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年真题(绝密,完整版)

来源:好走旅游网


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年真题【绝密】

I、613政治学原理(1995—2013)

1995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6分×5)

1. 种族主义

2. 资产阶级民族政策

3. 政治意识

4. 政治管理

5. 政治控制

二,简答题(8分×5)

1. 为什么多党制会导致政局不稳?

2. 人口素质怎样影响政治形态的稳定和发展?

3. 政治形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哪些重要特点?

1

4. 政治参与的相关因素包括哪些主要方面?

5. 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和资产阶级政治发展观的区别是什么?

三,论述题(15分×2)

1. 我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中英在香港问题上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2. 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民主?

1996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⒈主权

⒉结构功能主义

⒊《五权宪法》

⒋政治参与

⒌国家元首

二、简答题

2

⒈简述“中产阶级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错误

⒉简述地理环境对政治形态的影响作用

⒊简述政治统治的实质

⒋简述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和政权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⒌简述政治意识传承的基本意义

三、论述题

⒈论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及其现实意义⒉举例说明政治决策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1997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⒈契约论国家起源说

⒉政治分析科学

⒊政治形态

⒋政治价值观

3

⒌君主制和共和制

二、简答题

⒈简述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⒉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特征

⒊简述国家机构组织原则

⒋简述政治意识发展的基本途径

⒌简述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三论述题

⒈论述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政治决策机构?

⒉怎样提高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政治素质?(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98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⒈自然法学说

4

⒉地缘政治学

⒊政治资源

⒋压力集团

⒌政治社会化

⒍政治系统分析

二、简答题

⒈简述政治形态的结构要素和基本特征

⒉扼要评述精英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

⒊如何理解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⒋现代政治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

⒈论民主监督在五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⒉从现代化的社会政治效应应看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

5

1999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⒈政治共同体

⒉公民权利

⒊利益聚合

⒋民族主义

⒌政党联盟

⒍国家主权

二、简答题

⒈政治系统的基本特征

⒉政治文化的功能作用

⒊政治权力的运行结构

⒋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

6

三、论述题

⒈论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⒉论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及其相互关系。

2000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⒈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⒉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力

⒊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

⒋三权分立与议行合一

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二、简答题

⒈如何理解“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一命题?

⒉怎样看待利益关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7

⒊简述政治社会化及其基本实现方式。

三、论述题

⒈试论公共舆论的政治效能。

⒉结合实际,对激进改革和渐进改革两种改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2001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⒈洛克

⒉政治角色

⒊公共舆论

⒋国家元首

⒌代议制

⒍《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二、简答题

8

⒈简要说明政治系统与内外部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⒉如何看待政治统治的目标与手段?

⒊简要分析国家权力资源的结构。

三、论述题

⒈法治辩。

⒉论现代化背景下的廉政建设。

2002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⒈《理想国》

⒉自由主义

⒊政治共同体

⒋.二元君主制

⒌公民

9

⒍乡政村治

二、简答题

⒈扼要说明政治学研究中的角色理论。

⒉如何理解政治文化结构与功能?

⒊实行政治监督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三、论述题

⒈以现代化进程为背景,谈谈你对政治秩序合政治民主关系问题的看法。⒉试论经济全球化的政治效应。

2003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

2.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3.政党与压力集团

4.单一制与复合制

10

5.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

二、简答题

1.在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中,政治系统的功能有何表现?

2.政治权力通常以哪种方式发挥作用?

3.现代政治决策的技术过程包含那些主要环节?

4.你怎样理解俄“现代性带来稳定,现代化滋生动荡”这一命题。

三、论述题

1.论民主在现代化政治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社会分层状况及其政治效应的看法。

2004 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比较

1、《利维坦》与《政府论》

2、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

11

3、总统制和联邦制

4.、渐进改革和激进改革

二、简答题

1、政治介入的动因

2、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3、政治发展的目标和内容

4、政治民主的走向

5、政治参与的要素

三、论述题

1、论宪政。

2、有人说\"政治是获得政治权威的必要手段\结合政治学有关知识,进行阐述。

2005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2

1.洛克与卢梭

2、三权分立与议行合一

3、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4、政治选举与政治投票

5、国家与社会

二、简答题

1、利益分析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政府活动与市场活动的区别与联系。

3、大众媒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4、怎么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大意)。

5、现代政治管理的典型特征。

三、论述题

1、在中国当前推行现代化进程中,关于效率与公正优先性的问题(大意)。民主制框架下,怎样看待和处理政治冲突和政治合作的关系。

13

2、宪政

3传统政治管理和现代政治管理的典型特征。

2006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自然法与契约论

2.政治沟通与政治协调

3.联邦制与邦联制

4.贵族共和制度与民主共和政体

5.政教合一与政教分离

二、简答题

1.简述政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

2.如何理解政治权利的本质规定?

