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重点知识:第七章(3)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重点知识:第七章(3)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三节 奈瑟菌属

奈瑟菌属是G-菌,专性需氧,能产生氧化酶和触酶,产酸不产气。

人类是奈瑟菌属的天然宿主,对人类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 一、脑膜炎奈瑟菌 ㈠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肾形或豆形双球菌,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中,形态典型。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专性需氧,在5%二氧化碳下生长更佳,培养基色似巧克力,故名巧克力培养基。

3、生化反应:大多数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 4、抗原结构和分类:

⑴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以C群致病力最强

⑵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根据细胞外膜蛋白组分的不同划分,A群外膜蛋白均相同 ⑶脂寡糖抗原: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5、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对干燥、热力、消毒剂等敏感。 ㈡致病性

1、致病物质:⑴荚膜:抗吞噬作用 ⑵菌毛:

⑶IgA1蛋白酶:

⑷LOS:主要致病物质 2、所致疾病: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脑的病原菌,人类是唯一易感宿主,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病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方式侵入人体鼻咽部。

㈢免疫性:以体液免疫为主。成人抵抗力较强。6个月大的婴儿可通过母体获得抗体,产生自然被动免疫。 (四)微生物检查法

采集病人的脑脊液、血液或刺破出血斑取出的渗出物,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如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G-阴性双球菌,可做出初步诊断。 二、淋病奈瑟菌(淋球菌)

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粘膜化脓性感染的病原菌,也是我国目前流行的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人体是其唯一宿主。 ㈠ 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常呈双排列,浓汁标本中大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2、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在巧克力血琼脂平板上适宜。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3、抗原结构与分类:⑴菌毛蛋白抗原: ⑵脂寡糖抗原: ⑶外膜蛋白抗原: ㈡致病性 1、致病物质

⑴菌毛:有菌毛的细菌可粘附在人体尿道粘膜上,抗吞噬作用明显。 ⑵外膜蛋白: ⑶脂寡糖:

⑷IgA1蛋白酶: 2、所致疾病

人类是淋病奈瑟菌的唯一宿主。

㈢免疫性:人类无天然抵抗力,且免疫不持久。 (四)微生物检查法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分泌物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有诊断价值。青霉素,头孢三嗪治疗有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