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总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评价项目由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技术导则及规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评价标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1污染物排放标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2环境质量标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1控制污染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2保护环境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I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2章建设项目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已建和在建项目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已建项目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本次工程主要生产工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3本项目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3章拟建地区的环境简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自然简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1地理位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2地形地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3气候特征及水文状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4土地资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5矿产资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II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2社会简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4章工程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1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2水污染源和污染物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3固体废物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4噪声污染 ................................... 错误!未指定书签。
III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4.2本项目主要的防治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1大气污染源防治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2酚氰废水经生化站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3噪声处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4固渣处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5章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监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1监测点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2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3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4调查与评价结果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地表水现状调查与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1监测点位布设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2分析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3评价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4评价标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5地表水水质监测及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噪声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1监测点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2评价标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3评价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4评价结果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4现状评价结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6章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1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2预测范围及预测时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3污染源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4预测内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5预测模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6评价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7预测结果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1预测因子和排污口浓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II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6。2.2预测模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3地表水污染预测条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噪声影响预测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4预测评价结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7章结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预测情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III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1章 总则
1.1 评价项目由来
长沙市浏阳焦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4月,是湖南省“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主要产品有优质冶金焦、煤气、煤焦油及工业苯、萘、硫酸铵、精煤、中煤等。目前已形成3万立方米储气柜3座,焦炉煤气管网近300公里,调压器142座,覆盖区域达100多平方公里.至2006年9月共有焦炉煤气居民用户61972户,公福用户102户,日最高用气规模为23万m3。随着长沙市城市煤气用户的不断增加,煤气化供气能力已经无法满足长沙市供气需求,为适应长沙市城市发展需要,提升和调整产业结构,配合城市“净空”行动计划,解决城市供气能力严重不足状况,长沙市浏阳焦化有限公司拟建一个年产18万t捣固焦炉建设项目,以作为长沙市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的气源厂。厂址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以北15km的工业区,以南距市区30km。
受建设单位委托,按照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国家等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辽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教研室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开展环评报告书编写工作之前,编制了《长沙市浏阳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8万t捣固焦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由于本项目建设在编制报告书之前已有投产,属于扩建项目,所以本项目属于先建后补评的性质。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1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0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5。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09。0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3.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9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05。06.0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发[2004]164号《关于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2004.12.06
1.3 技术导则及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199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1993 《地表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3
1.4 评价标准
1.4.1 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产生的工业粉尘,SO2、NO2排放标准执行《工业炉窖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锅炉排放废气标准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2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标准执行《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标准》(DB21—777-91)
噪声排放标准:本项目厂址位于长沙开福区北,属于乡村居住环境,因此厂东、南、西界噪声参照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I类标准限值,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厂址的的北侧邻京珠高速,因此厂北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IV类标准,昼间为70dB(A),夜间为55dB(A).