3.概要说明政治团体的聚合功能。

4.简述政治决策的政治——社会意义。

14

5.简述政治改革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

1.论革命党与执政党行动逻辑之异同。

2.论政府责任。

2007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政治领导与政治决策

2.集权制与分权制

3.权利与权力

4.公民与臣民

5.“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二、简答题

1.简述政治系统的功能。

15

2.为什么说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如何理解民族自决和国家主权的关系?

4.简述政治系统的主要类型。

5.在宪政架构下,政治监督通常借助于哪些手段?

三、论述题

1.论“程序”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2.论社会政治冲突的发生机理及其防范和化解之道。

2008年政治学理论

一、概念比较(每题10分,共50分)

1, 主权与治权

2, 民主与共和

3, 政治角色与政治团体

4, 魅力型权威与法理性权威

16

5, 国家结构形式与政权组织形式

二、命题阐释与评价(每题10分,共50分)

1,“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2,“政治统治到处都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

3,“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4,“公共政策的受益面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分布不均匀”。

5,“现代性带来稳定,现代化滋生动荡”。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论后革命时代的国家治理。

2, 论民主政治条件下的公民素质养成。

2009年政治学原理

一、概念比较

1.罗尔斯与诺齐克

17

2.政治投票与政治选举

3.政治情感与政治态度

4.总统制与议会制

5.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

二、简答题

1.为何要进行政治监督?

2.如何理解政治统治的法治方式?

3.政治权利的特性?

4.作为消极参与的政治冷漠可能出于哪些原因?

5.多项分进改革特征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论现代政府体系中的执行权。

2.论民主政治良性运作的约束条件。

18

2010年政治学原理

一、 概念比较(50分)

1、权利与权力

2、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3、政治情感与政治动机

4、综合性改革方式与多项分进性改革方式

5、《利维坦》与《政府论》

二、 简答题(50分)

1、为什么说政治是一种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国家机构设置原则的主要类型。

3、危机状态下政治决策的特点。

4、 如何公共行政权力配置中的府际关系?

5、 简述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19

三、论述题(50分)

1、论政治服从。

2、论政治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及其相互关系。

2011年政治学原理

一、概念比较(每题10分,合计50分)

1.民主与民粹

2.法制与法治

3.二元君主政体与议会君主政体

4.政治接触与政治表达

5.魅力型权威与法理型权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合计50分)

1.简述政治系统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2.简要说明政治权力施用的压力方式。

20

3.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政治管理有何特征。

4.简要解释精英政治决策模型。

5.如何理解政治社会化是人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合计50分)

1.试析民主政治条件下的公共舆论。

2.试析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及其化解之道。

II、931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

2013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洪秀全

2、李鸿章

3、邹韬奋

4、张謇

21

5、郑观应

6、李提摩太

二、对比分析

1、苏维埃政权与抗日民主政权

2、顽固派与维新派

3、救亡图存与启蒙运动

三、论述题

1.西方因素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2.辛亥革命反思。

2011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合计25分)

1、冯桂芬

2、林乐知

22

3、陈宝箴

4、黄炎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合计50分)

1、《资政新篇》

2、《清议报》

3、省宪运动

4、“五五草宪”

5、“双十协定”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合计75分)

1、“中体西用”评述。

2、辛亥革命运动的政治影响。

3、试析“民主联合政府”的产生。

2010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

23

一、名词解释(5分,共25分)

1.东方专制主义

2.郭嵩焘

3.宋教仁

4.政闻社

5.五五宪章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冲击——回应模式与自我中心主义。

2.军阀政治的特点。

3.民初军阀政治的特点。

4.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追求的目标。

5.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

三、论述题(25分,共计75分)

24

1.政治发展理论兴起的北京与主要学者、代表作。

2.戊戌变法的展开及其影响。

3.新政协的召开及其历史地位。

2009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5分,共25分)

1.督抚制度

2.夷夏观念

3.《盛世危言》

4.邹容

5.“训政”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的特点。

2.总理衙门的历史地位。

25

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影响。

4.清末革命党与立宪派的同一性。

5.“三三制”及政治影响。

三、论述题(25分,共计75分)

1.维新变法是怎样兴起的?

2.民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走势?

