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15.1--15.5分节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15.1--15.5分节测试题含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15.1--15.5分节测试题含答案

15.1两种电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橡胶棒相互吸引,则乙球(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2.如图所示,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时头发立起并散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头发一定带正电荷 C.头发一定带同种电荷

B.头发一定带负电荷 D.头发一定带异种电荷

3.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小球A带正电 C.小球A可能不带电

B.小球B带正电 D.小球B可能不带电

4.根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分布于原子核外的粒子是( ) A.核子

B.中子

C.质子

D.电子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D.摩擦起电中带正电的物体是因为得到正电荷

6.下列关于“吸”的物理现象中,由于静电现象引起的是( ) 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 B.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 C.拔火罐时玻璃罐“吸”在皮肤上

D.若人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进铁轨

7.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8.用两根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负电,但甲球带的电荷比乙球的多,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

A.M一定带负电 C.摩擦时,L失去电子

B.M一定带正电 D.摩擦时,L得到电子

1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现用金属棒连接验电器A和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荷从验电器A流动到验电器B B.电荷从验电器B流动到验电器A C.验电器A得到正电荷 D.验电器B得到正电荷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一些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梳子与图中 摩擦最容易带电,梳子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 电。

12.小明用 (选填“钢尺”或“塑料尺”)在干燥头发上摩擦几下,发现能吸引小纸屑,这是 现象,当尺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该尺带 (选填“正”或“负”)电。

13.原子核由 和 组成。在原子中,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通常情况下,原子对外 (选填“不显”或“显示”)电性。

14.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铝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这是因为 (选填“玻璃棒上的电子”或“金属箔上的电子”)发生转移引起的。

15.如图所示,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橡胶棒C带 电,小球B带 电,小球A不带电或带 电。

三.实验探究题

16.有带电的验电器A,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发现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A带 电。

(1)再取个相同的验电器B,B不带电,如图所示,用塑料棒将A、B连接,发现验电器B金属箔 ,说明: 。

(2)再用细铜丝将A、B连接,发现验电器金属箔 ,说明: 。

17.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之后,小乐同学大胆的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1)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同一个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

(1)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 (2)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 显示出来。

(3)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 。 A.小钢球 B.塑料泡沫小球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A.带负电 B.不带电 C.二者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

1.解: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说明甲、乙两个轻质小球带有同种电荷,橡胶棒带负电,甲球与带负电的玻橡胶棒相互吸引,则甲球带正电,乙球也带正电,故A正确。

故选:A。

2.解:当人在触摸静电球时,人的身体就会带上电荷,使得人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但不能确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得人的头发会飘起来,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解:

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故C带负电,如图所示,当靠近A小球时,相互吸引,说明A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C靠近B时,发现排斥,说明B一定带负电;将AB靠近时,AB吸引,B带负电,A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解: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认为: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5.解:A、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故A正确。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 C、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是电子的转移,故C错误。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物体因多余电子而带负电,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故D错误。 故选:A。

6.解:A、化纤衣服容易因摩擦而带电,会吸引轻小的灰尘,故A符合题意;

B、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拔火罐使用时,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等到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

压在皮肤上,所以这是由于大气压强引起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进铁轨,是由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解:

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时出现相互吸引,则小球有可能不带电或带负电;

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若相互吸引,则说明小球不带电,故A错误,B正确;

若相互排斥,则说明小球带负电,故C、D错误。 故选:B。

8.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个小球都带负电,故相互排斥,由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故两小球偏离竖直位置的幅度相等。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解:

AB、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带负电,绝缘棒吸引轻质棒的A端,说明轻质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B错误;

CD、绝缘棒带负电,是因为缘棒得到了电子。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解:

AB、由题知,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则B上的一部分电子会通过金属棒转移到A上,A得到电子,与正电荷相互抵消一部分,A带的正电荷会减少从而张角变小,而B因为失去电子也带上了正电荷,B的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使B金属箔张角变大,故A错误,B正确。

