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实现“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高效性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实现“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高效性

作者:黄春梅

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7期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现在的学习小组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以提高学习小组的有效性,甚至高效性。

关键词:“高效互助学习小组”;有效;高效性

所谓“高效互助学习小组”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性格差异和男女性别,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虽然“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教学模式早已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是有些看起来很活跃、热烈的课堂中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的“高效互助学习小组”形同虚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但达不到有效,更谈不上高效,建设卓越课堂就成了空话。那么如何让高效互助学习小组在课堂中能有序、有效、甚至高效地开展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实施“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高效互助学习小组”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分组考虑不周全。虽然每个班都把学生分成了6-8个学习小组,但是每个班的班主任在分组时考虑的是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方面的学习能力,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性格、男女生的搭配等。在小组成员的座位安排上,有些班级把一个小组的成员排成一列,这样在小组讨论交流时不便于开展。

(2)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不强。初中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心理生理不成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交流能力、探讨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比较差。而且现在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意识。教师在巡视小组讨论交流时,你就会发现在学习小组里往往是强势的同学掌握了话语权,处于弱势的同学只有听的份,没有发言之机,讨论出的结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并没形成集体智慧,当然也就达不到“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目的。

(3)“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有效性不高。虽然很多老师在课堂中都运用了“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也活跃、热烈,但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时真正学到了什么呢?有些课堂中的“高效互助学习小组”只是流于形式,为了小组学习而小组学习。有一些问题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只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就能看懂的,就没有必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小组讨论积极、气氛非常融洽,人人参与其中,而另外一些小组却静悄悄的,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从何而谈。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只有个别小组善于展示本组的成果,大部分的小组处于沉默状态。这样学生参与度不高,参与面不广,也就达不到“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有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对“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现有的对“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评价方式是每个班采取加操行分的方式,每个周进行一次总结,年级部每个周根据班级的小组操行分总结进行星级小组的评选,而这些都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其实,“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开展不应只限于一节40分的课堂内,在课堂外,小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同样可以采取交流、互助、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 二、实现“高效”的一些做法

(一)进一步优化,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学习小组,开展更有效的“合作”

在思想品德的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在分组前,我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愿意和谁以及大家期望用什么形式开展。在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打破班级中已有的小组组合,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重新组建具有思想品德课特色的互助学习小组。每小组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待转化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二)教师要走进学习小组,把握时机,适时有效指导“合作”

在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互助学习的习惯,增强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由于现在的初中学生具有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虽然思想上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也有了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但由于他们的心理不够成熟,自制力不强,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参与其中。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比如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观察各个小组的交流情况,甚至走进学习小组,去倾听他们的发言,有时还可以和学生讨论、交流,把教师的角色转化为参与者的角色。当发现讨论积极的学习小组,教师要及时给与表扬,并加上相应的操行分,当发现处于沉默状态的小组,教师可以把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可以对学生说:“你是最棒的!不用怕!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教师还可以参与其中,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寻找其中的问题。当发现个别同学掌握了话语权的小组,教师要指导他们交流时首先让待转化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针对大家的看法中不同的地方进行交流、讨论或争论,最后形成本小组的综合意见,由大家推荐的发言人发表本组的意见。这样就能做到人人都发言,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有感悟,真正实现“高效学习小组”的有效性。

(三)建立全面评价与激励机制,激发热情,有效延伸“合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效互助学习小组”要达到有效性高效性,必须要科学全面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价与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才能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让学生感受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赞赏与鼓励,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采用全面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要实现“高效互助学习小组”的高效性,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克服,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