1.4.2 环境质量标准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见表1。4.1。
表1.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 浓度单位 浓度限值 1小时均值 - — 0。50 0。02 日均浓度 0.30 0。15 0.15 0.007 标准名称 GB30951996 —TSP PM10 SO2 氟化物 mg/m3 mg/m3 mg/m3 mg/m3 根据本项目具体的地理位置(乡村居住区)及功能区划分情况,本项目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I类,昼间55dB(A),夜间45dB(A).厂址的西侧邻公路,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IV类标准,昼间为70dB(A),夜间为55dB(A)。
排污口的评价标准选用《湖南省污水与废气排放标准》(DB21-60—89)中新扩改标准,地表水环境评价标准选用的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3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002)III类标准。具体见表1。4。2。
4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5 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目标
1.5.1 控制污染目标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各项污染物必须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应该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1.5.2 保护环境目标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周围农田和附近居民区各污染因子要低于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限值》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有关标准要求。
表1.4。2评价标准mg/L(pH无量纲)
序号 监测因子 排污口标准值 地表水环境标准值 标准名称 1 2 3 4 5 总铬 Cr6+ pH CODcr SS 0。5 0。5 6—9 100 100 — ≤0.05 6-9 ≤20 — DB21-60-89新扩改二级 GB38382002 III类 —4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2章 建设项目概况
2.1 已建和在建项目概况
2.1.1 已建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前,长沙浏阳焦化有限公司已有3万立方米储气柜3座,焦炉煤气管网近300公里,调压器142座,覆盖区域达100多平方公里。由于SO2、NO2、废水,废渣的排放,影响了厂区周边环境。该项目年产18万t捣固焦炉配套煤气净化机化产回收系统.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挣取利润,另一方面消除污染,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2.1.2 本次工程主要生产工艺
本次18万t/年捣固焦炉项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炼焦工艺:包括备煤、焦炉、熄焦、筛贮焦、炼焦工艺选用TJL4350D型炭化室、宽蓄热室、双联火道、废气循环、侧喷、单热式焦炉、炭化室高度为4。3米,宽500mm,采用侧装捣固装煤,煤气连续加热,换热室预热空气,高温干馏,湿法熄焦工艺;
煤气净化:采用目前国内通行的煤气长流程硫铵净化工艺.主要由冷凝鼓风,电捕焦油,脱硫及硫回收,蒸氨,硫铵。洗脱苯等工段组成。
其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外购洗精煤配合、粉碎后,送入焦炉炭化室内高温干馏炼焦制气,焦炭筛分后外售。炼焦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经过冷凝、鼓风、电捕焦油、脱硫及硫回收、硫铵、洗脱苯后,送城市煤气管网系统使用。在煤气净化过程中回收的焦油、粗苯、硫磺、硫铵外售。
5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1.3 本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长沙市浏阳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8万t捣固焦炉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200万元,设备费用200万元,附属设备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万元,其他50万元.
生产规模:年产18万t焦化。
6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3章 拟建地区的环境简况
3.1 自然简况
3.1.1 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设在长沙市开福区以北。距长沙市区30km,毗邻浏阳河,东侧,北侧为浏阳河,西侧为当地农民的耕地。
3.1.2 地形地貌
本项目所在地去属中国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省的东部偏北。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
3.1.3 气候特征及水文状况
评价区位于中低纬度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期约275天,年平均气温16。8~17。2℃,极端最高气温为40.6℃,极端最低气温为-12℃。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径流量达808亿立方米。除了湘江外,还有汇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和沩水河。
3.1.4 土地资源
7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长沙市全市辖区面积1。1819万平方公里,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7亩。长沙土壤种类多样,可划分9个土类、21个亚类、85个土属、221个土种,总面积1366。2万亩,其中,以红壤、水稻土为主,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70%与25%。其余还有菜园土、潮土、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3.1.5 矿产资源
长沙矿产种类繁多,尢以非金属矿独具特色。已查明的有铁、锰、钒、铜、铅、锌、硫、磷、海泡石、重晶石、菊花石、煤等50余种。
3.2 社会简况
本项目位于长沙市开福区,辖1个副县级洪山旅游区管理局、12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镇,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42万,是长沙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京广铁路和107国道穿城而过,距黄花国际机场仅20公里,有霞凝深水港码头.道穿城而过,距黄花国际机场仅20公里,有霞凝深水港码头。
8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4章 工程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
4.1 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
4.1.1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1)洗备煤系统。原煤及精煤堆存破碎,筛分过程逸散的煤尘。 (2)炼焦系统
i焦炉加热系统高烟囱排放的烟气,含SO2、NOX、烟尘等。
ii焦炉装煤及出焦过程中排放的烟气,含粉尘、BaP、CO、H2S等污染物. iii炉门、加煤孔盖、上升管盖等处的泄露、含有烟尘、BaP、H2S、NH3、苯系物等。
iv熄焦排放气体,含有工业粉尘、SO2、CO、H2S、BaP、苯系物等。 (3)筛焦系统。筛焦、焦炭运输卸料过程中逸散的工业粉尘。
(4)煤气净化系统.煤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多为泄露或蒸发产生,随处理工序和回收产品的不同,污染物成分差异较大,主要排放部位有:
i鼓冷工段.机械化澄清槽焦油氨水分离过程中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含有NH3、H2S、HCN、CH、苯等污染物.
