查,有效合格证齐全。 9.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图施工,各种尺寸应复查。 10.器材在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并做好防护。 11.设置灭火器制定施工纪律,防失火;穿戴防护用具,防漏电、触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