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疫情相关文言文阅读汇编(含译文和答案)

最新疫情相关文言文阅读汇编(含译文和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最新疫情相关文言文阅读汇编 (含全套答案及译文 )

2019 年高考的文言文阅读选材一反常态,开始旗帜鲜明地开始考查名人传记。

2019 年是建国 70 周年,也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所以考查了三位“古代改革家” ,那就 是商鞅、贾

谊、吴起,这些人物无论成败,都是改革的倡导者或者实践者,都在历史上留下 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2020 年,疫情当前,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高考绝不可能回避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语文匠特此辑录并

改编有关“古代名医”的文言文、试题和译文,助力大家备战 2020 高 考!

中华名医传记目录 《三国志•华佗传》

《旧唐书•孙思邈传》 张岱《鲁云谷传》 《明史•李时珍传》 第一篇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后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4 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 皆不就。晓养性之

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 “当引某许,若至,语吾。 ”病者言“已到” ,应便拔针, 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有一郡守 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 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 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 “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 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 “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 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 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 “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

“此可

以活人。”吏畏法不受, 佗亦不强, 索火烧之。 佗死后, 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 ?华佗传》)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

[注]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 A. B.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沛相陈珪举孝廉 举:推荐 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宥:宽容

D.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强:勉强

2.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及后爱子曹冲病 /困太祖叹曰 /吾悔杀华佗 / 令此儿强死也 B.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 /太祖叹曰 /吾悔杀华佗 / 令此儿强死也 C. 及后爱子曹冲病 /困太祖叹曰 / 吾悔杀 / 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D.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 /太祖叹曰 / 吾悔杀 /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 接受,后来他对自

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产生后悔之情。

B. 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 然后进行手术,

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 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封 信辱骂郡守。郡守

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 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 佗不愿为自己根治

头痛病,把他抓起来马上杀了。

4.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 分) ①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

“此可以活人。”(3分)

(4分)

②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例子。 (请自己概括) (3分)

答案:

1 . C (“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应解释为“为……所苦,或感到痛苦” 2.

B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语文匠提醒你,要注意不 同主语另起一句

的特点, 以及大部分情况下 (不是连动句) ,那么每句就一个动词这个特点。 详细请见语文匠《高考语文选择题满分突破》图书。

3.

从“以医见业,意常自悔“这句话可以看出华佗还是常常产生后悔之情的; 佗并没有退还财物,而是故意丢下郡守这个病人,自己跑开来激怒他; 致死的。)

B (A.

C华

D .华佗是在狱中拷打

4.

“活” 1 分,语意连贯 1 分)

(1)①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3分)(“出” 1 分,

就逮捕押

②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 送他回来。

(“若” 1 分,“信” 1 分,“收” 1 分,语意连贯 1 分)

(2)( 3 分)

① 华佗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病人服下药后离开后就痊愈了; ② 如果病人需要,华佗也不过灸疗一两个穴位,病人病痛就应手消除了; ③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华佗的“麻沸散” 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华佗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人很快就能康复;

④ 病患如果在肠中,华佗就为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药膏,四五天后, 病人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

⑤ 有一位郡守生病, 华佗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 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 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呕吐几升黑色的血,病就 好了。

,一会儿病人

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曹操的爱子曹冲病危,曹操感叹说: ”

“我后

(答对 1 点给 1 分,答对 2 点给 3 分,答案不在以上范围之内的, 只要是表现华佗医术高明 的事例就可以给分)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沛国相陈圭推 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 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 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 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 味药, 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 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 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应手消除。如果 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 果到了,告

诉我。 ”当病人说“已经到了” ,应声便起针, 病痛很快就痊愈了。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 应须剖开

“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

身体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 ,一会儿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

