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0期 135 惕防破伤风抗毒素迟发型过敏反应 周永翠 摘要:破伤风抗毒素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含有特异性抗体, 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用于开放性损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有感染破伤风危险者和破伤风棱茵感染的预防,一次皮下 或,肌肉注射1500—300IU,成人与小儿用量相同,伤势严重者可增加用量1-2倍,经5—6日如破伤风感染危险未消除应重复注射。 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前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皮试结果阴性者一次全量注入,阳性者必须做脱敏注射,使用破伤风抗毒素过程中,必 须严密观察病情,防止过敏反应,同时也要注意迟发型过敏反应。 关键词:破伤风;过敏 中图分类号:R5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4)10—0135—01 使用破伤风前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皮试结果阴性者方能 注入全量,皮试结果为阳性者,必须用脱敏疗法进行注射。将 破伤风抗毒素加0.9%氯化钠稀释l0倍,少量多次作皮下注 射,第一次注射稀释2ml,观察30分钟,如无紫绀、气促或严重 呼吸短促、脉搏加速等,即可第二次注射0.4ml,如仍无反应将 余量全部注完,如有过敏或强阳性反应者,应将第一次注射量 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多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1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收治1例左足底铁钉刺伤8h,患者,李某,男,54 皮肤科诊断为: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清后迟发型过敏反应,遵医 嘱每天上午给中药湿敷治疗,下午消肿膏包扎,连续治疗一周 后皮肤红肿消退,大约两周皮肤完全恢复正常。 2讨论 目前临床上使用TAT时,速发型过敏反应已广泛被人们所 重视,但迟发型过敏反应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本病例是典型的 迟发型过敏反应,所以我们在用TAT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TAT前必须先做药物过敏试验,并详细询问药物过敏 史,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中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和血 管神经性水肿或对某些物质过敏者,本人过去曾注射过血清制 剂者,均需特别注意和惕防发生过敏反应;(2)工作中严格执行 无菌技术操作和药物浓度的配制,以及试验结果的判断,皮试 液应现配现用,判断结果时疑似阳性时应二人核对。皮试结果 为阴性者,在注射过程中也应该严密观察,谨防用药后发生过 敏反应。(3)嘱病人进食后方可用药,尽量避免空腹用药。医 护人员在工作中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自我防范意识,千万 不可疏忽大意和抱有侥幸心理。仅凭皮试结果阴性而放松警 惕,却忽视了用药过程中的观察及用药后的迟发型过敏反应, 从而给病人及家属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不良心理伤害,甚至会 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岁,云南省普洱市思茅总站人,于2012年12月1日9:00来注 射室做TAT过敏试验,皮试结果阴性,给左臀部外上1/4区域 内肌肉注射TAT1500Iu,观察30分钟后患者无不适感觉,回家 后有什么不适随时来院就诊。12月7日下午19:00患者来注 射室说,7天前左臀部打破伤风针处红肿痒痛,注射室护士查看 左臀部外上1/4区域内右约10×7cm的大片皮肤红肿,红肿下 面距离3—4cm处还有一块7×6cm的皮肤也发红,护士给消肿 膏药包扎后告诉患者明早来院就诊。8日早上9:00到外科和 }普洱市人民医院(665000) 2014年2月20日收稿 新型敷料在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王筱华 杨茜 夏容 摘要:目的:了解新型敷料在压疮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将压疮患者200例按入院科室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 组给予压疮预防常规措施,观察组在压疮预防常规措施上加用新型敷料预防压疮。结果:对照组发生压疮26例,观察组发生压疮7 例,新型敷料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P<0.05)。结论:新型敷料在压疮预防上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型敷料;压疮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4)10—0135一O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对我院入院 2007年美国全国压力溃疡顾问小组(NPUAP)给压力性溃 疡定义为皮肤或深部组织由于压力、或压力混合剪切力及/或 摩擦力作用引起局部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 。压疮是活动 障碍、慢性病及老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国压疮现 患率为1.579%,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0.628% 。综合性 患者全部在24小时内进行压疮高危筛查,将Braden评分≤12 分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入院科室将198名患者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78—99 岁,平均84.2岁;观察组100名,男76例,女24例,年龄74— 103岁,平均83.9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Braden评分上等 医院压疮的发生率为3—4%,一旦发生压疮,老人的病死率将 增加4倍,而且压疮的治疗与护理会消耗巨大的医疗资源 , 所以“预防压疮的发生”一直被认为是最经济的压疮护理手 段 J。