CD、由上面分析知,验电器A得到电子,B失去电子,而不是正电荷的移动,故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解:

由图可知,毛皮的束缚电子的能力最弱,梳子束缚电子的能力最强,故毛皮与梳子摩擦最容易起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梳子得到电子带负电。 故答案为:毛皮;得到;负。

12.解:(1)钢尺是导体,钢尺与头发摩擦后,即使能带上电荷,电荷也会通过钢尺、人体很快转移;而塑料尺是绝缘体,与头发摩擦后,所带电荷不会转移。所以使用塑料尺与头发摩擦,使塑料尺带电。

(2)用塑料尺在干燥头发上摩擦几下,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塑料尺带电后能吸引小纸屑。 (3)当尺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此时塑料尺带的是负电。 故答案为:塑料尺;摩擦起电;负。 13.解:

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同,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故答案为:质子;中子;质子(或原子核);电子;中子;不显。

14.解:玻璃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丝绸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丝绸和玻璃棒摩擦,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来,使金属箔片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

故答案为:金属箔上的电子。 15.解:C

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C带负电,当靠近A小球时,相互吸引,即说明A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C靠近B时,发现排斥,说明B一定带负电;

将AB靠近时,AB吸引,B一定带负电,A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可见,橡胶棒C带负电,小球B带负电,小球A不带电或带正电。 故答案为:负;负;正。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解: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即橡胶棒有多余的电子;当它接触验电器时(已知验电器A是带电的),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

若验电器A带正电,则会发生电中和,金属箔张角会变小,不符合题意;

则此时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大(验电器所带电荷增多),说明验电器原来带的是负电荷。

(1)用塑料棒将A、B连接,塑料棒是绝缘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所以,用塑料棒连接A、B(原来B验电器不带电),电子不会发生转移,故B金属箔没有张角; (2)再用细铜丝将A、B连接,铜丝是导体,导体容易导电,所以,用塑料棒连接A、B,A上的部分负电荷(自由电子)会转移到B上,因此验电器B的金属箔由于带负电会张开,即B的张角增大;A上的负电荷减少,则A的张角减小。

故答案为:负;(1)没有张角;塑料棒是绝缘体;(2)A的张角减小,B的张角增大;细铜丝是导体。

17.解:(1)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的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

(2)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显示出来。

(3)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质量较小塑料泡沫小球。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一定是同种电荷;但相互吸引的可能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故答案为:(1)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的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2)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3)B;(4)C。

15.2电流和电路

知识点 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1.下列有关电流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的移动便形成了电流

B.电路中只要接入电源便一定能形成电流 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

D.电流的方向总是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所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B.在导电溶液中有可能是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所以电流的方向不能确定

C.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其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D.带电粒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3.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 ) A.电流方向由A到B B.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 C.电流方向由B到A D.始终无电流

4.如图所示,将灯泡与电池相连,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则通过灯泡中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灯丝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是________(均填“由A到B”或“由B到A”)

知识点 电路的构成

5.电路和水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电路中和如图所示水路中的水管作用相似的是 ( )

A.电源 B.用电器 C.开关 D.导线

6.如图所示是一只磁控猴子,只要你拿走它手上的香蕉,它就不停地大吵大闹;你把香蕉还给它,它就停止吵闹.香蕉的作用相当于( )

A.导线 B.开关 C.电源 D.发声器

7.如图所示,在每个水果上插入铜片和锌片,用导线把这几个水果与发光二极管连接起来,二极管便发出了光,其中插入金属片的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 ( )

A.电源 B.导线 C.用电器 D.开关

8.如图所示,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 )

9.简单电路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________;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________

10.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________,消耗电能的是________如图所示电路,用导线把一个小灯泡和开关连接起来,要使灯泡发光,必须在“a、b”两端接入________,还需要________