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 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药 膏,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 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 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治; 没有多久丢下他走掉了, 还留下书信辱骂他。 郡守果然大怒, 派人追赶捕杀华佗。 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 追赶。郡守非常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升黑色的血,病就好了。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 些。曹操听说了,就召唤华佗来。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 华佗只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穴) ,病随手就好了。不过华佗本来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 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 生病很沉重,让华佗专为他看病。华佗说: “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 能延长寿命。 ”华佗长期远离家乡, 想回去, 于是说:“刚收到家信, 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 ” 到家后,用妻子有病做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曹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曹操 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 果他虚假欺骗, 就逮捕押送他回来。 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 核实证据, 本人 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 “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 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 应该包涵宽容他。 ” 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鼠辈吗?”终于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 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 “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 ”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 佗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没有好。曹操说: “华佗能 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不加根治, 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 可是我不 杀掉这小子, 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 ”等到后来他的爱子仓舒 (曹冲的字) 病危, 曹操才感叹说: “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 第二篇 《旧唐书•孙思邈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 好释典。洛州总

管独孤信见而叹曰 :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 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

:过五

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将授 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 又固辞不受。 上元元年, 辞疾请归, 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 事焉。照邻有文云 :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

;深入不二,则今之维

摩诘。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 :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思邈曰 :吾闻善言天者,必 质之于人 ;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 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 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②,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

③,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④,奔而为 喘乏,竭而为焦枯。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 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

: 胆欲大而心欲

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思邈自云 :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 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 陈、周、隋五代史, 恐有遗漏, 屡访之, 思邈口以传授, 有如目睹。 永淳元年卒。 遗令薄葬, 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 ,有删改 )

注:①孙思邈:唐代医学家,人称药王,著有《千金方》 ;②容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环,

卫指气的周流;③精:实质;④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充塞就长疱疖,匮乏就生脓疮。

济:治理

A.吾方助之以济人 B.年已老,而听视聪瞭 C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1.

瞭:明白 殚:穷尽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D.遗令薄葬

薄:简单、节俭

2.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

A. 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B. 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C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D.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 分)

孙思邈年轻时就喜欢谈论老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 B卢照邻认为孙思邈学问渊

博,见解高超,就像古代庄子和当今维摩诘圣僧。

C. 孙思邈一生大多数时间隐逸行医,多次拒绝官职,说明他对功名也没兴趣。 D. 孙思邈的年龄是个谜团,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的往事,都如同亲眼所见。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1) (2)

(8 分 )

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5 分)

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 (3

分)

参 :

1. B 瞭:明亮

2. B[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语文匠提醒你,句子 很多对偶,你

看到了吗?详细请见语文匠《高考语文选择题满分突破》图书。

3. C 孙思邈曾对好友说 :五十年后会出圣人,那时我才帮助他治理天下。

4. (1)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假如在我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

恨、器、难为用,各 1 分,句意 1 分)

(判断句、

(2)症状显露在面容,病情改变着形貌,如此类推自然现象也是这样。 (每句 1 分 )

5. 治病要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的实质 ;( 答天人合一亦可 )治病胆要大心要细,考虑要周密 行动要坚决。 (每点 2 分 )

参考译文 :

孙思邈,京兆府华原县人。他七岁入学,一天能背诵一千多字的文章。

20 岁时,

就擅长谈论老子、 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 并且喜爱佛经。 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后赞叹 说:这是一个神童啊, 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 假如在我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 北周宣帝时, 由于王室经常发生变故, 他就隐居到太白山中。 隋文帝杨坚辅佐北周朝政, 征聘他担任国子 博士,他推说生病没有出任。曾经对他的好友说

:五十年后,会出圣人,那时我才帮助他治

理天下。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征召他到京城,已经老了,但耳聪目明,要授给他爵位,他 坚决谢绝。 显庆四年, 高宗李治召见他, 授予他谏议大夫官职, 又坚决谢绝。 高宗上元元年, 孙思邈因病请求回乡, 高宗特地赐给他骏马, 安排他住进鄱阳公主封地的庄园别墅。 当时的 著名诗人学者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人,按照孝敬老师的礼仪侍奉他。卢照邻有文章说

:

孙思邈思想贯通古今,学术穷尽天文、历法、 占卜。 他阐述世界万物永恒不变之根本的高超 见解,就是古代的庄子 ;研究精深的学问专心致志,就是当今中国的维摩诘圣僧。卢照邻患 有痛苦难治的疾病,医治不好,就问孙思邈

