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银元真假4个人心得

来源:好走旅游网


今天在翰龙雅集上开始写自己的钱币经历。

自己的钱币收集经历实在太短,尚谈不上什么经验。但是作为经历还是可以写的。就先写一写关于银元真伪的话题。

网络上最关注的是什么叫假银币。

关于假银币,个人理解,所谓的假银币,一是在材质上是假的,二是在版式上非原版。在材质上属假者,当然在版式上就不可能是原版;在版式上非原版,材质却可能是真的。 鉴别假银币的步骤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材质鉴定。对非银材质鉴定个人感受就是从声音鉴别。从市场上采购一些银元,不管真假,随便买上三五个,只要价格适中就好。把这三五个“银币”敲来敲去,你一定会发现总有一枚银币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表现为声音清亮,余韵悠长,这就是真银币了。但是,真银币的声音的音高又和银币本身的大小、厚薄有相关大的关联。这就像乐器一样,小的乐器都是高音乐器,而低音乐器都是大的乐器一样,银币的音高也是这个道理。36克的真银元的声音情况是,在大手指甲与二手指甲夹住银元中心位置(尽量不要使肌肉碰到银币面),用另一银元敲击被检银币边缘,力度中等,被检银元的声音洪亮,音色清纯,余音持续时间大约为7秒。在第3秒之后发生循环转音,在余音结束之前转音次数在等,好的银元的转音次数大约超过10次。七钱二分、三钱六分等音高逐步升高,余音逐步缩短,转音次数降低,但音色清纯则是一致的。如果在材质鉴别上有上述表现,材质是银质应该没有什么疑问了。 如果被检银元没有上述表现,也未必全是假币。具体情况也有两种:一是部分民间造币使用的材质纯度不够,造成音色纯度不够。二是原版银元使用的材质的含银量不高,据资料,一些原版银元的含银量甚至有60%左右的情况。在此情况下,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统筹分析。如发生余韵在5秒左右的情况,仍然可以认为该银元的主材还是银质的。在主材含银量很高的情况下,就需要按照银元的制作工艺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对银元的真伪进行鉴别。 二是工艺鉴定。对银元的工艺技术鉴别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气息老旧协调,包括包浆完整自然等,在气息上要保持整体性,就是要在整体上寻找不协调的地方:如磨损不协调,人工痕迹严重;边缘磨损不自然;地章不平整等。约大部分的真银元的地章基本都是像镜面一样平整。最重要的一点是边齿:我个人对边齿的看法有三点:一是整体老旧自然,不得有新痕或新做的任何特征;二是边齿整齐自然,纹理清晰,不得有任何的齿纹模糊或者大小不等;三是手感,对边齿的手感判定方式是:五个手指拢住银元,不停地滚动,刺手感清晰、明显、自然就是真的。

最后一点经验:细节描述或者交待。

三是细节鉴定。真币的特点就是每一个细节都是特别清晰的,凡是细节交待不清晰、模糊的最好不要出手。但是关于细节鉴定却是最不好掌握的,一些真版银币的细节做得并不好,但另外一些非原版的银币如同治皇帝福健恭进的龙的眼睛的细节就做得特别好。如果没有原版对照,这枚假币几乎可以乱真。该银元的鉴别一是材质声音短促,二是在有原版银元对照的情况下可以看出非原版银元的图纹要原原来的粗(但对比其他银元来说仍然是非常的细) 以上是一个新入门者的体会,不推荐对他人起借鉴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