ii煤气净化装置与贮槽(罐)逸散的气体,含有苯系物、H2S、NH3等. iii苯回收工序的管式炉烟气,含烟尘、SO2、NOX。 iv脱硫工序再生排放的尾气,含NH3等。
4.1.2 水污染源和污染物
(1)洗备煤系统。洗煤废水,主要含SS。 (2)炼焦系统
9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i熄焦时熄焦塔排放的熄焦废水,含有焦尘及微量的挥发酚、氰化物等污染物. ii焦炉上升管的水封排水. (3)煤气净化系统
i冷凝工段焦油氨水分离形成的剩余氨水,含有焦油、氨氮、挥发酚、COD、氰化物等污染物。
ii蒸氨塔、硫氨工程的油水分离器等设备排出的污水,含有氨氮、COD、挥发酚、氰化物等污染物.
iii粗苯工段油水分离器等设备排出的污水,主要成分为油、COD、挥发酚、氰化物等。
iv煤气管道冷凝水,含有挥发酚、氰化物、氨氮、硫化物等成分。冷鼓、脱硫、氨回收过程设备水封和管道水封装置及其他排水含有焦油、氨氮、COD、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
4.1.3 固体废物
(1)洗备煤系统.洗煤过程中产生的研石、中煤、煤泥. (2)炼焦系统。粉煤沉淀的粉焦.
(3)煤气净化系统。冷凝工段的焦油渣、硫铵工段的酸焦油、沥青渣、脱硫废液、粗苯工段洗油再生残渣.
4.1.4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源主要由大型机械设备如破碎机、鼓风机、循环泵、气压机及发电机等产生的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
10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4.2 本项目主要的防治措施
4.2.1 大气污染源防治措施
(1)备煤系统:精煤堆场采用挡风抑尘网抑尘,精煤破碎、运输产生的煤尘经袋式除尘器净化。
(2)炼焦系统:焦炉装煤和推焦烟气采用装煤、推焦“二合一”干式地面站、熄焦废气经熄焦塔折流板处理;焦炉燃用净化煤气,产生的废气经100mm烟囱高空排放.
(3)筛焦系统:筛焦工段焦炭运输、堆存、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采用布袋式除尘器净化。
(4)煤气净化系统:各贮槽产生的废气经等压回收送吸煤气管道处理、硫铵废气经旋风除尘器净化。
4.2.2 酚氰废水经生化站理
酚氰废水经生化站A2/O2工艺处理后回用于熄焦、熄焦废水设置循环沉淀系统去除焦粉后循环使用。设备循环冷却系统清净下水回用于熄焦系统.
4.2.3 噪声处理
通风机、水泵、空压机等产噪设备采用基础减振,建筑隔声等措施,厂界四周建设绿化带,种植树木.
4.2.4 固渣处理
焦油渣、生化污泥、脱硫残渣、脱苯残渣、除尘灰配入炼焦煤中参与炼焦、产生生活垃圾送本厂的垃圾填埋场处理。
11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5章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评价
由于本项目的污染物排放主要是废气、废渣、废水和噪声的排放,为了对该区域进行整体调查,按照有关环保要求,本评价针对工程工艺及排放节点,对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声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调查。
5.1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监测
5.1.1 监测点位
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情况。根据本项目评价要求,结合生产的工艺特点。以厂址为中心,共设置4个监测点位,有关点位情况,具体见表5.1。1。
表5.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位
序号 1 2 3 4 点位号 1# 2# 3# 4# 具体位置 A村 B村 C村 D村 与厂址方位关系 东南 西南 西北 东北 5.1.2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1)监测项目
监测因子:TSP、PM10、NO2。
气象数据:气温、气压、风速、风向、云量. (2)分析方法
按照国家规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执行,具体见分析表5。1。2。
12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表5.1。2分析方法
序号 1 2 3 监测因子 TSP PM10 NO2 监测方法 重量法 重量法 分光光度法 分析仪器 电光分析天平 电光分析天平 分光光度计 参照标准 GB/T15432 GB/T15432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5.1.3 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1)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具体数值如下:
表5。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nm3)
序号 污染物 污染空气质量标准 一次1小时均值 日均值 0.30 0.15 0.15 标准来源 1 2 3 (2)评价方法
TSP PM10 NO2 — — 0。50 GB3095-1996二级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污染指数法进行单项评价,其计算公式为:
Ii=Ci/Coi
式中:Ii——评价指数,无量纲;
Ci——污染因子i的实测浓度,mg/m3。 Coi——污染因子i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 Ii≥1时为超标,否则为未超标.