能力提升

11.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

A.电路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B.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C.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 D.电路中有电源,且有灯泡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 B.开关断开后,从电源正极到开关处仍有电流

C.在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D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13.塑料外壳的手电筒的构造如图所示,手电筒内装了两节干电池关于手电筒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弹簧为绝缘体,不属于电路的一部分 B.干电池为电源,按键为电路开关 C.灯泡发光时,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D.灯泡发光时,灯丝中的电流是由正电荷定向 移动形成的 14.关于电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源是能够提供持续电能的装置 B.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C.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电源能够提供一种动力,使自由电子定向移动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用电器和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就组成一个电路 B.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 C.灯泡发光是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源在连入电路时要考虑正、负极,开关在连入电路时要断开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电子在此段电

路中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均填“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若将开关放在灯泡右边,灯泡的发光情况与原来相比相同(填“变亮”“相同”或“变暗”)

17.电流在灯丝中无论沿什么方向流动都能使其发光,但是用半导体材料做成的二极管简称ED灯,只能让一个方向的电流流过它(二极管的符号类似一个箭头,电流方向与箭头方向相同时,电流才能通过).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发光,可据此推断出电源的左边是________极(填“正”或“负”),导线中电流方向为C→________(填“A”或“B”)

18.随着空气污染的日趋严重,电动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________(填“用电器”或电源”);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这是因为带电体能________通常情况下,铁、铜、人体、铅笔芯等物体属于________(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 能力升华

19.如图甲所示,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

(1)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如图乙所

示的测通器来测试,连接导线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________为同导线的两端.(填字母)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________相连时,另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简要叙述辨别的方法 答案 1. C 2. C 3. C

4. 由B到A 由A到B

5. D 6. B 7. A 8. B

9. 用电器 电源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电源 用电器 电源 闭合开关 C B B B D

自左向右 自右向左 相同 负 A

用电器 吸引轻小物体 导体 CE E 略

初中物理同步测试15.3《串联和并联》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 下列家用电器或家庭电路元件中属于串联的是( )

A.电视机和冰箱; B.两孔插座与三孔插座; C.电灯和控制它的开关; D.不同房间内的电灯. 2.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两灯属于串联的正确电路是( )

3. 如图当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灯L2灯丝烧断 B. 灯L1亮,灯L2不亮 C. 灯L1灯丝烧断 D. 电池被烧坏 4. 如图所示,以下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S断开,两盏灯均发光 B. S断开,两盏灯是并联连接 C. S断开,电源被短路

D. S闭合,电灯被短路,两盏灯都不发光

5. 如图是一个简化的电冰箱内的电路图,其中M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 L是冰箱内的照明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闭合S1,灯L亮,电动机M工作 B. 只闭合S2,灯L亮,电动机M工作 C. 闭合S1和S2,电动机M才能工作

D. 闭合S1,灯L亮,闭合S2,电动机M工作

6. 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灯L1和L2均不亮。某同学用 一根导线检查电路的故障,他将导线先并接在灯L1两端时,发现灯 L2亮, L1不亮,然后并接在灯L2两端时, 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可判断( ) A. 灯L1短路 B. 灯L1断路

C. 灯L2短路 D. 灯L2断路 7. 右图中三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 ) A. 三灯串联 B. L2、L3并联,再与L1串联 C. 三灯并联 D. L1、L2并联,再与L3串联 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闭合S1,L1亮 B. 只闭合S2,L2亮

C. S1、S2都闭合,L1、L2都亮 D. S1、S2闭合,L1、L2都不亮

9.下面四个电路图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

二、填空题:(每小格2分,共34分)

10. 最基本的电路有 电路和 电路。家里电灯、电视机、 洗衣机等用电器是以 方式连接的;马路两旁路灯,其中一 盏灯坏了不亮,其他路灯依然亮着,说明马路上所有路灯是

联的;节目里许多的彩灯连在一起, 其中一盏坏了, 则全部不亮, 说明这些彩灯是 联的.

