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行动导向学习训练》课程开发与研究

《行动导向学习训练》课程开发与研究

来源:好走旅游网


《行动导向学习训练》课程开发与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研究已经卓有成效,在职业院校中也有很多应用,但还没有相应的基础学习训练课程,本文从行动导向教学概述、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行动导向学习训练课程的改革思路。

标签:行动导向 课程 开发与研究

我国的职业教育自开展以来,其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与深化改革阶段,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但各个职业学校均探索出了符合本校特色的课程,其中,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很多专业特色的课程。但很多学生一直以来接受学科式教育,对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业课程表现出不太适应,因此,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行动导向学习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科式教育与专业教育过渡的必要阶段,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

一、行动导向教学概述

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最早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德国,形成于90年代中期[1],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为手段组织开展教学,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2]。“以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是行动导向教学的指导思想。

他同时指出,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涵义,在于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教学法,让学生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

二、行动导向学习训练课程的实施过程

(一)背景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研究自2004年引入我国以来,已经经历了十余年时光。到目前为止,该领域的研究依次经历了介绍引进——快速发展——稳中提升三个阶段。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2004年1月~2014年7月约十年间的文献进行主题检索,同时对“行动导向”“职业教育”两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共计384篇文献,剔除一些与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无关的文献,共检索出296篇论文。这些文献多属于基于作者本人在国家项目支持下远赴德国等国家参观考察,回国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等第一手资料总结成文、公开发表的文献。近些年,职业院校均进行了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课程改革,相关文献较多。其中,也提出了基于行

动导向教学法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接受不理想和学生的不太适应,因此,再进行行动导向学习的训练,可以很好地进行学科式教育与专业教育过渡的衔接。

(二)课程设计

“以能力为本位”是行动导向所倡导的,也是我校课程设计的灵感来源。通过对高职生特点分析和通用能力的选取,确定课程目录及相应目标,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具体见表1。

(三)教学设计

行动导向学习训练课程以行动导向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为一个大的任务进行,再切分出六大模块、十项典型任务,让学生参与每一个模块的学习,个人或分组进行活动,完成各项任务,根据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的完成情况作为期末考评的依据。

行动导向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设计活动过程,突出能力培养,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潜移默化地掌握行动导向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的学习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课前的备课和其教学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在熟知课程内容、过程和要求的基础上,备课及设计中还需要做好各种情况的预案,包括对课堂活动时间的控制、突发状况的提前设想、课堂的掌控、备选课堂教学内容与拓展内容的设计等。

(四)教学实施

每次课的教学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导向教学过程。首先,在任务进行前,教师需要对任务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简要说明,学生通过每个明确的“任务”来掌握教学内容。其次,通过个人思考、团队合作、头脑风暴等进行活动。再次,个人或团队展示成果,反思并相互学习和进步。最后,进行小组互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分给予综合性评价。

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发挥“导”的作用,而且要把握好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如果有偏差的地方,需要加以纠正,但仅限于纠偏,切忌明确告诉学生怎么完成等类似的做法。另一方面,做好最后的高度概括,切入主题内容,达到升华的效果。下面以团队合作为例,见表2。

导向教师介绍教师介绍本次课的内容及安排资讯小组合作制作气球座椅。5~6个人一组,利用八个气球、胶带、剪刀等工具,如何搭出一个气球座椅?(兼具座椅的外貌和稳定性。)计划教师引导、小组工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完成任务?协商制定实施计划。决策小组对话、师生对话确定气球座椅的样式,确定各成員的分工。实施小组工作小组搭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任务。检查评估自我检查教师检查各组展示成果,派出学生代表进行成果验收,综合给出评价结果,各组总结。

通过完成此次任务,真正了解如何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在群体中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做一个积极的成员,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友好相处,能够认同自己的领导或服从地位,顺利完成任务。学生在“行动”中学习,比单纯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

(五)评价方式

课程的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注重学生参加课程、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在活动中的发言情况,学生的课堂成果。考核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分别从参与度、发挥作用、成果展示、小组与教师评价、期末考核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三、结语

行动导向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针对性的学习训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些都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在未来工作岗位中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徐涵.以劳动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潮[J].职教论坛,2004(07).

[2] 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4):1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