3.国民参政会与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

2008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50分)

1、循环日报

2、《校邠庐抗议》

3、清议报

4、胡适等人的“好政府主义”

26

5、孙文越飞宣言

6、训政约法

7、法西斯主义

8、罗隆基

9、五权宪法

10、储安平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合计75分)

1、鸦片战争后官绅对传统政治及文化的认同危机。

2、简论清末革命党人与立宪派的矛盾与同一性。

3、民初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分析。

4、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

5、简述《大公报》的办报理念及历史地位。

三、论述题(25分)

27

1、试论西方社会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2007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50分)

1、军机处

2、京师同文馆

3、时务报

4、护法运动

5、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6、新月月刊

7、制宪国大与行宪国大

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9、三三制

10、双十协定

28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合计60分)

1、早期启蒙思想家对民主政治的探求。

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袁世凯时期军阀政治失败的特点。

4、新政协与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

三、论述题(40分)

1、简述并比较清末预备立宪运动与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

2006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计60分)

1、督抚制

2、总理衙门

3、资政院

4、东南互保

29

5、军阀政治

6、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7、法西斯主义

8、国民参政会

9、国家社会党

10、民主联合政府

二、论述题(每题30,合计90分)

1、试论西方社会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2、论述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3、试论民初政党政治的展开及失败的原因。

2005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3、五院制4制宪国大5动员勘乱时期临时条款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0

二、简答

2、简述南京临时政府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004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真题

名词解释

6南北洋通商大臣7三三制

论述题

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律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2003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真题

一 名词解释

5总理衙门6武汉国民政府7五院制

二、简答2、苏维埃政权的性质3、清末新政的意义

2002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真题

名词解释

31

5军机处6公车上书7国民参政会8双十协定

二简答

3简述苏维埃政权的组织形式4简述孙中山的全能分离思想

三.论述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对民国时期政治发展的影响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001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真题

名词解释

7清末新政

简答

3简述北洋时期责任内阁制的特点4简述当代中国的选取制度的选择

论述题

2、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10年中国近现代发展史真题

32

名词解释(5分,共25分)

1.东方专制主义2.郭嵩焘3.宋教仁4.政闻社5.五五宪章

二.简答(每题10分,共计50分)

1.冲击——回应模式与自我中心主义2.军阀政治的特点

3.暂时没找到4.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追求的目标。5.

三.论述(25分,共计75分)

1.政治发展理论兴起的北京与主要学者、代表作。2.戊戌变法的展开及其影响3.新政协的召开及其历史地位

2009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5分,共25分)

1.督抚制度2.夷夏观念3.《盛世危言》4.邹容5.“训政”

二、简答(每题10分,共计50分)

1.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的特点?2.总理衙门的历史地位?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影响?4.清末革命党与立宪派的同一性?5.“三三制”及政治影响?

33

三、论述(25分,共计75分)

1.维新变法是怎样兴起的?2.民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走势?3.国民参政会与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

2008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50分)

1、循环日报 2、校芬庐抗议3、清议报4、胡适等人的好政府主义5、孙文越飞宣言6、训政约法7、法西斯主义8、罗隆基9、五权宪法10、储安平

简答题(每题15分,合计75分)

1、鸦片战争后官绅对传统政治及文化的认同危机2、简论清末革命党人与立宪派的矛盾与同一性3、民初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分析4、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5、简述大公报的办报理念及历史地位

论述题(25分)

试论西方社会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2007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50分)

34

1、军机处 2、京师同文馆3、时务报4、护法运动5、中国民权保障同盟6、新月月刊7、制宪国大与行宪国大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9、三三制10、双十协定

简答题(每题15分,合计60分)

1、早期启蒙思想家对民主政治的探求。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袁世凯时期军阀政治失败的特点4、新政协与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

论述题(40分)

简述并比较清末预备立宪运动与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

2006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计60分)1、督抚制 2、总理衙门3、资政院4、东南互保5、军阀政治6、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7、法西斯主义8、国民参政会9、国家社会党10、民主联合政府

论述题(每题30,合计90分)

1、试论西方社会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影响2、论述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影响3、试论民初政党政治的展开及失败的原因。

2012年考研政治学真题

一.概念比较

35

1.政府与市场

2.公民与臣民

3.参政权与诉愿权

4.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5.议会共和政体与总统共和政体

论述(五选四)

1.试论伊斯顿的政治系统模型

2.试论常态政治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3.在政治生活中,程序公正的作用

4.论权力制约的方式

5.从政治学视角,对‘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前提’的认识2012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36

洪仁干 严复 马建忠 谭嗣同 瞿秋白

简答

1.苏维埃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3.义和团运动

4国民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5.制宪国大

论述

1.近代政治中国发展的独特性

2.预备立宪运动的开展和影响

3.国民时期政党政治的兴起和主要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南京大学2011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37

1、冯桂芬

2、林乐知

3、陈宝箴

4、蔡元培

5、黄炎培

二、简答(每题10分)1、《资政新篇》

2、《清议报》

3、省宪运动

4、“五五宪草”

5、“双十协定”

三、论述(每题25分)1、“中体西用”述评

38

2、辛亥革命的政治影响

3、分析“民主联合政府”的成立

2011年南大政治学原理真题

概念比较

民主和民粹

法制和法治

二元君主政体和议会君主政体

政治接触和政治表达

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

简答题

简述政治系统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要说明政治权力施用的压力方式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政治管理有何特征

39

简要解释政治精英决策模型

如何理解政治社会化是人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论述

试述民主政治条件下的公共舆论

试述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及其化解之道

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