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教师的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实现教师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今天我们(wǒ men)专门进行教师师德的培训。希望全体老师认真、扎实地完成好这次培训任务。 这次(zhè cì)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以xxx同志(tóngzhì)“三个代表(sān ɡè dài biǎo)”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总体要求,坚持德育教育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相结合,推进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紧密结合公民道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发挥教师的自我教育管理的潜能,使全体教师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坚持树立全心全意服务于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文件和法律,联系实际,自我教育。在法律上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在讲如何规范我们的行为、提高师德水平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我们做教师的层次。
作为教师,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所谓职业,就是靠它拿工资、靠它吃饭,而且在现在这个处处呼唤改革、倡导竞争的时代,干不好就要下岗、要落聘、要丢饭碗。因此,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就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在别把数钱时不眼红,在别人受到众人追捧时不发烧,也就是要做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个层次,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所谓事业,就是想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做出成绩,做出成就,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事业有成。要达到这个目的,那就得努力,就得做好,就得奋斗,并且还要会做。因此,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就应该实干加巧干,既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学生倾尽心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同时又要做个有心人,时刻动脑子,探索规律,发现真理,追求成功。 第三个层次,把教师当作一种艺术。所谓艺术,就是可以醉人而不知,可以育人而不觉。因此,把教师当作一种艺术,就要晓古通今,博采众长,能把最恰当的事例信手拈来,融入课堂,天衣无缝,而学生则有天上一日人间十年的感觉,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汲取知识的芬芳,不再有学习之苦,不再觉背书之累。这种境界,是每个为师者都想追求到的。但要达到这个层次,需要我们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通过努力和积累达到了这个层
次,我们就会享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乐趣,当然,心中的喜悦,也就无法形容了。
做教师无外乎这三个层次。怎么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当作一种艺术,我还不敢讲,因为还没有这个水平,即使来讲怎么做一个职业的教师,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说好。但我也霸点蛮,说一说怎么做一个基本合格的老师,怎么做一个职业的教师。之所以霸蛮,是因为我们确实有个别教师,或者我们老师在个别时候,还不能完全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基于这点,下面我就从八个方面来谈谈怎么样做一个基本合格的教师。 一、依法执教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作为老师,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教育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树立依法执教的自觉意识,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 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和执行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教育规范。比如: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要清楚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等。通过对这些法律和规范的学习、了解和执行,明确我们教师的法律地位,明确我们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在正确行使教师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教师的义务。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不履行或违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应承担什么责任。
其次,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教育方针和教育,要把我们的职业行为提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要时刻记住我们的职业身份,要时刻记住我们职业的法律要求。因此,我们的一言一行既要符合我们的职业身份,又要符合法律的规范。 二、爱岗敬业
我们老师经常这么讲自己:我们是凭良心做事。从某个角度来讲,我们凭良心做事,并不是说我们多做了什么,而是说我们讲了职业道德。作为职业人员,我们当然要讲职业道德,而讲职业道德,做基本的就是要爱岗敬业。
估计我们每个老师都会说自己是爱岗敬业的,谁说你不爱岗敬业,你肯定会和别人较劲,会对别人有意见。实际上,我们确实有老师在爱岗敬业这一点上做得不好,甚至是很不好。
其实,爱岗敬业无外乎16个字,那就是“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尽职尽责”。
首先是热爱教育,热爱学校。 在这八个字中,我们要做到三点:
1、要热爱、忠诚教育事业,做到敬业、乐业。敬业、乐业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基本要求。我们现在的职业是教师,当然,我们最基本的就是要把教师当成一种职业。我们要知道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教师,要用职业的眼光和态度来看待教师,要知道我们的衣食、我们生活的稳定,都是来源于教师这个职业。因此,我们要讲职业道德,要爱这个职业,要对得起我们从事的这个职业。
2、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一是思想要正,要求我们胸怀有他、心中无我,以集体的利益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二是要让“真善美”发扬光大、使“假恶丑”退避无踪,那么,这个集体的气候网下,一定会有灿烂的阳光!
