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专利号 ZL
200620074534.X
[51]Int.CI.
F04D 29/24 (2006.01)
[45]授权公告日2007年7月11日[22]申请日2006.06.27[21]申请号200620074534.X
[73]专利权人江苏海狮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214537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新桥中路1号[72]设计人徐玉虎 魏宗胜
[11]授权公告号CN 2921387Y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采用等截面叶轮过流通道的旋壳泵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等截面叶轮过流通道的旋壳泵,它包括泵壳、进出液管、集液管以及转子,转子由转子外盖(1)和转子内盖(2)焊接而成,转子外盖(1)与转鼓(3)紧固联接,转子内盖(2)与集液管(4)间隙配合安装,转子外盖(1)与转子内盖(2)的结合空隙处在圆周方向上形成叶轮过流通道(5)。叶轮过流通道(5)采用等截面结构。采用上述结构,使旋壳泵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能够消除和减少液体在叶轮过流通道内二次流,从而可以提高旋壳泵的工作效率。
200620074534.X
权 利 要 求 书
第1/1页
1、一种采用等截面叶轮过流通道的旋壳泵,包括泵壳、进出液管、集液管以及转子,转子由转子外盖(1)和转子内盖(2)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转子外盖(1)与转鼓(3)紧固联接,转子内盖(2)与集液管(4)间隙配合安装,转子外盖(1)与转子内盖(2)的结合空隙处在圆周方向上形成叶轮过流通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等截面叶轮过流通道的旋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过流通道(5)采用等截面结构。
2
200620074534.X
说 明 书
第1/2页
一种采用等截面叶轮过流通道的旋壳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输送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旋壳泵。 背景技术
旋壳泵大多应用在石油化工、造纸、发电等行业,比如废液输送、高压喷淋、锅炉给水等场合。目前,旋壳泵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常常会在转子的进、出口处形成二次流,增加了液体的能量损失,导致泵的工作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和减少液体在叶轮过流通道内二次流的旋壳泵。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泵壳、进出液管、集液管以及转子,转子由转子外盖和转子内盖焊接而成,转子外盖与转鼓紧固联接,转子内盖与集液管间隙配合安装,转子外盖与转子内盖的结合空隙处在圆周方向上形成叶轮过流通道。所述的叶轮过流通道采用等截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述结构,由于能够消除和减少液体在叶轮过流通道内二次流,从而可以提高旋壳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转子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3
200620074534.X说 明 书 第2/2页
图3所示为图2转子外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该种采用等截面叶轮过流通道的旋壳泵包括泵壳、进出液管、集液管以及转子,转子由转子外盖1和转子内盖2焊接而成,转子外盖1与转鼓3紧固联接,转子内盖2与集液管4间隙配合安装,转子内盖2为一圆盘形部件,转子外盖1与转子内盖2的结合空隙处在圆周方向上形成叶轮过流通道5。由图2、图3可知转子外盖1的结构示意图,转子外盖1上均布若干凹道,这些凹道与圆盘形的转子内盖2结合处便形成了若干叶轮过流通道5,这些叶轮过流通道均为等截面结构。当旋壳泵执行工作任务时,液体介质从进液管6进入,流向转子进口处,由于叶轮过流通道5采用了等截面结构,可在转子的进、出口处消除和减少二次流。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叶轮过流通道的数目变化以及叶轮过流通道的截面大小的变化,都被认为落入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
200620074534.X
说 明 书 附 图
第1/1页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