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好走旅游网
[UII  UI.1口 Chl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科教研究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武和全’ 李岳林’ 薛盈盈 罗春根。 (1.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长沙41 011 4;2.三亚学院 海南三亚 572022 3.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上海 200438) 摘要:分析了“发动机原理”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针对该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井对“激发学习兴趣”,“互动交流”等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发动机原理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 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一006 2--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ngine Principles Teaching Reform Wu Hequan’Li Yuelin Xue Yingying Luo Chungen。 (1.College of Automotive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1 14 2.Sanya College。Sanya 572022。Hainan;3.ShangHai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 200438) Abstract: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engine Principle”Course,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teaching reform and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of reform,according to Some problems of the course.Som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stimulate th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interactions”,have been explored. Key Words:Engine principles l teaching reform l teaching methods “发动机原理”是汽车服务工程、车辆 所取舍,突出重难点。 学内容与时俱进。因此,“发动机原理”课程必须 要有自己的特色,与专业发展相配套。要构建 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以发动机性能指标 1.2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准备不足 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影响性能指标的 各种因素,以找到提高汽车发动机性能指标的 一学习发动机原理课程,需要以汽车构造、 高校设置的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的教学计划 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就必须结合专业现 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现代教学方法的研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知识为基础。但在一些 状,以满足专业需求为目标,对现有的“发动机 般规律。作为工科汽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 ,一“发动机原理”是--1"7传统学科,其课程教学 中,其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工程热力学”等 究。 设置及衔接性的不合理,导致部分知识在“发 2课程教学改革 不及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发动 不利于课程的讲授。 “发动机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历史已有几十年,而长期以来师生们对该课程 大多有“难教难学”的体会。为适应新时期社会 动机原理”大纲中也并未涉及或者是设置时间 2.1改革教材中过时的内容 发展的要求,研究“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发动机原理”作为一门传统课程,知识 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摆在课程主讲 机原理部分内容时较为吃力,教学效果较差, 本文从分析“发动机原理”课程特点和教学 1.3实践环节少 现状入手,在“厚基础、宽专业”的教改思路下, 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体系在不断发展变化着。过时的观点、思想和知 识,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个知识领域内最新知识 的掌握,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便,还使学生对 书本产生怀疑,严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因此 对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并对 其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是十分必要的。由干实践 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要慎 教学环节的特殊性,分组实验存在耗时长、所 重选用教材,并不断补充学科的最新发展内 致在一些高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实践学时占 力争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处于学科发 需实验设备多,实验教师工作量大等原因,导 容,1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展的前沿,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 “发动机原理”是一门传统课程,其特点 理论学时的比例非常小,仅开设少部分的实验 才。在教学中,要以够用为原则对其删繁就简, 性能指标、换气过程、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内 是涉及内容广,知识点多,主要包括内燃机的 课,或者是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使课堂 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为教 也使有些验证性内容没 少的需要。 燃机特性等。该课程既有理论知识推导、公式计 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 2.2改善实验教学 算,又与实践紧密结合,需要用到物理、数学、化 有及时通过实验证实,讲授的知识没有及时直观地体现,不利于学生 师节省了上课学时,以便适应总学时数不断减 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学难度大,目前主要存在 学脱节,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课程总学时不断减少 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教学计划不断变化, 新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教育手段的不断引 入。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学时被大大i15q减…。 《发动机原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 1.4教学方法呆板,学生积极性不高 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讲, 程,课堂教学应当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实验教 学中就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 学生听,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则 积极性,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分析和设 是单纯的黑板或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落后和手 计,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可以开 段的单一,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还在 设对比性和综合性实验,同时设立开放性实 一“发动机原理”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 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 验,以课程设计或大学生创新实践基金项目 彼此之间对于 的形式鼓励学生完成,使学生把所学的 在这种学时数减少而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 面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互动很少, 专业课授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这就需 性。下,要继续保持该课程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个 知识的理解不同,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知识融会贯通。比如发动机负荷特性和速度特 要对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和 性实验,就可以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选 “发动机原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 择汽油机或柴油机,然后将得出的数据进行 教学手段等进行精心思考和设计,授课时有 践性和应用性。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 对比分析,自己找出汽、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 6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Lull~・-u 科教研究—力性不同关系。 — Chlne Education Innovat『on Herald 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在介绍发动机原理 的应用领域时,可以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 了解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方式和基本能 力等情况,同时学生也体会到教师的辛苦,加 2.3改进教学手段 课程总学时的不断减少和教学内容不断 例,比如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动 深了相互间的理解。 增多的矛盾日益突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 机、如何改善汽车上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等。 很好的克服和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因 而将“发动机原理”与相关课程如“汽车文 4结语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是适应新时 此,我们的教学手段改革目标是把传统与现代 化”等相关知识进行交叉联系也可以提高学 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多媒体教学 生的兴趣。 为主、传统教学为辅。在“发动机原理”课 3.2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程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 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改革工作的 开展,应以就业需求为背景,以有利于学生自学 将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入“发动机原理” 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 学手段。例如,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关于充气效 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 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为 率的分析,数学公式多,推导过程复杂。我们 考。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 目标。通过更新教材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 可以将主要的数学公式和推导结果制成多媒 流、沟通、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 合、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 体PPT形式,上课时,教师在黑板演示推导步 此接纳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 方法等有机结合,探索适应本课程特点的教学 骤,并指出每步用到的多媒体PPT上的数学公 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 方法,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交融、相互 式。这样,学生不仅对繁琐的推导过程能有比 一种教学方式 。比如发动机性能指标部分, 促进,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为 较清楚认识,对推导方向也比较明确。此外, 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要评价一台发动 培养适应时代潮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应有的作 我们还可以采用多媒体录像、图片等手段,更 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污性应该用那些参 用。 加形象深刻的展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增加 数来衡量?如何定义这些参数?”学生通过 学生的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是比较筛选 参考文献 出较好的答案,再进入课堂理论学习,比较学 [1】侯小梅,刘建勋.对“汽车发动机原理”课 3教学方法探索 生提出的发动机评价指标和科学家提出的指 程设计优化问题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标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必然会使学生 学报,2008,8(3):l3l~l34.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调动学习气 对发动机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的理解更加深 [2】李春华,张小轶,王存新.生物物理课中 氛,授课教师可以从多方面人手来进行。比如 刻。总之,互动交流是教师授课和学生主动学 “互动式”教学方法初探【J】.理工高教研 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相关课程纵向交叉、 习之间的桥梁。“发动机原理”课程采用互 究,2Ol0(1):12O~l21. 与就业相联系等,让学生明白该课程在毕业后 动式教学方式,不但巩固了教学效果,还及时 科技创新导报 稿件要求及投稿说明 稿件要求: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 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3、所有文章标题字符数在20字以内。 4、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格设计要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 7、图片要清晰,注明图号。 投稿说明: 1、来稿一律使用Word ̄版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以2700字左右为宜,并保证文章版权的性,严禁抄袭,文责自负,请 勿一稿多投,欢迎投稿。 2、本刊已加入Ⅸ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本刊发表的文 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El起1个月内耒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4、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 5、本刊发表周期为1O天,出干U后5天内邮寄样刊。 6、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6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