13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5.1.4 调查与评价结果
表5。1。4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污染物 点位 Ci(mg/m3) 0。2482 0.0877 0.1859 0.1859 0。075 0。029 0。041 0。041 0.002 0.003 0。003 0.003 Co日均值 Ii 0。8 0。3 0。6 0。6 0。5 0。2 0。3 0。3 0。01 0。02 0。02 0。02 0。15 0。15 超标率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mg/m3) 0。30 TSP 1# 2# 3# 4# PM10 1# 2# 3# 4# NO2 1# 2# 3# 4#
表5。1。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污染物 点位 Ci(mg/m3) 0.003 0。008 0.011 0.008 Co小时值 Ii 0。006 0.016 0.022 0.016 超标率 0 0 0 0 (mg/m3) 0.50 NO2 1# 2# 3# 4# 由表5.1.4可知,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中,TSP、PM10、NO2日均值均未超标。NO2的小时值也未超标,从监测结果来看,建设单位厂址周围环境现状本底较好。
14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5.2 地表水现状调查与评价
5.2.1 监测点位布设
本环评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监测点位共设置2个。 1#:位于厂址排污口下游。 2#:位于厂址排污口上游.
5.2.2 分析方法
地表水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按国家规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部分)进行。具体见表5.2.1.
表5。2.1地表水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序号 1 2 3 4 5 污染物名称 总铬 Cr6+ pH CODCr SS 分析方法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 玻璃电极法 重铬酸钾法 石棉坩埚法 5.2.3 评价方法
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其中CODCr、总铬、Cr6+和SS的计算公式为:
Si=Ci/Coi
式中:Si——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无量纲;
Ci——污染因子i的实测浓度,mg/L; Coi-—污染因子i的环境质量标准,mg/L.
15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pH的标准指数为:
SpHj=(7。0-pHj)/(7.0—pHsd)pHj≤7.0 SpHj=(pHj—7。0)/(pHud-7。0)pHj≥7.0 式中:SpHj——pH的污染指数;
pHj——pH的实测值;
pHsd、pHud-—地下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的下限和上限。
5.2.4 评价标准
排污口的评价标准选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具体见表5.2.2.