:高明的医生治好人的疾病,他凭的是什么 ?孙思

邈说 :我听说会谈自然规律的,一定要用人情事理作为依据 ;会谈人情事理的,也要以自然法

则为根本。 大自然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冷热交替, 就是它循环运行 的规律,平和就下雨,激奋就刮风,凝滞就结霜落雪,扩展就出彩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正 常现象。人有上下四肢、脾肺肾肝心五脏,起床睡觉,呼气吸气,精神元气时衰时旺,通畅 就生气血,显现就是神色,振动就有声音,这些就是人的正常现象。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 的实质,这是研究自然和人体的共同方法。一旦阴阳失调,地气升腾就发烧,天气阻隔就发 冷,充塞就长疱疖,匮乏就生脓疮,奔跑就会喘息困乏,干渴就会焦黄枯燥,症状显露在面 容,病情改变着形貌, 如此类推自然现象也是这样。 对于人体疾病, 高明的医生用药物疏通, 用针灸治疗。 对于自然灾变, 国君人臣用最高尚的道德理顺天意民心, 用最大的努力解决具 体问题, 那么人体疾病有的可以治好, 自然灾害有的可以消除。 他又说 :治病胆要大心要细, 考虑要周密行动要坚决。 孙思邈自己讲他出生于隋文帝开皇辛酉年, 到今年九十三岁了, 问 他的乡亲,都说他是几百岁的人,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的往事,分明如同亲眼所见,以此 验证,他不止一百岁了。当初,魏征等人按照太宗的指示编纂南齐、南梁、南陈、北周、隋 朝的历史,担心遗漏,多次询问他,孙思邈口述起来,宛如亲眼看见。孙思邈于高宗永淳元 年去世。遗嘱要求从简安葬,不要陪葬器物,不用羊牛猪等祭祀牲畜。死后一个多月,脸色 外貌没有变化,抬起遗体入棺,轻得好像只是拿着空空的衣服,人们为之惊异。 第三篇

张岱《鲁云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5 题。 鲁云谷传

会稽宝祐桥南, 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 茶,纷至沓来,

应接不暇。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术擅痈疽,更专痘疹。然皆以 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人终疑其游戏岐黄①,不尊不 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云谷也诊视灵敏,可 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却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性极好洁,负米颠②之癖,恨烟, 恨酒,恨人撷花;尤恨人唾洟秽地。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自小多艺,凡羌笛、胡 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向与李玉成竹肉③相得,后惟王公端 与之合调, 余皆非其敌手也。 其密友惟陆癯庵、 金尔和与余三人, 非大风雨, 非至不得已事, 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以今年三月之晦,二鼓方寝。次日呼之不 起排闼而入则遗蜕④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

张子曰: 云谷居

心高旷,凡炎凉势利,举不足以入其胸次。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不解丹青,而有画 意;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数月前有客在座,命苍 头取其所藏雪水煮茶,而大为室人⑤所谪,云谷大怒,经旬不与交语。谓余弟道之曰:

“某

以朋友为性命,乃欲绝我朋友。 ”只此一语,具见侠肠,是岂不读书、不晓文墨之人而能道 此也哉! (节选自《中国古典传记》 )

【注】①岐黄:指医学。②米颠:指宋代书画家米芾。③竹肉:指伴奏和歌唱。④遗蜕:死 去。⑤苍头:仆人。室人:妻子。

1.

