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264
December2013(C)
聚焦教学点教师队伍建设
渊江西省电化教育馆江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教学点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薄
弱环节,为更好地让教学点适龄儿童接受良好教育,
教育部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学点教师掌握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方法,整体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是这一惠民工程落到实处的现实需要。关键词Discussion教学Teachingon点教the师Construction队伍建设信息素养
AbstractThePointsofTeachingStaffforteaching//JiangpointJing
isanimportantbutweakcompo-nentofbasiceducation.Inordertomakeschool-agechildrenofteachingpointsreceiveabettereducation,theMinistryofEduca-tionhaslaunchedtheprojectof\"overalldigitaleducationinteachingpoints\whichisalsoarealisticneedtoenhancetheconstructionofteachingstaff,maketeachersforteachingpointsgraspthemethodsofusingequipmentandresources,andcom-prehensivelyKeywordsteachersimprovetheirforteachinginformationpoints;staffquality.
construction;infor-mationquality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012年年底教育部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决定利用2年时间为全国6.7万个农村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规
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更好服务农村1项边目远实地施区的价值
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
以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目标,让教学点所有学生都能借助国家及各省配送的数字资源,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并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有进一步的发展。1.1配送数字资源的特点
1)在总体原则上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等方面可给教学点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方法与工具,利于教学点学生的现阶段学习和终身学习。
2)在资源分布上有一定的覆盖面和系统性。为确保播发资源切实满足教学点需求,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
一线优秀教师优化资源内容设计,
开发出“教师上课”、“学生自学”和“拓展资源”三大部分内容,
覆盖小学1-3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和体育8个学科,将通过卫星和网络两种形式结合教学进度分期传输到全国教学点。同时,各省也将各具特色的适合教学点教学的数字资源通过省资源中心网站或制作数据光盘等形式配送到教学点。
3)在媒体表现形式上具有直观性。主要有文本、动画、音视频、图片、课件等,有利于课堂情境的创设。1.2数字资源在课堂运用的优势
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字资源表现的内容更
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
能将教师用语和教具演示作者简介:江静(1970—),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江西静
窑南昌330046冤
文章编号:1672-7894(2013)36-0023-02
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
的本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数字资源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适当地运用数字资源教学,能够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化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让教师在课堂内更加游刃有余地发挥教学水平。
3)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数字资源集文字、
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
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
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数字资源为实现学习目标提供了便利工具,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向多方式、多途径发展,学生不仅可在课堂上通过数字资源辅助教学方式获取知识,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或信息、网络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学点学生可在没有教师时,或复式教学时,或因专业教师不足无法开设课程时,利用数字资源进行2教自学主点学基本习。
情况
教学点是由原来的村小演变而来的,是新一轮基础教
育学校布局调整之后,为适应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而设置的小规模不完全学校,有利于当地的儿童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教学点具有区别于一般学校的典型特征:
(1)学校规模小。教学点大多为学前班至三年级学生,每个点几个至十几个学生,极少数大一点的教学点最多也只有三四十个学生。
(2)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绝大多数教学点分布在交通极其不便的山区、湖区、库区的自然村中,相当部分山区教学
点不通汽车公路,很多湖区(库区)
教学点要乘船后再走山路才能到达,很多教学点从县城出发往返要一天时间。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教学点都只有1-2名教
师,因此教学点普遍实行复式教学,
三个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
(4)基础设施差。校舍尚可,没有危房,教学点基本都具备通市电的条件,现有设备以农远工程配置的电视机、DVD播放器为主,有的教学点虽配置了教学计算机,但多为初中、小学淘汰下来,设备陈旧、老化现象较为普遍,利用率整体不高。大部分教学点教学仪器等设备基本上是空白,还处
于3“教黑学板点教加粉笔师”队伍的传统存教在学阶的问题
段,
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教学点的教师大致由三部分人组成,一类是民转公教
师;一类是近几年分的公办教师;一类是代课教师。3.1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
教学点现有教师绝大多数是民转公教师,或本籍的老
教师,年龄普遍偏大,
多在50岁以上。3.2现任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
教学点绝大多数只有语文、数学两门学科教师,
其他学科皆由这两学科教师兼任,大多数教学点因没有专业教师不开设语文、数学之外的课程。
渊下转第25页冤
23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3总第年26412月(期下)Total.264
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December2013(C)
识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说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发展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绝4.2.3通,提有高效地启体育教迪师学的生的专业积极技能
性,
