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有哪些生理功能?
(院系:软件与微电子 学号:2010303300姓名:方权)
维生素E(Vitamin 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称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但油炸时维生素E活性明显降低。生育酚能促进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活力和数量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浓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还可用于防治男性不育症、烧伤、冻伤、毛细血管出血、更年期综合症、美容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近来还发现维生素E可抑制眼睛晶状体内的过氧化脂反应,使末稍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果蔬、坚果、瘦肉、乳类、蛋类、压榨植物油等。果蔬包括猕猴桃、菠菜、卷心菜、菜塞花、羽衣甘蓝、莴苣、甘薯、山药。坚果包括杏仁、榛子和胡桃。压榨植物油包括向日葵籽、芝麻、玉米、橄榄、花生、山茶等。此外,红花、大豆、棉籽、小麦胚芽、鱼肝油都有一定含量的维生素E,含量最为丰富的是小麦胚芽。
别名:生育酚; 维他命 E; 生育酚(维生素E); 天然维生素E 英文别名:[1] CAS NO. 1406-66-2 EINECS 218-197-9
维生素E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人们发现,Evans和他的同事在研究生殖过程中发现,酸败的猪油可以引起大鼠的不孕症。在1936年分离出结晶体,1938年被瑞士化学家人工合成. 一、维生素E的性质、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E的化学性质 Evans最初从麦胚油中分离出的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混合物,1933年同Karrer首次阐明其结构并成功地进行了化学合成。在这之后,经众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分别从自然界中发现了生育酚的δ-、ε-、δ-和ε-等存在形式,并分析了其结构组成 。随后,红Green和 Pennock等人研究证实,ε-、δ-和ε-形式实为生育酚的同族体,属于三烯酚类。
迄今为止,公认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α-、β-、γ-和δ-生育酚和α-、β-、γ-和δ-三烯生育酚,这样共有8种同族体,它们统称维生素E,均有维生素E生理活性。结构上支链无双键的为生育酚,有双键的为三烯生育酚。按环上甲基数量及位置的不同。分别有α-、β-、γ-和δ-等不同存在形式。
α-生育酚在5,7,8位上有3个甲基,β-生育酸在5,8位上有2个甲基,γ-生育酚在7,
8位上有2个甲基,而δ-生育酚只在8位上有1个甲基。α-生育酚是己知生物活性最大的一种生育酚,其他几种生育酚的活性只有它的1%~50%左右,如β-型为10~50%,γ-型为10%,δ-型仅为1%。
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均是浅黄色的粘性油状物,不溶于水,可溶于醇和油脂中。它们对酸和热较稳定,但暴露在氧、紫外线、碱或盐等环境中极易被氧化而破坏。在正常烹调温度下维生素E的损失不大,但在长期高温或酸败的油中维生素E会被大量甚至完全破坏掉。 维生素E的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E是脂溶性的,必须借助于胆汁才能从渍脂溶液或含水乳浊液中吸收。吸收发生于小肠中,有少数的维生素E进入静脉中,但大多数是穿过肠壁进入淋巴中。被吸收的维生素E以生育酚形式主义附着在脂蛋白上,由血液输送至身体各组织器官。正常成人血浆中的生育酚含量为0.5~1.2mg/mL,若低于0.5mg/mL 即被认为是摄入量不足.
