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呼吸机病人的护理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上呼吸机病人的护理措施:之马矢奏春创作

做好病情监测 做好气道护理 预防感染及受伤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营养状况,准确记录出入量,按时完成补液计划,注意尿比重和电解质的变更。 5、 心理社会支持 上呼吸机病人的病情监测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的效果,预防并及时发现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监测内容:

1、 呼吸:有无自主呼吸

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呼吸频率、

节律、 幅度、 类型

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 呼吸音性质 有无罗音

2、 HR、血压: 3、 意识:

4、 体温:感染?中枢性高热? 5、 皮肤粘膜及周围循环状况

6、 检查腹部胀气及肠鸣音情况:气管插管气囊漏气可引起腹胀,肠鸣

音减弱应警惕低钾血症 7、 出入量,粪便外观

8、 ART:评价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最直接最正确指标 9、 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氧 气道护理

1、 加强呼吸道湿化:呼吸机湿化装置;气管内直接滴注盐水或蒸馏

水,每次不超出3-5毫升,每日湿化量400-500毫升,以患者分泌物稀薄痰液易吸出为目标。(观察证明:使用生理盐水不但不克不及稀释痰液,而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湿化温度为气道口气体温度30-37°C,所以湿化器内水温50°左右

2、 按需吸痰或定时吸痰;平安吸痰:严格无菌操纵,每次吸痰时间不

1、 2、 3、 4、

超出15S,每次抽吸间隔时间在三分钟以上,等Spo2S上升后再吸。吸痰管外径小于气管内导管内径1/2,长度40-50厘米,压力0.03-0.053MPA,不大于6.6Kpa(50mmHg)。严重缺氧者在吸痰前应适当增加FiO2和通气量。 预防感染:

1、 加强气道湿化

2、 按需或定时吸痰,平安吸痰

3、 妥善固定,防止人工气道移位、脱出、阻塞

4、 气管套囊充气适当,气囊压力不超出2.0kpa(15mmHg),因为成人

气管粘膜毛细血管V端压力2.4kpa,压力过高,可阻断血流,引起缺血,溃疡,甚至导致日后的气道狭窄。 5、 注意痰液外观,及时做痰培养药敏实验

6、 定时翻身和胸部叩击,防止压疮,促进痰液引流,坚持呼吸道通

畅,预防肺部感染

7、 防止胃管脱出,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8、 做好口腔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真菌等感染 9、 呵护昏迷病人眼睛,防止角膜干燥、溃疡

10、 坚持尿道通畅,做好会阴抹洗,预防并观察尿路感染

11、 有条件的每天更换呼吸管道,湿化器等物品,最长不宜超出3天 12、 做好病室的空气和地面消毒

13、 限制探视人数,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认真洗手以防止交叉感

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