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河南科技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607)中国史专业基础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 ,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主编,中华书局; 《中国现代史》(上下册) 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早上大概背一到两个单元,晚上睡觉之前再听一遍录音,第二天再迅速的复习一下,效果还不错。阅读还是要多读多看,一遍一遍地过。大家应该也都报了相应的辅导班,老师会有自己的节奏,跟着走就好。特别推荐大家可以多看一些课外的英语文章,了解下英语阅读的背景知识。作文从晚些开始就可以,多背范文,自己总结一些好的句子、模板,力争和别人不一样。作文部分还是要给予高度重视的,我身边有同学就是客观题做的特别好,但是大小作文分数特别低,导致总分比较低。
英语前期单词一定要抓紧,所以说我觉得听听网课也是可以的,但不是必须,如果时间紧的话,但是单词必须过关,根据你的记忆曲线滚动复习,可以作为每天零碎时间用,吃饭走路啥的,把时间利用起来。阅读从始至终不能丢,尤其到了后期,英语这个东西如果一放下,就很难拾起来,那之前的功夫就白花了,所以你可以不用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但是要每天不间断学习。
其次是阅读,我觉得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真的很好。他的真题解析部分会教一些阅读方法,英语我考的实在是差劲,所以说点教训吧。首先一定要打好基础,背单词,多背单词,我当时是没有坚持下来,到9月以后背单词特别少,所以就考的不好。我好朋友她六级考了三次才过,她给我说她背了有七八本单词书。所
以单词多重要。
阅读也就是老生常谈的,最少做两遍,保证每个单词都认识,每个句子都读懂了,选项也分析清楚,确定到底是什么错误,因为选项的错误就那么几种,最好还要理清楚整篇文章的脉络,逻辑。新题型我一般都不错,虽然我单词不认识,但是找到一些逻辑关系词啊,同义复现啊,看看逻辑,一般都不会丢分了。完型我没有怎么练过,但是这几年的趋势就是很简单,所以不要放弃完型。
翻译,我也没有系统看过老师讲,因为我觉得我可以很清楚的看懂句子结构,怎么划分,但是词不认识,所以多背单词多背单词,多背单词,还有就是遇到长难句切忌去一整句话进行直接翻译,而是要进行句子的成分划分。
(607)中国史专业基础专业课复习
复习:要做好计划,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暑假计划、冲刺阶段计划,要细致、灵活、实际,每个周、每个月做总结,对自己的进度和完成度有充分的认识。道理谁都懂啦,然而做不做得到就看个人了。
实话实说,我的确没做到。我看过很多经验贴,很多学长学姐说自己每天去图书馆,一学就是12小时。我考前那一星期能有10小时吧,平时连8小时都很困难。我追番,追综艺,看剧,看小说,睡过头就不去图书馆了,暑假每周和舍友去逛街。我是个勤奋的人吗?显然不是。3月到6月的日计划做的还算细致,虽然也有偷懒的时候,也完成了七七八八吧。后面的计划就不大行,任务越拖越繁重,日均需要完成的任务量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完不成,简直是恶性循环。 我这样说,是想吹嘘自己有天赋,不怎么努力就能考好吗?不是啊,我只想告诉你们什么叫因果报应。我的不努力,让我上考场之前慌得不行,完全没谱,根本没有胸有成竹,淡定自若。有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初试有运气成分,
复试真是现世报了,基础知识没有做到滚瓜烂熟,面试一紧张更是什么都不记得了。所以,请以我为反面教材,制定的计划就踏踏实实地去做,可别抱着侥幸心理了,幸运不会一直降临,有实力才什么都不怕。可以时而放松,但不要放弃,能坚持到最后就战胜很多半途而废的人了。
专业课:3月到9月初,只看了一遍参考书,没有进行背诵。大二大三选了选读的课,还算了解一些。这期间,我试着用电脑根据这几本参考书整理笔记,包括浮动地狱(指的就是晚清时期,人们通常把悲惨受苦的地方比作地狱,因此把西方殖民强盗装运\"苦力\"的船只称作漂泊在海上的\"地狱\即浮动地狱\"。)这样的知识点可能出大题,又多又费时间,而且我也抓不住重点,也不能确信自己整理的答案模板质量怎么样,所以我放弃自己整了。
9月中旬,我开始用研教新版习题集,目前是先仔细阅读用灰色笔划出自己不懂不了解的地方,每个章节的框架思维导图。并配合网课,在书上做一些笔记。比如中国近现代的“运动”有那几处,我就会把跨越两个世纪近百年的一个王朝有个民国,涉及到地主改良阶级、资产阶级革命党、追求进步的学生、中国共产党队伍建设等中国多阶级的社会活动标记在空白处,平时在做练习的时候就相当于把知识点又一次加深了印象。记得这本书算是各大习题集里出的比较早的一本,分章节,分题型罗列考点,考点后面另附命题角度。真心不错,大家可以看看试试。