11. 如图当S1、S3断开时, S2闭合时, L1与L2是

联; 当S2断开, S1、S3闭合时, 灯L1、L2 联。 若同时闭合 两个开关则会造成电源短路。 12. 如图若只需灯L1发光,则用导线连接_____

两个接线柱; 若连接A、D接线柱, 则灯L1

L2是

联的; 若使L1、L2并联, 则接

线柱A与B连接, 接线柱C与 连接.

13. 如图四个电路中,闭合开关时, 会出现短路的是_____图;由两盏灯

组成并联电路的是______图;由两盏灯组成串联电路的是 图; 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电路中总有灯不能发光的是________。

14. 如图箭头表示接好电路时电流的方向, 甲乙丙

三处分别接有电源、电灯和电铃. 根据电流的 方向,判断出电源可能在 处, 此时电 灯和电铃是________ (填“串”或“并”)联的。 三、综合能力题(除标注外每格3分,共30分)

15. 如图所示,元件位置不变,导线不交叉,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 (1)在甲图中将电灯L1和L2连接成并联电路;(5分) (2)在乙图中将电灯L1和L2连接成串联电路。(5分)

16. 观察与思考:电冰箱内有照明灯,控制它的开关在打开冰箱门时闭

合,使灯发光;当冰箱门关闭时,此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灯不发光。 不妨我们把这种开关叫“门控开关”,用“—门控开关—”表示。 电冰箱背面有一个电动压缩机,当冰箱内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便启 动,而内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工作。因而我们可认为压缩 机是由一个温控开关(用“—温控开关—”表示)自动控制的。 ①可见, 电冰箱的照明灯和压缩 机工作时是相互 (影响、 独立)的,它们是 联的。 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试着将右 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5分)

17. 小明用两只灯泡连接成电路并闭合开关后, 发现两灯都亮, 断开开

关后两灯都不发光。由于连线较乱, 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 并联, 以下是小明设计的三种判断方法。

方法一: 把其中一只灯泡从灯座上取下,观察另一只灯泡是否工作。 方法二: 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观察两只灯泡是否工作。 方法三: 把任意一个灯泡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起来,

观察另一只灯泡是否工作。

(1)小明设计的这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中, 取下其中一只灯泡, 闭 合开关, 如果观察到 的现象, 则判断出该电

路是并联的。

(2)在用方法二和方法三进行判断时,发现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 方法二的不足是:

;

方法三的不足是: 。

同步测试15.3参考答案

1-5. CCDCD 6-9. BCAC 10. 串联 并联 并联 并 串 11. 串 并 S2S3 12. AB 串 D

13. (a) (b) (c) (d) 14. 甲或丙 并

15. 如图15

16. ①独立 并

②如图16

17. (1)另一只灯泡仍发光

(2)如果断开的是并联电路的干路导线, 两只灯泡都不发光, 和串联电路一样, 无法判断。如果是并联电路, 会造成电源短路。 解析:

3. 开关断开时电路为并联电路;当开关闭合时会电源短路,即两灯泡均不发光,

并且完好无损,但电池会被烧坏。

4. S断开时,L1、L2并联,两灯均发光。当S闭合时,电源的两端不经过用电器,被直接连在一起构成短路。

6.由图知,两灯串联;闭合开关时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某处断路,或是两灯均短路;

若电路中只有灯L1短路或只有灯 L2 短路,则另一盏灯会发光,不符合题意,故AC错误;

用导线先并联在L1两端时, 发现L2亮,灯L1不亮, 说明L2是完好的; 然后并接在灯L2两端时, 发现两灯均不亮, 由此可知灯L1发生了断路,故B正确,D错误。

