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餐饮后厨 风险 描述 由于人员误操作、设备故障、外力因素等,导致火灾、爆炸、触电或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 类型 主 要 标 志 火灾、触电、爆炸、机械伤害等 风险防控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1)烟道和集烟罩定期清洗。 (2)液化石油气管道或钢瓶管理规范。 (3)使用防潮插座,电气线路应穿管保护。 (4)切肉机、和面机等设有操作规程。 (5)配备相关灭火器材和应急照明。 (6)集烟罩使用防爆灯。 (1)发生火灾或触电事故,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 (2)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19和120电话求救。 (3)组织扑救初期火灾,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 (1)燃气软管大于2米。 (2)烟道和集烟罩未定期清洗。 (3)未使用防潮插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 常见隐患清单 (4)未设置应急灯。 (5)电气线路靠近热源。 (6)液化石油气钢瓶未规范使用。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常用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食品加工机械 切片机 安全和卫生要求》(GB 22749)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风险 描述 因未配置或配置不规范,降低火灾扑救能力。因灭火器储存或使用不当,处于高温强日照照射等,发生爆炸。 事故 类型 主 要 标 志 降低火灾扑救能力,爆炸 风险防控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1)落实管理制度,做好消防巡查工作,灭火器过期或有腐蚀损伤变形,及时更换。 (2)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体。 (3)灭火时应站在上风处离火源处约2-5m距离。 (4)室内使用后,加强通风。 (5)灭火器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置。 (6)加强灭火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按规范要求配置灭火器。发生爆炸应立即组织抢救,建立警戒区,疏散周围人员,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 (1)灭火器被圈占或埋压。 (2)灭火器受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 (3)灭火器筒体有锈蚀、变形、开裂、损伤、变色、老化或断裂未报常见隐患清单 废。 (4)灭火器的压力指示器的指针在红区或者黄区。 (5)灭火器不在有效期内。 《手提式灭火器》(GB 4351) (GB 50347) 常用法规标准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简易式灭火器》(GA 86)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灭火毯 风险 描述 灭火毯使用不当或灭火毯质量不过关失去灭火功能,灭火失败,被大火的热辐射灼伤或吸进有毒烟气而窒息 事故 类型 主 要 标 志 风险防控措施 减低火灾扑救能力,火灾、窒息 应急处置措施 (1)每十二个月检查一次灭火毯。 (2)如发现灭火毯有损坏或污染请立即更(1)组织初期灭火,并报告事故。 换。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待着火物体熄灭,并于灭火毯冷却后,(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将毯子裹成一团,作为不可燃垃圾处理。 (1)灭火毯烧毁失去阻燃作用未更换。 常见隐患清单 (2)灭火毯常年未检查已经发霉破损。 (GA 1205) 常用法规标准 《灭火毯》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喷淋 风险 描述 喷淋系统失去灭火功能,降低火灾救援能力。人员被大火的热辐射灼伤或吸进有毒烟气而窒息。 事故 类型 主 要 标 志 风险防控措施 减低火灾扑救能力,火灾、窒息 应急处置措施 (1)每月检查喷头外观和报警阀,定期对喷头进行清洗。 (2)加强水源管理和采用镀锌管道或采用防腐处理,海英定期对管网进行清洗,每年检查管道有无机械损伤、渗漏、腐蚀偏移等. (3)检查水力警铃过滤器是否水垢、泥沙及污染物。 (4)检查消防水源的状态水量、是否受冻等。 (1)组织初期灭火,并报告事故。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常见隐患清单 (1)管道堵塞。 (2)管道渗漏。 (3)喷头堵塞。 (4)报警阀失灵。 (5)水力警铃失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 常用法规标准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烟感 风险 描述 烟感报警失败,消防应急系统没有及时启动,失去火灾预警报警能力。人员被大火的热辐射灼伤或吸进有毒烟气而窒息。 主 要 标 志 风险防控措施 (1)不要安装在极冷极热、极潮湿、气流、大量烟雾、灰尘的环境中。 (2)每周测试一次。 (3)每六个月用软刷清洁探测器表面,清洁前断开电源。 (4)电池电量过低时,每隔60秒发出短促的报警声,要及时更换电池。 