3、要关心学校,爱校如家。这一点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而且要在内心深处爱校如家,就更难。
其次,我们要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爱岗敬业精神;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及辅导; (4)勤奋钻研,科学施教; (5)淡泊名利,育人为乐;
(6)积极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不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不参与邪教活动。 三、热爱学生
1、师生关系融洽。自觉深入全面了解学生,善于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2、关心爱护全体学生。(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3)平等、公正对待每位学生;(4)不仅爱“小天鹅”,更要爱“丑小鸭”,重视对后进生、学困生的教育和补课辅导,建立学困生、后进生档案和帮教结对制度。 3、对学生严格要求,教育方法恰当。(1)对学生要求合理合法;(2)耐心教育,启发疏导,循循善诱;(3)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学生;(4)不得对学生进行心罚、体罚、变相体罚和经济惩罚;(5)不武断,不专横,不迁就,不偏袒。 4、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
1、严于律己,严格执教。
(1)严格按照教育职责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素养标准,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2)对科学抱满腔热情,自觉排斥自身存在的愚昧、迷信和伪科学,自觉摆脱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保守主义的束缚,勇敢地承认自身不足; (3)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努力磨炼或完善教育教学艺术。
2、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努力精通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 (1)有志于学,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2)刻苦勤学,充分利用点滴时间,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克服困难,择善而从; (3)勤学好问,不耻下问; (4)积极参加教师的进修培训。
3、探索并把握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科学施教。
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的态度,辩证、唯物地观察和分析教育实际情况,努力把握和充分利用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遵循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仔细探察
研究构成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勇于面对现实,在一定现实条件和要求的情况下努力增强自身能力,加强理论修养,锤炼教学艺术,克服困难,为完成教育任务创造条件。 (1)要及时总结和提炼教育教学经验; (2)要主动自觉地汲取前人对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认识,并努力使之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积极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
(3)把握规律,勇于实践,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活动,努力使教育活动更具有科学化。
4、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1)思想,开拓创新。具有不断发展改革意识,清除保守思想,持续拓展和思想,以开放的心灵面对开放的事业、开放的世界,从改革的视境去看待早已习惯,甚至被视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注意从实现教育目的,提高教育效率的要求出发,正确对待日常工作; (2)明了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现问题并能正确解决问题;
(3)努力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给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以道义上的支持,并为其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4)将自己的劳动当成创造性活动来对待,积极探求更有效、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方法和形式等;
(5)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以科学的形式、科学的方法去探索,而不是盲目蛮干。
五、团结协作
1、自觉调节教育过程的协作性与施教方式的个体性关系。
2、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两者关系,以适当的良好的方式来处理与集体的关系。注意克服自己的私心杂念,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衡量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过分。 (1)把个人与集体融合在一起; (2)热爱教师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3)维护集体的荣誉,并为集体创造荣誉;
(4)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正确对待集体中的矛盾,共创文明校风。 3、自觉调节教育集体中人际关系。
(1)消除“文人相轻”嫉贤妒能坏习气的影响,加强自身的人际修养,真情对待同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正直谦虚。善于心理沟通,勇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坦诚持重,平等待人;
(3)不妄议他人是非短长,善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以己长非人所短,维护其他教师威信,做到文人相助;
(4)尊重同仁,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担任同一学科的教师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同学科的教师要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新老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优秀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也要相互
学习。 4、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六、尊重家长
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坚持进行家访;积极参加家长会,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了解家长,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
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训斥、不指责: (1)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
(2)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
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5、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和思想:
(1)指导家长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父母子女关系; (2)指导家长建立开放的家庭教育模式; (3)指导家长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 (4)指导家长理智而科学地教育独生子女。 七、廉洁从教
1、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
(1)要不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学习和修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努力促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全面发展和有机协调;
(3)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发扬奉献精神。 2、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
(1)教师要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一视同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要符合公认的道德准则,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学生及全体合作者。对学生给予平等的尊重,在学习上给予平等的帮助指导,对学生的发展上给予平等的全面关心,对学生评价要符合公认的道德准则; (2)明确是非标准,增强辨别能力;
(3)敢于抵制不良风气,恪守公正立场;
(4)自觉培养公正之品行;
(5)不在工作时间炒服、经商、违规有偿家教;
(6)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不乱收费。不得接收学生的“礼品”、“红包”。不得给“人情分”、“关系分”。
3、自觉接受外在监督,增强廉洁从教意识; 八、为人师表 1、思想高尚。
(1)教师要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师德的核心问题,是教师价值观最
根本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教师爱和教育爱上。其具体表现为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三个方面; (2)高尚的操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学生,具有廉洁公正、公私分明的思想境界;
(3)高尚的道德素质,忠诚善良,诚实正直、公正廉洁、宽容谦虚、热情和蔼、克己自制、勤奋坚毅、诚实乐观等。 2、言行文明。
(1)遵纪守法,模范遵守法律、社会公德等。不参与、迷信等违纪违法行为;邻里友好,家庭和睦,敬老扶幼,教学有方;
(2)语言文明。语言规范健康,要具有“四性”:纯洁性(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准确性(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激励性(语言要热情、诚恳、富于激励性);启发性(语言要含蓄、幽默、语言丰富、措辞优美、富于启发性)。 (3)仪表大方。
A、衣着朴实整洁,具有美感。整齐清洁,讲究卫生,不要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美观大方,素朴典雅,不要奇特古怪,艳丽花哨。
B、举止稳重端庄。待人接物稳重端庄,落落大方,具体地说,教师的举止要谦恭有让,不能粗野蛮横;举止要端庄适度,体现出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让美德表现在外部行为,体现丰富内涵的美。 C、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D、风度从容典雅。朴实整洁而不呆板,稳重端庄而不矫饰,活泼开朗而不轻浮,热情大方而不做作,善良和蔼而不怯懦,谦逊文雅而不庸俗,具有良好的个性美。
E、教态高雅洒脱。教师的表情要自然丰富,授课时表情庄重而亲切,目光要温和而慈详,随教学内容而变化;教师站态要端庄有活力;教师的手势要简洁适度。
3、个性品质健康:
乐观、开朗、自信,能善待学生的过错,宽容学生的无知,理解学生的心情,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发现问题,并不畏艰难,努力解决问题,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健康的个性品质有:(1)心胸开阔;(2)兴趣广泛;(3)意志坚强;(4)性格开朗;(5)情绪健康;(6)心境乐观。
4、以身作则,注重身教,不说、不做有损于教师形象的话和事。(粗痞话;教室、走廊抽烟、嚼槟榔等)。
内容总结
(1)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为进一步落实教师的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实现教师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今天我们专门进行教师师德的培训
(2)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为进一步落实教师的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实现教师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今天我们专门进行教师师德的培训
(3)(3)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