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2.3《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课堂练习及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二章第三节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

一、选择题

1.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可行的措施是( ) A.食盐加碘(盐) B.面包加碘(盐) C.大量食用海带 D.注射含碘药剂

2.向溴化钠、碘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然后加热将溶液蒸干并灼烧片刻,最后残留的物质是( )

A.NaCl B.NaCl、NaBr、NaI C.NaBr、NaI D.NaCl、I2 3.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均匀、透明、紫红色 C.均匀、透明、无色 D.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 4. .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有( )

A.碘水、淀粉溶液 B.溴水、四氯化碳 C.氯水、碘化钾淀粉溶液 D.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5.溴化碘(IBr)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它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 应 也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并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I Br + H20 = HBr + HIO 下列有关溴化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溴化碘与Br2、I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 在许多反应中, IBr是一种强氧化剂

C . 在溴化碘与水反应中,IBr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 溴化碘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可生成两种盐

6. .往碘化钾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下层呈( ) A 橙红色 B 紫红色 C 无色 D 深褐色 7.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酒精作为萃取剂 B.检验碘化钾溶液可用淀粉试剂

C.分离碘和食盐可用加热的方法 D.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

8.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A.碘酒 B.溴水 C.碘化钠溶液 D.氯气 9. (11年上海9题)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 I2(g)+ H2(g)

2HI(g)+ 9.48 kJ (ii) I2(S)+ H2(g)

2HI(g) - 26.48 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

D.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二、填空题

10.溴水为 色,在溴水中加入苯振荡,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是 溶液,呈 色;下层为 层,呈 色。

上述实验中,利用有机溶剂将溴或碘从其水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叫做 。所用的有机溶剂,如苯或四氯化碳等通常称作萃取剂。

用作萃取剂的液体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① ② 三、实验题

11.海带具有从海水中富集碘的能力,下面是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流程:

a b c

海带 海带灰 悬浊液 含Iˉ的溶液 氯气

含I2的溶液 d 含I2的有机溶液 蒸馏 晶体碘 ①在上述操作中,哪一过程是萃取?( )

A、a B、b C、c D、d

②写出上述过程中含Iˉ的溶液通氯气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四氯化碳能从碘水中萃取出碘的原因是⑴ ⑵ 在进行萃取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④证明某未知无色溶液中含有Iˉ,你能有几种方法?(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只需写出你选择的试剂及相应的现象。

参考试剂:淀粉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氯水、溴水、食盐溶液、溴化钠溶液等(还可任选其他试剂) 方案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选用试剂 未知溶液、氯水、四氯化碳 现象 下层溶液显紫色

答案

1.A 2.A 3.D 4.C 5.B 6.D 7.C 8.C 9.A 10.橙黄色、溴的苯溶液、橙红色、水层、无色、萃取剂 ①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 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11.①d

②2I- + Cl2→I2 + 2Cl-

③ 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四氯化碳对碘的溶解度要远大于水;

分液漏斗;烧杯 ④未知溶液,硝酸银;出现黄色沉淀 未知溶液,溴水,淀粉;淀粉变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