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

A. 不可救则望之却(退避)走

猥以微贱,当(应当)侍东宫

B. 向与李玉成竹肉相得(和谐)

去今之墓(筑墓)而葬焉

C. 以今年三月之晦(农历月末)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D. 举不足以入其胸次(停留)

外与天际(交会) ,四望如一

2. 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

A. 次日呼之不起 /排闼而入 / 则遗蜕在床矣 /余与尔和闻之惊诧 /仓皇走视 /痴病植立 /惝恍久 之 B. 次日呼之 /不起 /排闼而入 /则遗蜕在床矣 /余与尔和闻之惊诧 之 C. 次日呼之不起 / 排闼而入 / 则遗蜕在床矣 /余与尔和闻之惊诧 之

/ 仓皇走视痴病 /植立惝恍 / 久

D. 次日呼之 /不起排闼而入 / 则遗蜕在床矣 /余与尔和闻之惊诧 之

/仓皇走视痴病 /植立 /惝恍久 / 仓皇走视痴病 / 植立 / 惝恍久

3.

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A. 云谷医术高明,擅治痈疽和痘疹,不拘前人古方,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每次都考虑病情 后再配药剂,常能

起死回生。

B. 云谷有米颠一样的洁癖,痛恨他人吸烟喝酒、采摘花朵、随地吐痰等恶习,所以只有趣 味高雅的人,才愿

和他交往。

C. 云谷自小多才多艺,精通多种乐器,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能与他和谐配合 的只有李玉成、王

公端两人。

D. 云谷心胸豁达开朗,对于世态炎凉、势利之事,全不在意。他随不晓文墨、不解诗画、 身处俗世,却有着

高雅的情趣。

4.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部编本教材中的句

(11 分)

(4 分)

(1) 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2) 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

( 4 分)

*(3)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分)

参:

1. B (A•当:担当;C•“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 D.胸 次,指心里。 ) 2. A(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 之)语文匠提示,

注意某些虚词是句首词, 还有某些固定的四字词结构, 详细请见语文匠 《高 考语文选择题满分突破》图书。

3. B (“只有趣味高雅的人,才愿和他交往”错,文中是:不是趣味高尚的人,都不能和他长 久交往。) 4.(1)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极其反常的时候,

治疗的情况,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 。

(2)至于他结交好友,只是缘自性情,不是由于虚假勉强。

(别的)医生拒绝

*( 3)赵王打扫庭前台阶, 亲自迎接公子, 依照主人迎接贵宾的礼节, 引导公子从西阶而上。 【语文匠温

馨提示,部编本统一后,考课文是很有可能的】

5.(4 分)(1 )结交缘自真性情; (2)结交的都是“良友” ; ( 3)待友热情而真诚。 (1 点 2 分)

任选 2 点即可 【参考译文】

会稽宝祐桥的南面, 有家小小的药铺, 是我的朋友鲁云谷行医卖药的地方。 云谷对茶的道理 和学问有深刻的领悟, 知心的朋友每天聚集在一起品茶, 接连不断地前来, 以至应付接待不 过来。 别人对这种烦琐的事会感到疲倦, 但云谷却乐此不疲。 他的医术擅长治疗痈疽, 更专 长于治疗痘疹。 但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治疗不一味效法前辈医师, 处方不一味沿袭古书,每 次都是考虑病情后再配药剂, 并不沿袭旧方, 医术高明。 民众始终怀疑他没有把医学当作一 件正经事来做, 不尊重信奉古代医学的条条框框, 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 不是到了极其 危险反常,别的医生拒绝治疗的时候,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云谷看病灵活机敏, 可以救治的就救治, 不能救治的看一眼就退避离开,不曾犹豫不决,前顾后盼,接受别人一 文钱。他生性极其喜欢洁净,有米芾一样的癖好,痛恨吸烟喝酒,痛恨别人采摘花朵;特别 痛恨别人吐痰擤鼻涕弄脏地面。 所以不是趣味高尚的人, 都不能和他长久交往。 他从小就有 多方面的技艺,羌笛、胡琴、凤笙、斑管这些乐器,没有不能精妙演奏的。而且特别喜欢吹 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 以前他和李玉成两人一奏一唱配合得很和谐, 后来只有王公端的演唱 能和他合调,其余的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亲密的朋友只有陆癯庵、 金尔和与我三人,除非遇 到大风雨,除非碰到无可奈何的事,一定每天到他家,饮茶燃香,畅谈说笑,十三年都是这 样。今年三月的最后一天,云谷二更天才睡。第二天叫他,没有起来,推门进去,他已在床 上去世了。 我和尔和听到这消息后十分惊诧, 匆匆忙忙地赶到他家探望,痴呆地站着, 失神 了好久。张岱说: 云谷心胸豁达开朗, 所有人情反复无常、 势利的事, 全不能进入他的心里。 所以他一生不懂得写作,却有诗意;不懂得绘画,却有画意;未走出街市,却有山林意。至 于他结交好友, 只是缘自性情, 不是由于虚假勉强。几个月前有朋友到家座谈,他让仆人拿 出贮藏的雪水煮茶, 却被妻子大加指责, 云谷很生气,整整十天不和她说话。他告诉我弟弟 说:“我把朋友看作性命一样,她竟然想断绝我的朋友。 ”只这一句话,就完全可以看出他的 侠义心肠,这难道是不读书、不懂得文墨的人能够说出的话语吗!