维生素E在血浆中的主要形式是α-生育酚,占生育酚总量的80%~85%,其余的大多是γ-生育酚.维生素E在机体大部分组织中均有存在.但经脂肪组织、肝脏和肌肉为主要贮存处,
在肾上腺、脑下垂体、心脏、肺、睾丸和子宫中也有较高数量的维生素E。新生儿组织中的维生素E 含量很低,这是因为较难通过胎盘输送到胎儿处。
维生素E的排泄途径主要通过粪便,也有少量的经尿或胆汁排泄出去。
二、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
对抗氧化 维生素E是机体中重要的抗氧化剂.对线粒体、内胞浆、网状组织或浆膜的磷脂有着特殊的亲和性,在这些膜的特定部位.能预防或阻止诱发的脂质过氧化,使作为老化因子的过氧化脂质无法生成。因为,这种过氧化脂质可与蛋白结合为蜡样色素,进而再从分解微粒形成可谓衰老标志的脂揭质,从而对于神经细胞、心脏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以及其它细胞都很有害,可造成线粒体膜变、溶酶体不稳,细胞功能受阻,乃至器官和组织退化、萎缩、衰老与死亡。现代实验业已证明,给予维生素E则可预防这种恶果,延长机体寿命3%~一7%。此外,对于堆积在脑组织等细胞中的脂褐质也可消除。敞于临床颇为重视,应用日益广泛。稳定胞膜维生素E能抑制细胞膜的脆弱性,并使之强化和稳定,从而保证细胞的结构完整,此点与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故也抑制过氧化氢溶血率的增加,使红细胞寿命正常化。而可以防治红细胞破裂及所致贫血等。
在集体的正常代谢过程和暴露于各种有害的环境因素(如吸烟、烟雾和杀虫剂)以及解除某些药物,都可正常的生成有反应性的氧自由基。过多的氧自由基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杨自由基损伤生物大分子,使参与多种疾病(如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关节炎等)发生发展与衰老过程的基础。除此以外,维生素E可预防重金属、产生自由基的肝毒素和可引起氧化剂致伤的各种药物的损害。维生素E也可防止环境污染物(如臭氧)的侵害。
维生素E可以算是是氧自由基的清道夫,与其它抗氧化物质以及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一起构成体内抗氧化系统,保护生物膜及其它蛋白质免受自由基攻击。此外,在非酶抗氧化系统中维生素E亦是重要的抗氧化剂。
促进血流 维生素E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弹性和通透性增加血管流量,使循环保持旺盛。因而可用以防治末梢循环障碍、毛细血管脆弱性亢进、冻疮、紫斑病、脑卒中后遗症、间歇性踱行、脑血管硬化、静咏血栓、血栓性静脉炎、糖屎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症、中心性视网膜炎、四肢冷感症以及其它许多皮肤病等。
参与酶系 维生素E能抑制某些分解代谢酶系统(比如脱氧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芳香基硫酸酯酶、组织蛋白酶、肌酸磷酸激酶等),并对于含琉基酶也有保护作用。因为酶是生物体内的魔术师,故维生素F在此间的活性也就相当微妙。它既可使间叶组织的酶系失衡恢复正常,也可对于胆碱酯酶、琥珀酸脱氢酶、透明质酸酶、呼吸酶系、脂酸氧化酶等施加影响。
降低耗氧 维生素E能降低机体组织呼吸作用的基础代谢,使耗氧量减少(比如骨骼肌约为半量,脑及胎儿组织为1/3.肾为l/5),提高氧的利用率、缺氧时的耐受力以及心肌代谢的应激力。因而可用以改善机体组织的缺氧状态,比如心绞痛、问歇性跛行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等。
溶解血栓 维生素E能使维生紊K的作用受阻而抑制V、Ⅶ凝血因子,对抗血小板聚
集,促进纤维溶解。因而可用以防治血栓(以瓤鲜者较好),并对心肌梗死颇有疗效,尚有修复瘢痕的能力。
一些大规模定群研究(如美国的护士健康研究和内科医生健康研究)表明,维生素E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维生素E的摄入量与冠心病的危险性呈负相关,即补充越高剂量的维生素E,其患冠心病的几率越低。
降低血酯 维生素E能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中胆周醇,甘油三酯和磷脂,并可增加动脉管壁的弹性。因而可用以阻止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解除毒性 维生素E能对抗烷基汞化物对于神经纤维、胶原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的抑制作用与臭氧引起的肺上皮细胞损害.尚能解除某些药物(比如四氯化碳、苯、吡啶、扑热息痛、阿片、洋地黄、毒毛K、铁剂、维生素D、乙醇等)对主要脏器的毒性。此外,对于放射线损伤(比如所致毛细血管脆弱性增大、生存期与体重减少、畸胎、死胎等)也有抑制作用。因而可作为上述的解毒剂与保护剂。
烟酸酯 因为维生素E与烟酸相辅相成,故更优异。(1)血流促进作用:可不通过神经系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末梢循环量增加。(2)脂质代谢改善作用:维生素E可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的活性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可促进胆固醇的代谢转运,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此外,尚有改善过氧化脂质、中性脂肪和蛋白的代谢作用,特别是对于高密度脂蛋白(Ⅻ]L)与胆固醇的升高。(3)血管通透性的抑制作用:可稳定血管壁细胞的细胞膜及其它的生物膜,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4)抑制血小板凝集:可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反应。维生素E能抑制磷酯酶A2的活性,减少血小板血栓素A2的释放,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故维生素E缺乏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作用增强,增加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危险性(5)可升高血中氧分压,使动脉血气分压正常化。