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中均实现了信息化技术的的利用。对于水利工程的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这一环节来说,信息化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所具有的采集、传输、监测以及警报等多种功能,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的信息化管理。故本文通过对国内水利信息化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几点在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引言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我国能源资产中的重要组成,水利工程则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程项目,水利工程中机电设备是保障生产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对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是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美国、法国、荷兰等西方国家在水利工程早已实现信息化,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利用不仅实现了对降雨、洪水等灾害情况的监测与分析,也实现了对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运行实时监测、故障警报等,保障了水利工程的安全与高效生产。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对设备运行故障提前警报,还能实现对多种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从而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一、国内水利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
水利信息化技术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但存在着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例如,近几年来我国德州市水利部门经历了不懈努力,实现了水利信息化基础的建设,并且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开发了无线监控系统、自动测报系统等一系列应用软件,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促使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而水利工程丰富的江苏,自1990年起便逐步应用了信息化技术,是国内水利信
息化发展的前线城市,水利部门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对多个水利工程的机电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测、采集、储存、建立实施数据信息库实现了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对水利各种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不仅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完成对单个水利工程某一项设备的控制、还可以实现对跨流域水利工程的控制,并且具备了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管理、故障警报等多种作用。广东中山市水利局自2001年起正式步入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实现了对数据信息化采集、存储、处理等方面的进步,其中对于水利机电设备的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能够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将结果传输至相关部门,实现了运行效率的提升[1-2]。
二、水利机电设备在运行与维护管理中常见问题 (1)管理人员未能重视对设备的维护管理
管理人员对水利机电设备的运行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机电设备运行是维持正常生产活动的重要设备,也是保障收益的重要支撑。若机电设备因长期使用又未能得到保养维护则极易出现运行故障而影响到正常生产活动,在此情况下多数管理人员认为对使用效率降低的故障设备进行维护不仅会花费更多的资金,同时也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因此会更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在运行效率更有优势的在新型水利机电设备的引进中。
(2)缺乏完善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体系
管理是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对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中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机电设备运行效率以及使用寿命的提高。但由于在管理工作、维护技术等方面的缺失,导致对于水利机电设备的运行与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最终造成了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以及设备因缺乏运行与维护检修的管理而造成使用寿命降低。此外,由于机电设备类型较多、但存在同一设备其检修与维护保养标准不同的原因,可造成检修人员与维护人员无法按照管理工作计划完成对机电设备的保修工作。
(3)设备各项信息的缺失
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电设备类型较多,其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参数调整试验信息、定期检修信息以及维护保养信息等分散保存在操作、调试、检修和维护等不同工作类型的人员中,造成机电设备管理部门无法对机电设备各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促使设备各项信息存在缺失、设备管理工作处于失衡状态[3]。
(4)维护管理模式陈旧
由于管理层面的重视不足、技术条件的落后、资金投入过少等多种原因,造成设备管理部门对机电设备的各项信息多采取纸质资料进行登记保存而无法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对于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计划使用书写编制的方式,而可能因工作项目多、工作量大等原因导致管理工作出现失误等情况[4]。
三、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的应用
为了控制和降低以上常见问题的发生,还需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后续对信息化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以及维护管理的完善等多方面的共同改进,从而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提升。对水利机电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包括几下几方面:
(1)设备运行的监测管理:设备运行的监测主要是指对设备在运行时的状态与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必定不是突然造成,而是长期运行损耗引起,而监测管理能够实现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反馈,以便于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数据信息的辨别和判断,可有效的降低设备大型故障问题的发生几率[5]。
(2)设备维护计划的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可根据水利机电设备的不同检修和保养需求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可将维护类型分为大型、小型维护、零散性维护,维护时间分为周检、月检、季检、年检四种维修周期,若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可先制定维护计划模板,包括本次维护设备的名称型号、上次维护时间、本次具体维护项目、维护周期、维护人员名称等内容,数据填写上传后可在设备到下次维护时间时提前提醒相关维护人员,实现了维护计划的自动生成与提醒。
(3)故障设备的管理:机电设备故障是指设备因长时间运行、缺少维护保养而导致原本的功能和工效降低、或设备已无法正常运行需维修。而故障设备的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利用实现从故障设备的维修信息提交、部门审批、维修处理至维修完成的流程化管理;同时也可满足对突发故障设备的现场处理需求,通过相关人员发现故障设备时利用现场拍照或视频结合口语或文字描述的方式将设备故障信息上传至系统中,方便检修人员通过信息判断设备故障发生原因、是否需要立即停机维修等,若无需立即停机维修可将该设备的故障信息登记到周检或月检的设备维修工作计划中,若需立即停机维修可在系统中生成维修申请单后可进行维修处理。在故障设备完成维修后可由检修人员对设备故障的情况、故障原因、维修方式、维修完成时间、后续维护计划进行记录并上传至系统中,以供类似故障情况发生时的维修参考[6]。如图1所示:
图1:故障设备的管理流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比于西方国家在水利信息化发展而言,我国在水利信息化方面的实施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通过在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对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监测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可有效的避免机电设备大型故障的发生,同时也实现了维护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继泉.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思考[J].水利科技,2021(03):5-8.
[2]韩大鹏.济源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9):78-79.
[3]朱耀.水利水电工程机电设备运行的维护与检修分析[J].安徽建筑,2021,28(06):185-186.
[4]胡瑞.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16):87-88.
[5]李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异常问题及处理分析[J].河南科技,2020(19):84-85.
[6]刘树彩,周爱平,邵春英.信息化在煤矿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中的应用[J].能源科技,2020,18(09):78-82+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