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l.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体的签字名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l.下列既属于清洁能源,又为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
B.天然气 C.风能 D.核能
2.某山区发生地震后,由于道路毁坏、通讯中断,救灾指挥部急需掌握抢险队所在位置、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等信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卫星遥感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雷达预警 ⑤虚拟现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3.采用GIS技术叠加某城市地质、人口密度、交通、植被等图层,可选出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干道路、植被覆盖率高的区域,则该区域适宜建设
A.汽车加油站
B.度假村 C.垃圾处理场 D.大型超市
4.华北某一山区,在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在花岗岩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这反映的是
A.垂直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5.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这说明太阳活动会
A.改变地貌形态,影响农作物产量 B.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C.改变水文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D.改变土壤性状,影响农作物产量 6.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A.厄尔尼诺频率减小 C.水稻分布北界南移 B.高山雪线下降
7.下列自然带中,成土过程微弱的是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汉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海岸线变短
微商是基于微信生态与社交为一体的新型电商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会对许多产业产生影响。完成8—9题。 8.下列受微商冲击较大的有
①零售实体店 A.①②
②商业地产 ③电信公司 ④航空公司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对微商影响较小的区位因素有
①交通 A.①②
②市场 ③集聚 ④地价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号在天津制造完成后,拟运至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进行首次发射。完成10—11题。
10.选择天津制造长征5号运载火箭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成本较低 C.铁路运输发达
B.劳动力成本较低 D.产业协作条件好
11.与西昌、酒泉、太原相比,选择文昌作为我国大型航天器发射基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运输能力
B.科技力量 C.国防安全 D.劳动力素质
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完成l2—l3题。 12.和田玉属于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13.导致和田玉籽料磨圆程度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接触变质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2004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同时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完成14—15题。 14.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B.耕地面积增加 C.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D.气象条件稳定 l5.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
A.有利农业规模化经营 C.制约农业劳动力转出 B.有利优质耕地保护 D.阻碍商品农业发展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7%称为人口老龄化。下图为中国与美国1970—2010年人均GDP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统计图。完成16—17题。 16.与美国相比,中国
A.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 B.1970年后老龄人口比重增速较慢 C.2010年老龄人口较少
17.关于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国际移民加速美国人口老龄化 C.经济发展制约美国人口老龄化
B.独生子女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 D.经济快速增长制约中国人口老龄化 D.2000年后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18.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十三五”规划中产业发展方向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该区域降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的主要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③
②劳动力短缺 ③矿产资源枯竭 ④经济效益低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该区域按“十三五”规划发展,可以
①缓解就业压力 A.①②
②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
③优化产业结构
④加快高耗能产业转出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6年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完成2l—22题。
21.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 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 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
22.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
A.中原城市群
B.长株潭市群 C.成渝城市群 D.长三角城市群
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2016年1月2l—25日的天气变化。完成23—24题。 23.该地21日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 B.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 C.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 D.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 24.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 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2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
A.①③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B.②④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C.③⑥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D.⑤⑥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欧洲西部部分区域略图(图l)及图中②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勃朗峰所在山脉是欧亚板块与 非洲 板块 (域“碰撞”或“张裂”)而成。(2分) (2)图中①是世界着名的工业区,该工业区形成时期,主导区位条件是 煤炭丰富 ,产业结构特点是 单一(第二产业为主) 。(2分)
(3)图中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乳畜业 。该地的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多雨,其形成原因是终年受 西风带 控制。(3分)
(4)比较图l中③地和④地冬季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3分)
③地气温高 ③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④地距海远,地势高。 27.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l)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 东 (填“东”或“西”)部人口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地形 。(2分)
(2)江西省、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该类工业在这两省布局,主要是考虑接近原料地(矿产资源) 和 动力基地(水电站) 。(2分)
(3)生态保护和修复是长江经济带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从保护长江水环境的角度,图中C、D两地的生态保护重点分别是 植被 、 湿地 。(2分)
(4)与区域内其它河流相比,乌江冬季径流量较丰富,其主要原因是乌江流域冬季受 锋面 (天气系统)影响,流域内 降水 丰富。(2分)
(5)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三角地区的积极意义。(2分) 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图1为美国西部略图,图中85号州际公路沿线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带,分布众多的纺织工业基地,但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缓慢,棉花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图2为85号州际公路在洛杉矶市的一块标志碑(南北朝向)。
材料二
洛杉矶市(34°N,118°W)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剧增,20世纪40年代初,该市汽车拥有量达250万辆之多。50至70年代,洛杉矶市光化学烟雾时有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交通安全。
(l)美国85号州际公路选线的主导区位是 城市分布 ;影响该公路北段城市密度大于南段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气候 。美国提出重振制造业的设想,降低生产成本,吸引纺织工业回归,主要依赖于 先进的纺织技术 。(3分)
(2)甲区域农业生产由粗放的放牧业向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说明其农业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变化;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灌溉条件改善;城市发展。
(3)6月22日,某观测者测得图2中标志碑影子的最小面积是0.3平方米;另于该日某时(北京时间10:30)观测到该碑影子朝向东南。判断上述两种观测结果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4分)
面积错误。6月22日,洛杉矶正午太阳高度79.5°(大于45°),影子长度小于0.5米,面积小于0.3平方米。
朝向正确。(6月22日北京时间10:30时,当地地方时为18:38,接近日落,)太阳位于西北方,影子朝
向东南。
(4)分析20世纪50至70年代洛杉矶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4分)
汽车拥有量大,尾气排放多;地形较封闭,不利于废气扩散;多逆温现象,阻碍气流扩散;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天,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
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下图为贵州省略图。
材料二 贵州省拥有国家级贫困县50个,贫困人口623万,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比重较高的省份。根据“十三五”规划,贵州省拟通过易地搬迁实现142万贫困人口脱贫,就近相对集中安置迁出人口。
(1)简述贵州省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4分)
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岩溶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2)贵州省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 崩塌 、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分析该省地面塌陷多发的原因。(4分)
可溶性岩石多,地下溶洞发育;岩石裂隙发育,透水性好;地下水溶蚀作用强等。 (3)分析贵州省将易地搬迁作为脱贫途径的主要原因。(4分) 人均耕地少;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交通运输不便等。
(4)在第一、二、三产业中,各写出一个易地搬迁后劳动力就业的合理方向,并分别说明理由。(3分) 绿色、生态农业等;农业类型多样,种殖经验丰富。 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产品种类丰富,生产成本较低。 旅游业等;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