表5。2.2评价标准mg/L(pH无量纲)
序号 1 2 3 4 5 监测因子 总铬 Cr6+ pH CODCr SS 标准值 0.5 ≤0。05 6—9 ≤20 — 标准名称 GB3838-2002III类 5.2.5 地表水水质监测及评价
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和污染指数情况详见表5。2.3。
表5。2。3监测点位地表水现状及评价结果
项目 总铬 1# 2# 点位 第一天 第二天 平均 第一天 第二天 平均 监测值标准 0.5 值污染指数 0.036 0.04 0。038 0。02 0。02 0。02 mg/L 0.018 0.02 0.019 0。01 0。01 0.01 mg/L 16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pH 1# 2# 第一天 第二天 平均 第一天 第二天 平均 第一天 第二天 平均 第一天 第二天 平均 8.10 8。10 8.10 8。06 8。14 8.10 10.03 7.17 8.6 10.03 11.47 10。75 20 6—9 0。6 0。6 0.6 0。5 0.6 0。6 CODCr 1# 2# 0.5 0。4 0。4 0.5 0。5 0.5 由表5。2.3所列数列所知,本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水质中各种污染物分别符合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的要求。说明本项目厂址排污能实现达标排放,浏阳河地表水水质较好。
5.3 噪声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5.3.1 监测点位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时在本项目厂址区和厂区外各设1个监测点位。
5.3.2 评价标准
厂区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IV类标准,昼间为70dB(A),夜间为55dB(A),厂区外靠近居民区,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I类标准,昼间为55dB(A),夜间为45dB(A)。
5.3.3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等效声级的监测值与等效的标准值相比较的方法。
17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5.3.4 评价结果
厂界噪声的评价结果见表5。2。4。
表5.2。4厂界噪声现状监测和评价结果
单位:dB(A)
监测点位 1# 监测时间 第一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二天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监测值 52.1 40.8 47。2 40.0 53。4 44.6 46。9 42。1 标准值 70 55 70 55 55 45 55 45 与标准的差值 —17。9 -14。2 -22.8 -15 -1。6 —0.4 -8。1 —2。9 2# 第一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二天 由表5.2。4可知,本项目拟建厂址区和厂区外的噪声现状监测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IV和I类标准的要求。
5.4 现状评价结论
有现状评价的结论看来,长沙市浏阳焦化有限公司的周边环境在水,大气和噪声方面都比较符合国家标准。TSP、PM10、NO2日均值均未超标,NO2的小时值也未超标。本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水质中各种污染物分别符合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的要求。本项目拟建厂址区和厂区外的噪声现状监测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IV和I类标准的要求。
18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6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6.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6.1.1 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因本项目距离A市约为30km,所以采用A市气象台站近五年来常规气象资料,内容包括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
按评价导则要求,利用上述气象资料统计了风向频率、风速特征、大气稳定度并编制成联合频率表。本环评中的低空气象参数利用评价区的现有资料进行分析计算.计算时采用近五年来频率最大的气象条件,画出风玫瑰图,如图6.1.1所示.
6.1.2 预测范围及预测时段
预测范围:与环境空气现状调查范围相同; 预测时段:项目生产运行期(正常工况)。
6.1.3 污染源强
本项目废气通过A、B两个烟筒排放废气,其污染源强参数见表6。1。1。
表6。1。1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烟筒 二氧化氮(g/s) A烟筒 300 B烟筒 390 6.1.4 预测内容
预测因子:NO2.
19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预测内容:绘制NO2浓度分布图,说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
20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图6。1.1D类稳定度平均风速6m/s时陕县风向玫瑰花图
B
0 40
35 30 25
300 20
15 10 5 0
-5 270 0 5 10 15 20 240 25 30 35 40
330 30 60
90
120
210 180
150
6.1.5 预测模式
采用HJ/T2.2—93建议的模式,由于要预测最大频率最大风速时的影响范围,故是在有风情况下(u=6。0m/s),采用高斯烟流模式。
6.1.6 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Ii=Ci/Coi
式中:Ci——i种污染因子不同取样时间的浓度预测值,mg/m3;
Coi-—i种污染因子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 Ii≥1时为超标,否则为未超标。
21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6.1.7 预测结果
(1)在最大频率风的气象条件的预测结果位代表
选择大气稳定度为D,最大风速大于6。0m/s时的影响范围为预测范围。从风玫瑰图中可得,风味一年内频率最大的风,以此风味气象条件,计算四个大气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结果如表6。1。2。
表6。1。2大气监测点浓度值
气象条件:D稳定度,南风,风速6m/s 项目 的位置 监测点污 度,1047—监测点污10-47mg/m3 3.8 3.5 3。0 3.1 监测点相对烟筒A染物浓监测点相对烟筒染物浓度,B的位置 (45.3,—17) (-80。3,—20) (-51.5,70) (40.3,86) mg/m3 2。9 2。1 1.9 2。5 12# 3# 4# (95.3,—17) (—30。3,-20) (—1.48,70) (90,86) NO2 # 根据表6。1.3的预测结果,本项目投产后污染物NO2对敏感点的环境空气贡献值均不超标。
用MATLAB作D稳定度,风速为6m/s时,NO2落地浓度等值线图,如附图1.