因而对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中风、脑外伤后遗症、脂质代谢障碍、糖尿病性视网膜症眼底出血、冠脉功能不全、四肢冷感症、冻疮等,尤其适宜。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维生素E对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特别是对T淋巴细胞的功能很重要。老年人群补充维生素E,免疫细胞的火星增强。由于维生素E与免疫功能和吞噬功能有关,因此维生素E可能对肿瘤的防治起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维生素E摄入量低和血浆维生素E水平低的人群,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 人类随着年龄增长体内脂褐质不断增加,脂褐质俗称老年斑,是细胞内某些成分被氧化分解后的沉积物。补充维生素E可减少细胞中的脂褐质的形成。维生素E还可改善皮肤弹性,使性腺萎缩减轻,提高免疫力。
维生素E的缺乏还会引起超吞噬功能受抑制,在构成免疫系统的白细胞中多核白细胞及淋巴中的α-生育酚数量为红细胞的30倍,由此可见维生素E对增强免疫力方面的重要作用。1974年Warshauer等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E会引起脾组织杀菌能力的下降。动物试验表明,补充维生素E可增加胸腺的重量、脾脏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及血清溶菌酶的活性,增强淋巴细胞在PHA(植物血球凝集素)刺激下的转移活性等。1979年,Corwin等人分析认为,维生素E能直接刺激B细胞使得脾脏抗体生成细胞数目的增加。给小鼠喂养含180mg/kg维生素E的饲料,发现维生素E能促进T细胞成熟,刺激T细胞和混合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Bendich给17名皮肤烫伤面积达20%~%的患者补充维生素E,3d后有9名患者因烫伤而下降的淋巴细胞数目恢复正常。
此外,维生素E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明确提出维生素E具有抗肿瘤作用,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2月美国休斯敦贝勒医院报道。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肺癌患者血液中维生素E含量比正常人低12%,而且维生素E含量低的人患肺癌的危险性比正常含量的人高出2.5倍。1984~1990年间世界各地对这方面调查的部分分析结果,由此可见维生素E在预防肿瘤方面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动物试验表明,维生素E能降低一些强致癌剂的致癌作用,诸如可降低巴巴豆油引起的皮肤癌、苯并芘引起的肉癌和1,2-二甲基肼引起的肠癌等,维生素E还能保护放射性元素引起的细胞损伤以及可能诱发的肿瘤病变。此外,还能减轻抗癌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例如阿霉素的副作用是引起心脏中毒,若在接受阿霉素治疗前24h补充维生素E,可减轻其心脏的毒害但不影响抗癌效能。丝裂霉素是副作用较大的一种抗癌药物,在用药的同时补充维生素E可明显减轻其副作用。维生素E对各种肿瘤均有比较明显的防治效果,其原因可能包括三方面:⑴保护细胞免遭因自由基侵害而诱发的肿瘤。⑵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机体对外界毒物的防御能力。⑶抑制体内亚硝化反应,阻断亚盐或盐向亚硝胺的转变。己知亚硝胺是一种最常见的强致癌物。
调节内分泌 维生素E能作用于脑垂体和肾上腺系统,使内分泌活化,不仅有词节脑垂体前叶机能的作用,且对于间脑和脑垂体系以及各内分泌之间也有调节作用。此外,尚可促进垂体前叶分泌A㈣。因而可用以纠正内分秘失调所引起的多种疾病,比如月经紊乱、机能性不孕症、更年期障碍以及风湿病与胶原病等
对胚胎发育和生殖的作用 维生素E吸收障碍可以引起胚胎死亡,维生素E缺乏可引起动物不孕。
它还与与动物的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目前,临床上常用维生素E治疗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等。但尚未发现有因缺乏维生素E而引起的不孕症。
对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的保护作用 维生素E有保护神经系统、骨骼肌、视网膜面授氧化损伤的作用。人体神经肌肉系统的正常发育和视网膜的功能需要充足的维生素E。神经系统在产生神经递质的过程中,伴随大量自由基的产生。因此维生素E在防止线粒体和神经系统的轴突膜受自由基损伤方面是必需的。
维生素E是生命有机体的一种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 维生素E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有效地阻止食物和消化道内脂肪酸败,保护细胞免受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产生毒性物质的伤害。它经过一个自由基中间体氧化成生育醌,从而将POO.转变成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ROOH,中断了脂类过氧化的连锁反应,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脂类的过氧化作用。作为一种著名的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的基本功能是保护机体组织细胞生物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免遭自由基攻击而氧化,同时也保护生命大分子物质(如DNA)免遭自由基的破坏,是细胞伤害、组织破裂的天然抑制剂,在防止包括衰老、肿瘤在内的各种器质性衰退病变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若把己酸败的油脂添入膳食中将会破坏膳食及机体内留存的维生素E。由于这个原因,维生素E与食用油脂的种类与数量之间的配比关系十分重要,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越高,则对维生素E的需求量也越大。