我院自2012年以来,对压疮高危患者采用新型敷料预 防压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十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610081) 2014年2月21日收稿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调查工具:(1)压疮发生调查表:根据20o7年美国全国压 力溃疡顾问小组(NPUAP)制定的压疮分期标准 ,制定压疮发 生调查表,该表包括5个调查项:姓名、性别、Braden评分、预防 措施、压疮发生部位、大小、分期。(2)Braden评分表:评估内容 l36 包括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个部分, 每项l一4分,总分6—23分。15—18分为轻度危险,13—14分 为轻度危险,1O一12分为高度危险,9分以下极度危险。 1.3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护理措施,包括定时翻身,使 用泡沫垫或气垫床,保证营养,保证床铺平整干燥,使用软枕保 持体位,做好失禁护理。观察组除采取以上护理措施外,在压 疮好发部位骶尾部、足跟部、髂嵴 ,内外踝处使用水胶体泡沫 3讨论 内蒙古中医药 新型敷料在预防压疮的发生中作用明显(P<0.05)。表1 可见,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Ⅲ、Ⅳ期压疮发 生率明显减少。新型敷料对足跟、内外踝的压疮预防作用明 显。表2可见,泡沫敷料对预防骨隆突处压疮的发生能起到有 效作用。在100例观察组患者中,内外踝及足跟未发生压疮, 而骶尾部压疮发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在骨隆突使用水胶体 敷料,有大便失禁者,在肛门周围皮肤上使用透明膜。使用方 法: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皮肤,待皮肤干后粘贴敷料(注意粘贴 时不可用力拉扯敷料,以免产生张力),5—7天更换一次。 1.4资料收集与分析:各科在上报压疮高危患者时,由ET专 科护士到床旁核对Braden评分的准确性,签字认可后上报护理 部,督查压疮预防各项措施的落实。新发压疮由管床护士填写 压疮发生调查表,并通知ET专科护士当场核查该表的准确性。 共填写压疮发生表33份,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表1压疮发生情况n(%) 泡沫敷料,使皮肤保持一定的湿度,减轻皮肤局部的压力和摩 擦力,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压疮高危患者在医院内采取了常 规的压疮预防措施,压疮的发生率仍高达26%,发生部位与相 关研究一致,在使用新型敷料后有效减少了压疮的发生,提高 了护理质量,减轻了病人痛苦。目前我国处于老龄化社会,医 疗资源紧缺,需长期照料的患者约20%受到压疮的困扰 ,这 些患者在护士的指导下,除采用常规措施预防压疮外,可在压 疮多发部位自行使用新型敷料预防压疮,经济方便有效,值得 推广。 参考文献 [1]胡爱玲主编.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第一 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14—131. [2]蒋其霞,管晓萍等.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 [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1):1672—1673. [3]蒋其霞主编.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 出版社.2004:114—115. [4]徐明兰.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2, 24(4):473. 两种肠内营养液排气方法的应用比较 方傲华 余玲莉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液器最佳排气方法。方法:选择实施肠内营齐的患者120例次,按单、双日分组,单日为A组 60例采用负压抽吸排气法,双日为B组6O例采用泵入法,观察两组排气所需时间及再次排气时丢弃的液量。结果:两组首次、再 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A组不丢弃营养液,B组丢弃少量营养液(9.50±1.12m1)。结论:负压抽吸排气法用时短, 既提高工作效率,又不浪费营养液。 关键词:肠内营养输液器;排气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4)l0—0136—02 ICU病房的许多重症病人都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通常 一180。。营养液流至加药三通时,松开三通下端,反折三通上端, 次性肠内营养输液器是安装于肠内营养泵中排气,但由于肠 内营养输液器管道比较长(一般为2.6米左右),肠内营养液较 粘稠,排气往往需要几分钟。如在输注过程中发生断流故障, 重新排气的时间则更长,还要丢弃少量营养液。笔者在临床实 分离注射器,关闭三通侧孔,再松开三通上端管路,排尽输液器 末端内的空气,关闭流量调节器,准备连接胃管。B组(泵人 法)排气过程参照静脉输液 ,.先关闭流量调节器,连接肠内营 养液后,打开流量调节器,将滴斗向上倒置,待液面升至113~ 112时,倒转滴斗180。。将肠内营养输液器安装于肠内营养泵 上,打开营养泵开关,连按两次快进键,排尽输液器内空气,松 开快进键,准备连接胃管。再次排气: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如 发生滴斗内液体滴空,肠内营养泵会报警并停止工作,需重新 排气。两组排气方法同前。A组排气时将管路内含有空气部 分的营养液吸人注射器内,待排空注射器内空气后,反折三通 上端将注射器内营养液缓慢注入胃管,防止发生返流 。B组 排气时将管路内含有空气部分的营养液排放于量杯中。 1.3质量控制:ICU科内所有护士经过短时培训均掌握泵入和 负压抽吸两种排气方法。全部患者留置扬州江扬公司生产的 l8号一次性鼻胃管(软聚氯乙烯材质),使用浙江玉升医疗器 械公司生产的CY—B型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液器输注营养液。 肠内营养泵为浙江史密斯医疗仪器有限公司CY一300型。记 录各组首次和再次排气所需时间及丢弃的营养液量。 践中摸索出一种快速排气方法,可减少排气时间,提高工作效 率,并且不浪费营养液。现介绍如下。 l资料与方法 I.1一般资料:2012年5~7月在ICU病房实施肠内营养治疗 的患者120例次,按实施肠内营养时间编组,单日按A组方法 排气60次,双日按B组方法排气60次。 1.2排气方法:首次排气:A组(负压抽吸法)先关闭流量调 节器,连接肠内营养液后,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与肠内营养输 液器加药三通的侧孔连接,打开流量调解器,左手将三通下端 反折于手心,大拇指和食指将滴斗向上倒置,右手持注射器缓 慢抽吸管路内的空气,待滴斗内液面升至1/3—112时,倒转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昌医院护理部 2014年2月22日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