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2.浙江大学城市学院3.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摘要:本文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演变入手,梳理总结我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等意见建议。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优惠;政策建议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不断完善,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设备更新、成果转化、科技人员激励的作用也日益显现。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数量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力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税收激励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年”的时间限制,取消了“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获取方式”。在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方面,对于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由原来的6%下调为5%,而对于50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的指标依然为3%和4%,降低了小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门槛,体现了促进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演变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2000年修订了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2007年,为推进国家税收法治化管理,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该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008年,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等办法,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以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明确了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界定标准及费用归集标准。2016年1月1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着力培育创造新技术、新业态和提供新供给的生力军。2016年1月29日和6月22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等文件,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进行了再次修订:对获取核心技术的时间不做限制,取消了“近三二、关于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及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情况(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和落实情况2011-2015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呈逐年平稳增长,由2011年的3973家增至2015年的6437家,增幅达62%。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在落实中形成了全方位培育引导机制;既完善了政策落实考核机制、科技统计监测指标采集机制;又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扶持力度、认定政策的巡讲宣传力度。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可划分为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根据2012-2015年这八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变化来看,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数量处于全省最高水平,截至到2015年达到2710家;其次是新材料技术领域,位居全省第二;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其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均长期处于500家以下,但企业增长均较为平稳,体现为曲线的平稳,尤其是航空航天技术领域、高技术服务业,变化幅度较小。从11个设区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变化趋势来看,总体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其中杭州、宁波两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稳居全省第一梯队,在201548
2018.07
年,两地分别达到1983家、1212家,均已破千;温州、嘉兴、绍兴、台州、湖州处于第二梯队,总体长期位于300家以上;其余的金华、丽水、衢州、舟山处于第三梯队。(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分析1.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在2012年之前,出现略微上升,由2011年41.66%的所得税落实程度增至2012年的49.38%。自2012年开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截止到2015年,所得税减免落实程度降至40.62%,为5年内最低水平。2.行业情况2015年(见表1)高新技术企业实际减免税额大约为理论减免税额的57.33%。其中,仅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际享受减免和理论减免的比值高于平均水平达到64.73%,医药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业享受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在理论减免额均超过5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仅为21.57%,其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25.95%。3.地市情况2015年杭州执行情况最好,实际减免与理论减免比高达68.91%,其次为台州,达60.17%,绍兴和嘉兴也超过了50%,分别达56.69%、55.20%。温州、宁波均超过了40%,分别达42.84%、40.13%。湖州、金华超过了30%,分别达37.29%、32.81%。衢州、丽水的执行情况较差,仅为3.51%、4.33%。从变化趋势来看,从2011年开始,杭州、嘉兴和台州等地呈现不同程度的微小升降波动,但总体是研究与探讨呈上升趋势,分别从44%、28%、50%分别增至68.91%、55.2%、60.17%。绍兴呈现波动调整趋势,绍兴逐年增长,从69%增至82%,维持全省地市中最高水平,2014年进入低谷,2015年又出现较大反弹,上升至56.69%,宁波减免税额与理论测算减免税额差距进一步拉大,从2011年的60%的较高水平,下降至2015年的40.13%。温州从2011年的35%增至2015年42.84%。湖州、金华实际减免与理论减免比均是缓慢上升,后期小幅下降,分别从2011年的21%、24%达到2015年的37.29%、32.81%。整体来看,11个地市高新技术企业实际减免与理论减免比差距较大,变化趋势的态势也不一,高新技术企业实际减免与理论减免比总体呈现上涨趋势的地市占比较高,即总体差距在缩小。三、主要问题(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不平衡因各地经济基础、重视程度不一,高企数量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3市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比重为60.5%.舟山市、丽水市、衢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省的比重5.7%,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也非常不平衡。(二)税收激励执行地域不平衡基本呈现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税收减免程度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重视科技工作的市县,对政策的落实比较重视。杭州、台州、绍兴和嘉兴等4市的高新企业税收实际减免与理论减免比全部超过了50%;温州、宁波、湖州、金华4市在30%~50%之间;衢州、丽水均未达到10%。从中可见,经济越发达地区,政策落实更为到位。(三)行业发展不平衡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类浙江省优势产业以及作为省内一定比较优势产业的医药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执行程度高于50%,基本与全省的执行程度一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优势相对一般的产业所享受高新企业所得税减免程度在20%~30%左右。从中可见,优势较大的产业,所享受的政策执行程度较高。(四)培育力度有待加大浙江省积极采取各项鼓励措施,不断加大高新2018.07
49
研究学术InvestigationAcademic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但是也出现了“标兵渐远、追兵更近”的情况,2011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3221家,广东省5475家,江苏省3852家;2016年,浙江省9474家,广东省19857家,江苏省12000家,经过几年的发展,广东省、江苏省取得了快速发展。(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大各级科技、税务部门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巡讲宣传力度,但部分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理解有误不到位,如有的企业对自身是否能够享有所得税减免无法准确判断;有的企业对高新企业认定办法不熟悉,不理解;有些企业自身经营利润为负,应纳税额无法满足缴纳所得税的条件,并不重视该项税收政策的使用。(六)研发费的占比仍然较高尽管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对年销售收入低于5000万元的企业,研发费占比由6%调整为5%,但门槛仍然较高。同时,企业在海外发生的研发费用,在计算研发费占比时,不能高于40%,否则不利于企业向海外要技术。研发人员占比尽管由30%调整为10%,但对实施研发外包、众包的制造企业还有一定影响,占比可适当再降低一些。四、下一步政策建议(一)突出主体培育通过传统企业改造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孵化一批、小微企业提升一批等多种渠道,加速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扩张。研究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业、金融、财政投入等政策,积极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更多的后备力量。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积极推进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其他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让更多企业享受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175%的政策实惠。(二)突出专项扶持建议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用于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出库企业奖补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支撑服务工作。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奖补标准:企业入库当年,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5%的比例计算入库补助额,补助额不足20万元的企业按20万元奖补,超过50万元的按50万元补助。企业出库当年,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5%的比例计算出库补助额,补助额不足20万元的按20万元奖补,超过50万元的企业按50万元补50
2018.07
助。企业在同一年度通过培育入库和出库的企业,可同时享受入库奖补和出库奖补。(三)突出培育监测定期监测各地高新企业培育、成长情况,税务部门监督和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获得有效反馈,集中处理执行中的各类问题。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前的服务辅导,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信息化平台,建立在培企业运行情况监测数据库,加强对入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动态监测、引导和服务。(四)突出考核激励将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情况列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定量指标体系。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不力的地方,要进行约谈,督促抓好整改落实。科技部门要会同税务部门对不同产业的税收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分析政策不到位的原因,研究政策落实的举措。及时评估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加快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持续工作机制,健全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体系、政策体系。(五)突出宣传培训加强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建立省、市、县(区、镇)联动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服务管理队伍。印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手册,结合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利用现代主流媒体平台、政府网站等信息平台开展宣传工作。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政策、入库培育政策的宣传,税务部门定期上门对纳税企业开展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宣讲和培训,扩大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引导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本文为浙江省2016年度重点软科学项目“我省企业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与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16C25057)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吴小蕾.WTO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1(1):69-70.[2]朱家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务指标探析[J].当代经济,2017(13):130-131.[3]金星.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研究——基于企业技术和规模视角[D].浙江大学,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