6.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2.1 预测因子和排污口浓度
(1)预测因子:CODCr。
22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项目建成后,厂方拟通过排污口A、B两个排污口排放.
6.2.2 预测模式
23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污染物排入浏阳河后,在浏阳河中达到完全混合,在排污口外浏阳河河面宽200m左右.采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预测.
6.2.3 地表水污染预测条件
(1)水文条件
A排污口河水流量500m3/s,A排污口流量0.80 m3/s; B排污口河水流量500m3/s,B排污口流量0。70 m3/s。 A、B处断面流速u为0.25m/s,水深6m,水面宽200m; 污染物排放浓度30mg/L,河水中现状浓度为10mg/L。 (2)预测结果
水质监测点2#处在上游,测得时河流CODCr背景值,水质监测点1#处于居民区下游,预测排污口A、B下游的污染物浓度,结果如表6。2。1。
由表6。2.1所知,污染物由A、B排污口排入浏阳河后,由河水的稀释自净后,叠加后的浓度尚未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水质沿线变化曲线图如图6.2.1所示。
表6。2。1排污口下游河水污染物浓度 距离 距100m 200m 300m 400m 500m 项目A(mg/L) B(mg/L) 叠(mg/L) 加离22。748 22。732 22。716 22.700 22.685 21.156 21。141 21.126 21。112 21。097 43.903 43。873
43.843 43.812 43.782 23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6.3 图6。2。1水质沿线变化曲线图
6.4
声影响预测评价
噪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锅炉鼓风机、引风机、拌料器、球磨机等,均放置在厂房内,可衰减约20分贝,因此噪声排放口的源强为80分贝.
噪声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主要考虑距离衰减因素,按距离衰减模式如下: 预测方法采用数学模式法。
预测公式参照HJ/T2。4—1995中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计算公式,距离衰减公式如下:
Lr=Lp—20lgr—8
式中:Lr-—衰减到r(m)距离处的噪声级,dB(A);
Lp——声源噪声级,dB(A); r——衰减距离,m。
24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噪声需要叠加,本项目只有A噪声源,只需加背景值即可.
通过噪声距离衰减的计算,评价本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厂界的影响,表6。3。1所示。
表6。3.1经衰减后厂界噪声值 监测点 与噪声源距离,m 噪声预测值,dB 现状值,dB 叠加值,dB 标准值,dB 55 1# 22.5 42。9 40 47 2# 80 31 46 42 厂区内检测点1#执行IV类70,厂区外2#执行I类注:因为本项目晚上停止,因而只是预测工作时昼间的噪声。
从表6。3.1中可以看出,本项目噪声源强经距离衰减后再与现状值叠加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标准的要求。噪声等值线图如附图2。
6.5 预测评价结论
从预测结论看来,长沙市浏阳焦化有限公司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很大污染,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本项目投产后污染物NO2对敏感点的环境空气贡献值均不超标.污染物由A、B排污口排入浏阳河后,由河水的稀释自净后,叠加后的浓度尚未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噪声源强经距离衰减后再与现状值叠加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标准的要求。
25 / 33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7章 结论
7.1 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
(1)空气环境
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中TSP、PM10、NO2等均未超标,从监测结果来看,建设单位厂址周围环境现状本底较好.
(2)水环境
评价区域内地表水水质中各种污染物分别符合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的要求.说明本项目厂址排污能实现达标排放,浏阳河地表水水质较好。
(3)噪声环境
本项目拟建厂址厂区和厂区外的噪声现状监测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V类和I类标准要求.
7.2 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预测情况
(1)废气
本项目投产后污染物NO2对敏感点的环境空气贡献值均不超标。 (2)废水
本项目的污染物由A、B排污口排入浏阳河后,由河水稀释、自净后,叠加后的浓度尚未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
(3)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经距离衰减后再与现状值叠加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标准的要求。
26 /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