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简述农田土壤酸化机理、途径及防治对策

来源:好走旅游网
简述农田土壤酸化机理、途径及防治对策

农田土壤酸化是指农田土壤pH值下降过低,导致土壤酸性增加的一种现象。其机理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途径引起的:

1. 长期使用化肥。过量使用氮、磷、钾等肥料会造成土壤酸化,其中硝酸盐肥料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最为显著。

2. 长期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铵、尿素等酸性肥料,含有硫、氮元素,容易被微生物降解产生酸性物质,导致土壤酸化。

3. 含酸性物质的灌溉水。灌溉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如硫酸、硝酸等),长期灌溉会使土壤逐渐酸化。

4. 酸雨的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酸性物质,降下的酸雨会加速土壤酸化。

对于农田土壤酸化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使用化肥。合理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特别是过量使用硝酸盐肥料。

2. 使用中性或碱性肥料。选择中性或碱性肥料,如石灰、氢氧化钙等,能够中和土壤酸性。

3. 灌溉排水。合理管理灌溉水,避免使用酸性灌溉水,同时进行排水,以避免土壤过度酸化。

4. 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质、石灰等改良剂,提高土壤的pH值。

5. 植物选择。选择对酸性土壤适应性较强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也可以选择种植对酸性环境适应性较强的树木。

综上所述,农田土壤酸化是由长期使用化肥、酸性肥料、含酸性物质的灌溉水以及酸雨等因素引起的,通过控制施肥、使用中性或碱性肥料、灌溉排水、土壤改良和植物选择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农田土壤酸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