7. 假设电流由左侧流入,则在左侧分为两支,一支流入L1,后经下面导线流入负极;另支分别流入L2、L3后流入负极;即三灯并列连接,故应为并联,B正确把几个用电器首尾相接,连入电路就是串联把几个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再连入电路,就是并联,根据串并联的概念判断各灯泡的连接方式。 8. 若S1、S2都闭合,灯L1被连入电路能发光,灯L2被短路,不发光。 只闭合S2电路仍处于断路,L1、L2都不发光; 只闭合S1,L1就能发光,S2对电路没有影响,故A正确。

12. ①由图可知,将C. D用导线连接起来, 只有灯L1接入电路, L1发光,L2不发光;如图甲所示;

②若只用导线连接B. C接线柱,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灯L1、L2为串联电路;如图乙所示;

③若接柱A与B连接,接线柱C与D连接, 电路中有两条电流的流通路径, 灯

L1、L2并联,如图丙所示;

13. (a)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

经开关S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发生电源短路,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灯泡总不发光;

(b)闭合开关后,该电路有两条电流的路径,即两灯泡并联,属于并联电路; (c)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L1、L2、开关回到电源的负极,故为串联电路;

(d)闭合开关前和闭合开关后,电流都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左侧灯泡回到电源的负极,右侧灯泡始终不亮。

17.(1)因为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因此第一种方法中,取下其中一只灯

泡,闭合开关,另一只灯泡仍发光,则可以判断出该电路是并联; (2)方法二:因为干路中导线的通断控制整个电路,串联电路中导线通断控制整个电路;如果断开的是并联电路的干路导线,两只灯泡都不发光,和串联电路一样,无法判断;

方法三:如果是并联电路,会造成电源短路,电源将被烧坏。

15.4 电流的测量基础巩固 知识点一 电流的强弱

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流是表示电流快慢的物理量 B.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

D.电流的符号是“I”,单位可以用毫安,也可以用微安

2.下列关于常见的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通过的电流大小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收音机约2A B.电冰箱约1A C.手电筒约0.02A D.台灯约3A

3如图所示,计算器工作时,内部的电流约100μA,合 mA= A;手机待机时,通过手机的电流约为20mA,合 A= A。

知识点二 电流的测量

4.如图所示,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2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小灯泡的电流,估计电流大约是0.8A,那么A、B线头应分别接电流表的哪个接线柱( )

A.“3”和“—” B.“0.6”和“—” C.“3”和“0.6” D.“—”和“3” 6.如图所示,甲电流表接入的量程是 A,此时电流表的分度值为 A,甲电流表的读数是 A。乙电流表接入的量程是 A,此时电流表的分度值为 A,乙电流表的读数是 A。

7.在用电流表测通过某导体的电流时,若选用0~3A的量程,测得的电流值为0.5A;若选用0~0.6A的量程,测得的电流值为0.52A,那么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大小应是 A。

8.甲、乙、丙三组同学做利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出现了如图中的现象,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填到下面的横线上。

甲组 乙组 丙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9.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电流表测灯泡L所在电路的电流,应将线头M接电流表的“ ”(选填“—”“0.6”或“3”)接线柱,正确连接电路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L的电流为 A。

10.如图电流表所测的是通过 的电流。

能力提升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有可能损坏电流表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灯泡串联

B.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泡L2的电流 C.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泡L1的电流 D.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电流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如图所示,在“练习使用电流表”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电流表“0~3A"的量程刻度值标示不清,根据你对电流表的了解,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是( )

A.0.42A B.0.44A C.2.2A D.2.4A

14.如表是部分用电器的电流值,电器1、电器2、电器3可能是台灯、计算器或电饭煲,则台灯应该是电器 ,计算器应该是电器 ,电饭煲应该是电器 。(均填写电器序号)

电器1 100μA 电器2 0.2A 电器3 3 A 15.某同学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连接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后,灯L1 (选填“亮”或“不亮”),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 的电流。

16.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请在虚线框中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

17. 按要求连接电路:开关S控制两灯;两灯并联;电流表只测通过灯L1的电流。

拓展延伸

18.如图甲为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 的电流。

(2)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是 A。 (3)如果用电流表测通过L1和L2的总电流,且只允许移动一根导线,应将导线 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 ”接线柱上。

参考答案

1.A 2.B 3.0.1 1×10-4 0.02 2×104 4.C 5.A 6.0~3 0.1 1.3 0~0.6 0.02 0.24 7.0.52 8. 甲组:电流表量程选择过大; 乙组:电流表量程选择过小; 丙组: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9. - 0.2 10.L2 11.B 12.C 13.C 14. 2 1 3 15.不亮 L2

16.