维生素E和硒协同清除自由基 维生素E和硒都是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有节约或部分替代硒的功能,硒也能治疗维生素E的某些缺乏症。维生素E与硒之间有协同关系。早在本世纪50年代,人们就确立了硒与维生素E之间的相互关系,当时发现硒能有效地防
止小鸡因缺乏维生素E而引起的渗出性素质(由于毛细管通透性显著增大而产生的严重水肿病)和大白鼠因维生素E缺乏而出现的肝坏死。维生素E结合于生物膜上,能保护膜免受自由基攻击而出现的过氧化损伤,硒则通过GSH-PX等破坏过氧化物,防止自由基的形成及其对不饱和脂肪酸的侵袭。也就是说,GSH-PX能分解己形成的过氧化物(如ROOH和H2O2),有效地阻止了可能引发脂质过氧化的羟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的生成;而维生素E 能中断脂质过氧化的连锁反应,减少氢过氧化物的生成.两者之间表现出相互节省效应,其中一种成分的生理需求可用另一种来加发以部分补偿。用一个大扇形表示机体对硒和维生素E的总需求,它可分成a、b和c三个小扇形。当硒和维生素E的适当组合满足了三个小扇形所代表的需求时,机体对这两种成分的总需求就得以满足。防止缺乏症的可靠办法是:①保证足够的维生素E得以满足a所代表的需求和b中相当一部分的需求。②保证足够的硒以满足c所代表的需求加上b所代表的相当部分需求。因此,硒和维生素E的某些重叠是必要的,以保证b所代表对营养的需求和机体对这两种成分的总需求。
保持血红细胞的完整,调节体内化合物的合成 己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E具有保持血红细胞完整并促进血红细胞的生物合成。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化合物,其生物合成靠两种酶调节,而这两种酶的合成则受维生素E所影响。因此,维生素E可以治疗巨细胞溶血性贫血,这是出现在未足月婴儿体内的一种红细胞异常症。患同样异常疾病的足月婴儿,当喂给母乳时,可使疾病的康复更加彻底迅速,因为母乳的维生素E含量是牛乳的2~4倍。维生素E作为体内化合物合成的调节剂,可能是通过调节嘧啶碱进入核酸的结构而参与了DNA的生物合成过程,在产生红细胞的骨髓中这种作用尤为明显。如果缺乏维生素E,核酸的形成过程失调,结果使得红细胞长得过大,即形成巨红细胞。此外,维生素E还能促进辅酶Q的合成。该辅酶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质中释放能量的细胞呼吸机制中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促进细胞呼吸、保护肺组织免遭空气污染 维生素E是细胞呼吸的必需促进因子,对心肌和骨骼肌来说尤为如此。试验表明,4周龄的鸡由于维生素E缺乏会出现严重的肌纤维病变和肌肉萎缩症,可能的原因在于缺乏维生素E导致细胞呼吸代谢紊乱而引起溶酶体酶大量增加。虽然用维生素E来治疗人体肌肉萎缩病未见成效,但事实表明维生素E 可有效地减轻人体行走时小腿的疼痛感。近些年对大鼠进行研究表明,维生素E可防止肺组织遭受烟雾(如二氧化氮和臭氧之类空气污染的氧化物)的伤害。人体组织中的维生素E也能防止肺部免遭空气污染的损伤。
三.参考文献
1.吴浩 二甲双胍与维生素E合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效作用及机理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寇新明;徐新波;唐国强 维生素E对4℃贮存红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期刊论文] -中国输血杂志2000(01)
3.李爱阳;吴丽萍;郭丽君 维生素E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流变学的影响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02)
4.郭顺 维生素E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23例 2000(01)
学位论文 维生素E烟酸酯软胶囊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2008
5.佟晓波;朱长林;牛嗣云 母乳中抗氧化物质维生素E的研究近况 [期刊论文] -承德医学院学学报2002(03)
6.期刊论文 肝硬化患者血浆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的测定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 32(6) 7.期刊论文 检测啤酒中添加维生素E和C对ESR迟滞时间(lag time)的影响 - 啤酒科技2007(8)
8.期刊论文 维生素C及E联合作用对体外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 11(3)
9.期刊论文 隧道作业人员脂质过氧化水平及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防护效果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 23(3)
10.期刊论文 硒及维生素E和C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液抗氧化功能的调节 - 中国临床康复2006, 10(10)
11.期刊论文 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在高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 陕西医学杂志2004, 33(4) 12.期刊论文 维生素E、C和β-胡萝卜素与老年人群脂质代谢水平的关系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 27(4)
13.期刊论文 联合维生素E和维生素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联素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 医学临床研究2010, 2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