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江苏省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基本标准和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江苏省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基本标准和要求。 一、原则与目标 (一)原则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依据国家和本省有关公共卫生法律法规,重点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公共卫生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报、预警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队伍,特别是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应急人才队伍的建设。
构建较为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基础,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共同负责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统筹规划,分级负责,落实资金,增加投入。
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要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协调,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合理配置。 (二)建设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方针,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疾病预防控制资
源配置,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体系,重点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用房、基本装备、信息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提高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水平和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及生物化学恐怖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处理能力,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构建较为健全、完善的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形成统一协调、分级负责、设备先进、信息畅通、技术过硬、队伍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二、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一)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设置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市、县(市、区)行政区划设置,每一行政区划原则上只设一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隶属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接受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其中各市所辖区是否独立设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作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派出机构,由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
各地要依据国家和我省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快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进程。尚未完成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建任务的地方,应在2004年6月底前完成机构组建任务。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七项职能。
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承担以下任务:完成上级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指令性任务,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实施公共卫生健
康危害因素和疾病的监测;建立市级信息网络平台,管理所辖区域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组织开展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报告;组建应急处理专业队伍,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实施控制措施;组织实施计划免疫工作;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负责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
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承担以下任务: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落实和管理,实施疫情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报告;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卫生防病工作。
三、建设标准和要求 (一)建设规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其承担的职能、服务人口、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需求量,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交通等因素来确定。现阶段,我省市、县(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规模应按照表1要求执行。
表1 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规模
机构类别 市级 县级 服务人口(万人) >500 <500 >80
建筑面积(M2) 9000~15000 8000~11000 4500~9000 40~80 <40
(二)工作用房建设
3200~6500 1800~4500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用房的人均建筑面积和各类工作用房比例按照表2要求执行。经济比较发达、疾病预防控制任务繁重的地方和承担公共卫生教学培训实习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建筑面积可在规定的标准上增加5~10%。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用地面积不应低于建筑面积的1.4倍。异地新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建筑覆盖率不宜超过35%,绿化覆盖率不应低于40%;改扩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建筑覆盖率不宜超过40%,绿化覆盖率不应低于35%。
表2 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用房建设要求
机构 类别 市级 县级
人均建筑面各类工作用房所占比例(%) 积(M2/人) 检验用房 业务用房 保障用房 行政用房 85~100 90~130 40~48 38~42 24~28 20~25
21~28 25~32 4~6 6~10 (三)仪器设备装备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的装备情况,结合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配备各类必要的仪器设备,重点改善实验室装备,建立理化、微生物检测等专业实验室;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建立信息管理局域网,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车辆、计
划免疫冷链设备、健康教育器材的配备,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仪器设备(单价万元以上)装备标准详见表3。
表3 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仪器设备装备标准
说明:A:必须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数;B:根据地域特点、工作需求应当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数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市级 A 县级 序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B A B 号 仪器设备名称 CO2培养箱 厌氧培养箱 恒温水浴箱 恒温摇床培养箱 20℃恒温培养箱 低温冰箱(-20℃) 低温冰箱(-40℃) 低温冰箱 (-70℃) 超低温冰箱(-140℃) 液氮罐 均质器 微量振荡器 样品粉碎机 微波消解器 超声波粉碎机 纯水处理器 1/万-1/10万电子天平(兼容) 1/万电子天平 1/千电子天平 等离子光谱分析系统 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仪 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谱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 可见分光光谱仪 荧光分光光度仪 散射式浊度仪 旋光测定仪 折光仪 总有机碳测定仪 气相色-质联用仪GC-MS 气相色谱仪 市级 A 2 10 5 10 3 5 5 2 2 2 3 2 8 10 2 2 2 5 1 1 1 1 4 B 1 1 2 2 1 1 1 1 1 1 县级 A B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微生物鉴定系统 微生物过滤检测系统 微型全自动荧光酶标鉴定仪 放射免疫分析仪 荧光定量PCR仪 PCR扩增仪 电泳仪 酶标仪 自动洗板机 移液器(组)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水中微生物膜过滤装置 超净工作台 生物安全柜 生物显微镜 生物解剖镜 倒置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多功能超高倍显微镜 核酸蛋白转模仪 紫外核酸蛋白测定仪 杂交炉 自动凝胶成像仪 核酸冷冻离心干燥仪 超速离心机 低温高速离心机 普通离心机 高压灭菌器 干烤灭菌器 高精度恒温恒湿箱 恒温培养箱 生化培养箱 1 1 1 3 2 4 4 1 2 1 10 5 15 3 3 1 1 1 1 1 5 1 1 5 2 2 2 1 1 1 1 2 2 1 1 1 3 2 5 2 1 1 1 2 4 2 1 1 1 1 2 1 1 3 8 10 10 25 5 1 1 1 1 2 1 1 1 1 1 6 4 6 10 2 1 2 1 33 序号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霉菌培养箱 仪器设备名称 高效液相色谱仪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 离子色谱仪 固相微萃取系统 顶空进样装置 吹扫捕集装置 自动凝胶流分收集器 薄层色谱系统 薄层色谱扫描仪 pH/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仪 电导率测定仪 极谱/电位/阳极溶出仪 流动注射分析仪 水分测定仪 激光粒度分析仪 甲醛测定仪 一氧化碳测定仪 二氧化碳测定仪 蛋白质自动测定仪 臭氧测定仪 高速大容量旋转蒸发器 热释光剂量仪 医用诊断质量保证检测仪 放射治疗剂量仪 α、β表面污染仪 中子测量仪 χ、γ高量程剂量仪 低本底γ谱仪 DSA模体 放疗自动扫描水箱 氡测量仪 SPECT测试模体 1 A 2 1 1 1 1 县级 B A 67 液相色-质联用仪LC-MS 仪器设备名称 肺功能测定仪 硫化氢快速检测仪 振动测定仪 微波漏能测试仪 声级计 氨测定仪 有机气体测定仪 高千伏X光机 A 1 3 2 1 10 3 5 2 10 1 15 30 5 10 1 1 B 1 1 1 1 1 1 1 1 1 10 县级 A B 1 1 1 2 1 1 1 5 1 2 1 5 5 10 2 5 1 5 市级 序B 号 107 市级 1 1 1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 1 1 1 1 1 4 1 1 1 1 2 1 1 115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二、健康教育器材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非线形编辑设备 数码摄象机 光盘刻录机 速印机 照相机 多媒体投影仪 数据库/WEB/备份服务器 中心交换机 交换机 防火墙 便携式计算机 PC计算机 激光打印机 网络打印机 1 1 1 1 2 2 1 1 2 2 1 三、信息设备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30 扫描仪 四、车辆 131 疫情处理车/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处理车 8-15立方米-20℃低温冷库 10-15立方米5℃普通冷库 双路配电站或备用发电机 10-15立方米5℃冷藏车 普通疫苗运输车 低温冰柜(250-300升/卧式) 15升冷藏箱(含冰排) —20℃低温冰箱 普通冰箱(250升/立式) 12 4 1 1 五、冷链设备及器材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 1 1 1 1 8 10 1 1 1 1 8 100 液体闪烁测量仪 101 环境放射性γ剂量仪 102 α、β弱放射性测量装置 103 紫外线强度测定仪 104 听力计 105 X光机 106 B超(甲状腺、腹部) 1 20 10 10 1 1 1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