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我看了宝能、华润、万科之间的斗志,于是一口气读完由一次疯狂收购过程演绎的400多页的
书,书的内容大到资本运作、中到投标流程、小到人的贪
婪、团队政治斗争。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的企业并购狂潮,或者说是由专营投机的金融大亨们自导自演的骇人听闻的疯狂游戏,而游戏的最终结果是他们或者各得其所,或者一败涂。只是当浪涛与浮华烟消云散之后,当参与者的成败荣辱都将被尘世遗忘之后,还有谁会记得那场风风雨雨曾经怎样影响了华尔街的整个金融经济运行轨迹,如何制约了每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又怎样极其严重地威胁到任何一个以薪酬谋求一日三餐养家糊口的普通劳动者。
那是一次可怕又可悲的杠杆博弈游戏。任何一个卷入其中的人与集团都无法全身而退。而这本《门口的野蛮人》恰恰就是把1988年KKR公司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这一80年代最大资本并购案例的细枝末节,以及这一游戏的法则与游戏中大小玩家的手段、伎俩等种种淋漓尽致地再现的文本。其中不乏缜密的商业伦理、公司理财以及投资银行学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还揭露了这场博弈中
交战各方不仅仅是为了争夺一家大公司,更多的是为了争得既得利益甚至是整个华尔街的统治地位。
在我看来,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收购案,之所以被誉为“世纪大收购”,至少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一是这场收购案的规模空前;二是杠杆收购引进的垃圾债券给企业后续经营带来麻烦,三是收购案将资本的嗜血和人性的贪婪演绎的淋漓尽致。
这场收购案不但以最终250亿美元的收购价震惊世界,使后来的各桩收购交易望尘莫及。而且其参与主体RJR纳贝斯克公司、KKR、摩根士丹利、第一波士顿、美林等公司,无论在当时,甚至在2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业内“大而不能倒”的寡头。
约翰逊是纳贝斯克的CEO,也是这场收购的发动者,喜欢私人飞机和名车豪宅。多数的评论已经给他定了性:“一个贪婪的、奢侈成性的管理者”。但是他又给人一个全新的界面,相对呆板严肃的哈弗大学的企业大碗形象,总是一副乐天派的外表下内心隐藏着的是狡诈、凶狠、算计之能事,他是以交易为导向、以利润为中心的职业经理人,他忠于自我。一个细节在他的办公桌上放了一本《孙子兵法》,这也能诠释这位大碗能以低学位出生而用运筹决胜千里之外能力一步步爬上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老大宝
座。而在与标牌原上司韦格尔、到与食品巨头纳贝斯克合并后的上司谢伯利、再到雷诺兹与纳贝斯克合并后的上司威尔逊及难缠的核心人物霍里根的政治斗争中,充分展示此人算计之能事。告诫人们虽然你有法拉利跑车的能事,但你目前还是堆在拥挤的停车场里,唯一处理方式是低调。
资本的本性就是嗜血,而管理层一旦背离了忠诚勤勉的职业精神,势必会借助嗜血的资本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从道德的高度去批判MBO显得毫无意义,因为,正如房西苑在《门口的野蛮人》中所说的,这是一个开门揖盗的结局。约翰逊自以为机关算尽,希望借助“华尔街”这一帮“野蛮人”达成自己的目的,却不知不觉中引进了一群“强盗”。资本的嗜血和人性的贪婪,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强盗?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