17.

18.(1)L2 (2)0.28 (3)b -

15.5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基础巩固

知识点一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如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的关系,总结普遍规律,他下一步的操作最合理的是

( )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2.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 。

(3)指出表中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

电流表的位置 电流I/A A 0.3 B 0.3 C 1.5 (4)该同学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5)改正错误的数据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 。 知识点二 探究并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3.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对照电路图,请你帮他们将图乙中的原件连接完整。

(2)连好电路后,该实验小组进行实验,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如图丙所示,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3)另一实验小组在实验中也连接了一个相应的电路图,电流表接电路中,指针所指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分析可知:该小组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是 。 4.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1)实验中,选择规格不同的灯泡的目的是 。

(2)闭合开关,发现L1亮,而L2不亮。小易认为L2不亮的原因是L被短路,你认为他的判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小易将电路中右侧的a导线与电流表“0.6”接线柱相连的那一端接到“-”接线柱上,其他都不动。这样连接的目的是测通过 (选填“干路”或“L2”)的电流,请评价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

(4)小易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电流表的测量对象 L1所在的支路 电流表的示数I/A 0.30 L2所在的支路 0.20 0.50 干路 知识点三 串、井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5.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Ib、Ic。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Ia=Ib+Ic B.Ia>Ib>Ic C.Ia=Ib=Ic D.Ia<Ib<Ic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的示数是0.1A,电流表A2的示数是0.3A,则电流表A的示数是 ( )

A.1A B.0.2A C.0.3A D.0.4A

7.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30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3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 A。有一种LED手电,由6个LED并联组成。若通过每只LED的电流为15mA,则这种LED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为 A。

能力提升

8.小红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L1很亮,L2只能微弱发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通过L1的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 B.通过L1的电流小于通过L2的电流 C.通过L1的电流等于通过L2的电流 D.无法判断

第8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均闭合后,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一定相等的是(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时,A1的示数为1.2A,A2的示数为0.5A。则( ) A.通过L1的电流为1.2A B.通过L1的电流为0.7A C.通过L2的电流为0.7A D.通过L2的电流为1.2A

11.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

均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分别为( )

A.2.5A,0.5A B.0.5A,2.5A C.2.0A,0.5A D.0.5A,2.0A

12.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若通过灯L1的电流 为0.3A,通过灯L2的电流为0.2A。则电流表A的示数为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 A。

13.小海和小梅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电流表只测量L1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3)测出A、B、C三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 。

位置 电流I/A A 0.30 B 0.24 C 0.54 (4)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接下来的做法是 。

(5)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之间的关系。在虚线框(图丙)中画出这个电路图。 拓展延伸

14.如图甲所示,当S1闭合、S2和S3都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灯L1、L2是 联的,电流表A2和A3的示数各为 A、

A;当S2和S3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A3和A2的示数分别为0.7A和0.3A,电流表A1的示数为 A。

参考答案 1. B

2.(1)不相同 (2)断开 (3)1.5 选用小量程按大量程读数了

(4)只测量一组电流值具有片面性 (5)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3.(1) (2)0.42

(3)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1)为了得出普遍规律 (2)错误

(3)L2 不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5.C 6.D 7. 0.3 90 8.C 9.D 10.B 11.D 12. 0.5 0.2

13.(1)C (2) (3)IC=IA+IB

(4)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5)

14.串 0.1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