9月中我才开始上网课,可以说相当晚了,真心看的脑壳疼。我每天只看了课,但是并没有记忆知识点,再说一遍,一定要及时背每天学的东西,不然真的背不完!我居然一直拖到考前一个周才开始背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重点的名词解释,分享给大家:
常考名词解释
1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之役)2亚罗号事件3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4天津条约5火烧圆明园6北京条约7辛酉政变(祺祥政变 )8子口税 9会审公廨 10包世臣 11徐继畬 12那拉氏 〈慈嬉(太后)〉13 奕昕(此字为言字旁)14瑷珲条约 15联军委员会 (广州外人委员会)16蒲安臣
一般名词解释
1佛山团练局 2工部局 3咸丰帝 4同治帝 5中美续增条约〈蒲安臣条约〉6柏贵7 巴夏礼 8穆拉维约夫9 叶名琛
鬼知道我那一个周经历了什么。我属于短时记忆比较好的吧,比较适合应试,但是考完试就清空了!清!空!了!乖孩子千万不要学我。
大题考的会很细,所以大的框架要有,每个阶段的总体特征都要掌握还有能举出典型的例子。一些比较细小的点由于时间太紧我没准备,只在梦里完整背了一遍名词解释,挺简单的,背了基础知识也能顺利写出来,有道题我在研教新版的习题中做到过,我印象还挺深的,所以考场遇到既惊喜又开心。
我整理了一本特别厚的全国各个学校的真题,我考试前3天把上面所有的知识点都整理了出来,例如:一二一运动:1945年底,昆明学生发到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
一二三○运动:1946年12月24日,北平发生了美军士兵强奸中国女大学生的事件。美军的暴行激起了全市人民学生游行的公愤,北平学生率先开展了反美示威运动,这一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得到全市人民的支持,随即迅速发展为全国规模的反美、反蒋爱国民主运动。 五二○运动:
1947年4月4日至18日,上海、南京、北平等城市学生举行五四纪念会,并组织了反饥饿、反内战罢课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为反抗当局的镇压,南方与北方大中城市各学校学生冲破国民党政府的禁令,于20日同时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是为“五二○”运动,它标志着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看过历年真题就能发现,基本上都是本科时期教材上的内容,学有余力就把拔高题也看看。主要还是要吃透教材,考的还是很基础的题目,对比其他学校的真的可以说难度不大,只要你把书背好了。我考场上两题不会,一题10分,出考场翻书有一题就是书上的标题,我没当重点没背。我临考前五天才开始背书,不作不会死,要不然再高10分应该不是梦。
不仅是专业课,公共课也有共同的规律,我在看英语真题的时候也走过弯路,《木糖英语英语手译》厚厚的一本,做题时找不准方法就会显得没有效率,所以在做题时一定要掌握规律,把一些选项中的“坑”总结出来,并且总结各种题型,政治也是如此,《政治新时器》中的真题和练习题,都有不少的大题,大题刷起来只靠数量取胜是完全不行的,还是要沉住气耐心的把大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总结出来,不在乎数量,而是做完一道题,掌握一道题中涉及到的规律并加以总计,然后再去做题,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度。说了这么多,有些跑题,我们继续聊专业课。
10月开始冲刺,网课的老师讲了一些方法,比如怎么定位,看段落开头结尾和中间转折什么的,确实提高了我的速度,但我之后没怎么练了。后来就到了考前一个周,我就做了几天研教新版的模拟卷的拔高题,太难了,虐哭我,我就佛了。做了几套往年真题的,虽然有点难度,但还行,我就淡定了一些。结果今年感觉倍儿容易,不知道是不是我错觉,长度也不长。但是在答题的时候我真是
不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平时多练习,多模拟来提速度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没什么事我就把当时用的笔记又重新根据新大纲整理了下来,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一些包括真题,学长学姐的知识点总结,视频课等等很珍贵的资料都可以送给大家。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少走弯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