事故 类型 降低火灾预警能力,火灾、窒息 无 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初期灭火,并报告事故。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1)因烹饪而误报。 (2)湿气或蒸汽影响而误报。 常见隐患清单 (3)香烟的烟雾而误报。 (4)电量要耗尽时的误报。 (5)灰尘过多产生的误报。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GB 20517) (GB 50016) 常用法规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手动报警器 风险 描述 手动报警器报警失败,消防应急系统没有及时启动,降低火灾预警报警能力。人员被大火的热辐射灼伤或吸进有毒烟气而窒息。 主 要 标 志 风险防控措施 事故 类型 降低火灾预警报警能力,火灾、窒息 应急处置措施 (1)规范安装。 (1)组织初期灭火,并报告事故。 (2)安装时不要损伤隔爆面,并保持其(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清洁。 (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3)定期检测报警器的性能是否完好。 (1)报警后未对报警器进行复位; 常见隐患清单 (2)报警器被圈占遮挡; (3)出现故障未及时维修。 常用法规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 25201)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室内消火栓 风险 力。人员被大火的热辐射灼伤或吸描述 进有毒烟气而窒息。 消火栓启动失败,降低火灾扑救能 主 要 标 志 事故 降低火灾扑救能力,火灾、窒息 类型 风险防控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1)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健全巡视、维护和管理制度。 (2)确保消火栓完好有效,无部件缺损和漏水现象。 (3)每年定期试水两次,并清除栓内污水。 (1)组织初期灭火,并报告事故。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1)消火栓箱内器材不齐全。 (2)消火栓阀门锈蚀、丢失或扣死,无法开启。 常见隐患清单 (3)消防卷盘胶管褶皱,易老化、折断。 (4)消火栓内器材未连接,无法使用或使用不便。 (5)水箱、水带与消火栓型号不同,连接不上。 《室内消火栓安装》(15S201) (14561) 常用法规标准 《消火栓箱》《消防给水及消防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47)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安全出口 风险 描述 安全出口堵塞严重,火灾时不能及时疏导人群,导致人群踩踏受伤,或人被大火的热辐射灼伤或吸进有毒烟气而窒息。 事故 类型 主 要 标 志 风险防控措施 (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分散布置。 (2)出口不得设正门槛、台阶。 (3)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堆物。 (4)公共场所、 观念厅的入场门、 太平门宽度不应小于l.4m。 降低应急疏散能力,火灾、窒息、踩踏 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初期灭火,并报告事故。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常见隐患清单 (1)安全出口堵塞严重,影响人员疏散。 (2)安全出口锁死,失去疏散功能。 (3)安全出口处设置踏步。 (4)未设置“安全出口”标志。 (5)疏散门使用不规范。 常用法规标准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疏散通道 风险 描述 疏散通道设置不合理或堵塞严重,火灾时不能及时疏导人群,导致人群踩踏受伤,人被大火的热辐射灼伤或吸进有毒烟气而窒息。 主 要 标 志 事故 类型 降低疏散能力,火灾、中毒窒息、踩踏伤害 风险防控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1)不允许堵塞,物品堆积。 (2)有疏散指示标识。 (1)组织初期灭火,并报告事故。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常见隐患清单 (1)疏散通道占用、堵塞严重,影响人员疏散. (2)疏散通道设置 不符合规范,影响疏散功能。 常用法规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防火卷帘门 风险 描述 防火卷帘门故障,不能开启失去隔绝火势蔓延的功能,导致火势蔓延状况无法得到迅速控制,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主 要 标 志 风险防控措施 事故 类型 火灾、中毒窒息 应急处置措施 (1)安装卷帘门的洞口上部不得设有通风管、水管等。 (2)安装吊顶,吊顶边缘应离帘板 50MM,以免磨擦。 (3)调试及使用时,严禁底部站人,电器设施不得擅自拆搬。 (4)防火卷帘门为消防专用设施,不得改作他用,正下方不得堆放任何物品。 (5)安装调试后,每季度启动一次,以检查电器、机械性能。 (1)组织初期灭火,并报告事故。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1)行程开关失灵。 (2)卷帘卡死。 常见隐患清单 (3)防护卷帘门下堆放杂物。 (4)防火卷帘门下未设置警示线。