提高教学质量服力。,才能融会
是“标新立异”。不
4.4.2毫无形教成学特实色践教基础学风的
格标志
配要想成为专家、学者型教师,就要形成特色教学风格。织、套新教形材势中的下,体育教各项教学内容师要全面,做掌到会握新讲的体育解、示范、课程标准教授、及组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表现为“艺术性、独特性、先进划学4.3、保文护创件与建的帮常能助。除此,体育教师态、力实,总效结的体育教学经课堂验,
是撰还优写应秀科具教研论文备编写师的主等各阵地
能项力教。学计
4.4.3性、稳优定性秀教”
师。性、科
用特色风格引领团队共同进步
优秀教师要带动具有事业心和特长的体育教师,由少
对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到育每课天堂要上。“常的态课呢?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作创为建体育教常态、
师实怎效样的体面
的多稳,定,逐步在带实动践;中促完进善教;研要组注特重对色的已形形成成和发特色展;
保持特色的宣传;要出成果并得“培养基本技能,”就就是教是将师体育在常锻规炼教放学在状平态时下的体育传授基础知识、5结语
到认可。
动实技效术”就和是教战术,师使学在体育生的体课堂质教学里真正有效地教会课学堂生中。运纵观古今,教育是立国之本,
而教师是教育之关键。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因此,
我们体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以我,做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担负起教育、社会、国家的责这,样每好才名的体育体育教课师对学应该生知素质道什的得么全面到有培养效的有着增强重。
要意义。所任。
现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已经实施。面对未来,
还有许生体育能上课程改好体育革课的。
样的体育课是好的体育课,根本目的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促多课题等待我们体育教师来研究和实践。新的形势下,
摆在学身我们面前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正如我们要爬一座山,如线中心果你选择了上进,在登山的途中必然要付出努力和艰炼,让坚健学持“康生健,促在康进学体育第一生课”中的的通指全面过导运动思发想展。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进学技,以术增、战强术学的生学体习质,作学为会主的提辛。升但是,如果你到达了峰顶,将会是一个新的境界。教师,在的教方学过法,程培养对中教会体育的学生体育兴趣知,养成识、良技好术的和品方质锻法。体育教是提高体育师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教师之名,更教社会。我们为做优秀的教师而喝彩!在于教育、在于国家和
就学技是质量促进个、达体成身体育教心全面学发目展标的的前提。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参考文献
好术既常规是体育教体育课是提学目高课标也堂是教促过学进学程,质量生全面掌握体育与的关键发,展把的健体育载康体。知识基本上、的[1]毛振明.什么是好的体育课,如何上好体育课[R].北京:北京师范大
东学体育与运动学院,2010.
4.4西放形成在教课学堂特中色才风格叫真是正的体育优秀教师课专。
业发展的方向
[2]杨贵仁.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新形势[R].北京: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2010.
融[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点入教教师师的的特智色慧、教理学念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2010—2020年)[Z].2010-07-30.
4.4.1的教教学师方的式和教学艺术具有独创性和个性化特专。
业成长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2,4.
有经教验师教在师专即新教师阶段,阶业成段,专长家中、大学者致分型为三个阶教师阶段。段,
这个过程是从一
[5]做一名优秀的教师[M].南京:科学出版社,1996.
编辑李少华
渊上接第23页冤3.3教师工作量大
在教学点教学期间,教师的工资、福利、津贴等均要明
教学点学生人数虽少,但麻雀虽小,
肝胆俱全,老师除显高于村小和乡镇中心小学教师,并逐年提高,在职称评了要承担所有学科的教学外,有的还要充当保姆的角色,为定、工作评优评先要给予倾斜,优先考虑。在教学点服务锻中午无法回家吃饭的学生热饭热菜,遇到恶劣天气还要护炼期满的年轻教师,如愿意留在教学点工作,其待遇可以继送学生回家。如此高强度工作,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往往难以续保留,经济收入还应逐年提高。适应,导致青年教师流失严重。4.3实行特殊津贴制度,吸引优秀教师到教学点任教
3.4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教学点大多位于中西部偏远地区,环境艰苦,交通不教学点公办教师基本上都是由1980年前从教的民办便,工作条件差,生活水平低,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建立农教师转正而来,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基础知识差,且村边远和艰苦地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并根据农村大多一人一校,教师一离开学生必须停课,教学点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业务上也没有共同学习、互相交
地理环境和条件恶劣程度进行适当分类,以吸引和稳定优秀教师到该地区任教,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师资状流的平台,教师整体素质难以提升,
获取资源的方式方法滞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是制约教学点优质资源应用的况,保证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较好的教育。4.4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主要因素。
4加强教学点教师队伍的建议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拿出一定的专项培训经费,切实做好教学点教师培训工作,对现任老教师开展全员培训,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项目今年秋季正式进入步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教学水平。一是做好骨干培
全面应用阶段,全国近50%的教学点已利用项目配备的设训。依托各地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
通过集中授课,为每个备与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正式开始开课,一些优质的数字教教学点培训1-2名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二是抓好全员育资源正通过卫星和网络源源不断地进入教学点的课堂。培训。注重发挥各乡镇中心校骨干教师的作用,以经过集中如何加强教学点教师队伍建设,让项目切实发挥效益是亟培训的教学点骨干教师为基础,组织开展各教学点教师全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员的应用培训,全面提高教学点教师的基本操作能力、资源4.1要加快优化教学点教师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步伐
获取及处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设备故障的简单修复能针对教学点教师年龄普遍偏大、专业素质较低这一问力。
题,各省要从省级行政层面提出要求,加快优化教学点教师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是党中央、
国务院、教育部专业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步伐。例如:1)各省特岗教师招考关注农村教育,关心农村教师和学生的一项民心工程、实事计划要向教学点倾斜,凡通过录用的特岗教师均需在教学工程,把项目建设好,应用好,必须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点服务3年;2)对通过全省统一招考录取的小学教师需要关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求在教学点锻炼1-2年。和水平。
4.2要制定激励政策,留住教师安心工作
编辑李少华
2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