明史李时珍传》阅读 “李时珍”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 3 题

李时珍 ,字东璧 ,蕲州人。好读医书 ,医家《本草》 ,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 ,梁陶弘景所增 亦如之 ,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 ,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 ,至掌禹锡、唐慎微萃 ,先后增补合一千 五百五十八种, 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 ,名称多杂 ,或一物而析为二三 ,或二物而混为一品 ,时珍 病之。乃穷搜博采 ,芟烦补阙 ,历三十年 ,

阅书八百余家 ,稿三易而成书 ,曰《本草纲目》 。增药三 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

,余各附释为目 ,次以集解详其出产、

形色 ,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 ,将之上朝 ,时珍遽卒。未几 ,神宗诏修国史 ,购四方书籍。 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 ,天子嘉之 ,命刊行天下 ,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时珍官楚王府奉 祠正,子建中 ,四川蓬溪知县。 (节选自《明史》 )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好读医书 ,医家《本草》 好:喜欢 B. 或一物而析为二三 C. 未几 ,神宗诏修国史

或:或者 未几:不久

( )

D. 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自:从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穷搜博采 ,芟烦补阙 ,历三十年 ,阅书八百余家

2)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 ,天子嘉之 ,命刊行天下 ,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3.文中反映了李时珍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答:

参:

1.( B )有的

2.( 1)于是穷搜博采 ,删除繁杂 ,增补缺漏 ,经历约三十年 ,查阅了八百余家医药书籍。 (2)李时珍儿子建中拿他父亲的遗表和这部书献给朝廷 ,天子十分赞赏这部书 ,下令刊行天下 从此士

大夫家里都有这部书。

3.反映其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谨的治学精神

译文】

李时珍 ,字东璧 ,蕲州人。爱好读医学书 ,医书《本草》 ,从神农传下来的药物有三百六十五种 梁陶弘景所增添的药物数量与神农的差不多

,唐朝苏恭增加了一百一十四种 ,宋刘翰又增加了

一百二十种 ,到掌禹锡、唐慎微这一辈人 ,先后增补合计一千五百八十种 ,当时认为很完备了 但是品类分得繁多 ,名称又杂乱 ,有的一物分为二三 , 有的两物混为一品 ,李时珍对此感到很不 满意。于是穷搜博采 ,删除繁杂 ,增补缺漏 ,经历约三十年 ,查阅了八百余家医药书籍 ,稿本经多 次修改才成书 ,书名叫《本草纲目》 。书

中增加药物三百七十四种 ,订正为一十六部 ,合成五十 二卷。首先标正名作为纲目 ,接下来附上各家注释为目 ,然后用集解详细记录该药物的产地、 形状、色泽 ,又把气味主治某病的方剂附上。书编好后 ,准备进献给朝廷 ,李时珍却突然去世。

不久,神宗皇帝下诏修国史 ,重赏征求各地书籍。李时珍儿子建中拿他父亲的遗表和这部书 献给朝廷 ,天子十分赞赏这部书 ,下令刊行天下 ,从此士大夫家里都有这部书。 李时珍做过楚王 府奉祠正官职 ,儿子李建中 ,做过四川蓬溪知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