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GB 14102) 常用法规标准 《防火卷帘》《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常闭防火门 风险 描述 常闭防火门故障,不能开启失去隔绝火势蔓延的功能,导致火势蔓延状况无法得到迅速控制,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 类型 主 要 标 志 火灾、中毒窒息 风险防控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1)加强落实安全管理,做好安全巡查。 (2)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并在火灾时能及时开启。 (2)检查顺序闭门器及其状态,确保火灾时能正常开启。 (3)防火门处不能有物品堆积。 (1)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初期灭火。 (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常见隐患清单 (1)常闭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 (2)闭门器损坏、失效或拆除。 (3)防火门年久失修,构件损坏严重。 (4)用常闭防火门代替常开防火门。 (5)防火门安装不符合规范,遗漏了闭门器、顺序闭门器或密封条等重要部件,或安装时不够精细,造成防火门留缝宽度超标。 《防火门》(GB 12955)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877)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 常用法规标准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应急灯 风险 描述 应急灯在火灾发生时不能及时启动或火灾时不能为人群照明,疏散人群. 事故 类型 主 要 标 志 风险防控措施 (1)应急灯使用前必须进行20小时的充电,才可进行放电。 (2)应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定期进行性能检查,通过连续开关试验,并进行放电,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3)做好配电线路的防火保护,暗敷时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穿金属管,并在钢管外面刷防火涂料或采用其它防火措施;线路采用防火电缆或耐火电缆、电线。 火灾、中毒窒息 无 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初期灭火,并报告事故。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1)设置高度不合格,按照规范应急灯安装高度为2.3m。 (2)未通电。 常见隐患清单 (3)灯头损坏。 (4)电线锈蚀。 (5)配电线路敷设不合格。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JGJ 16) 常用法规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疏散指示标志 风险 描述 疏散标志设置位置不正确或高度不符合规范,不能起到疏散作用,火灾时不能及时疏导人群,导致人群踩踏受伤,人被大火的热辐射灼伤或吸进有毒烟气而窒息 事故 类型 主 要 标 志 风险防控措施 火灾、中毒窒息、踩踏 应急处置措施 (1)疏散标志前面不能有物品遮挡视线,(1)组织初期灭火,并报告事故。 影响火灾时人员的逃生。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2)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指向正确,且设(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置符合规范要求。 常见隐患清单 (1)位置、高度设置不符合规范. (2)方向指示错误。 常用法规标准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消防应急包 风险 描述 应急包内物品失效,不能为使用者提供防火保护,使用者在大火中窒息或烧伤 事故 类型 主 要 标 志 风险防控措施 火灾、中毒窒息 无 应急处置措施 定期检查,确保火灾发生时候应急包内物品都能够起到作用 (1)组织初期灭火,并报告事故。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常见隐患清单 应急包内物品过期,失效 常用法规标准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防毒面罩 风险 描述 防毒面罩破损失去保护面部的作用使人中毒或氧气瓶氧气不足导致窒息 事故 类型 主 要 标 志 风险防控措施 中毒窒息 无 应急处置措施 (1)不能在氧气浓度低于18%的环境使用。 (1)立刻帮助伤者员脱下防毒面罩。 (2)不能用于槽、罐等密闭容器环境。 (2)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吸气阀、呼气阀变形或破损禁止使用。 (3)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等待专业救援。 (4)确认滤毒罐(盒)在有效期内。 (5)防毒面具只供逃生自救用,不得用于救人或工作。 常见隐患清单 常用法规标准 风险等级建议 常用应急电话 (1)头罩漏气。 (2)导管连接故障。 (3)导管漏气。 (4)滤毒罐滤毒不完全。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GA 621) 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