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计量装置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体系建设典型经验

来源:好走旅游网
计量装置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体系建设典型经验

专业名称:营销管理 日期:2014年3月28日 申报单位: 栾川县电业局计量中心 [摘要] 负荷管理系统的实用化包括利用远抄数据实行抄表结算、购电、有序用电、计量监测、线损分析等,栾川县电业局紧扣用电营销的需求,开发完善负荷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并通过建立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规范应用流程,稳步推进负荷管理系统的实用化。目前,我局80%的专变已全部安装了负控终端,以远方抄表数据为依据的月结算电量达到7000万KWh,占全局售电量的70%;全局的公变用户已实现全覆盖,完成了网损、变损、母线平衡、10kV 专线与部分联络线的线损自动计算分析。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一)推进负荷管理系统实用化工作理念或策略

用一年的时间,实现城网专变用户的全采集、全结算、计量故障全监控,通过预付费购电专变户达到95%以上,10KV线路线损自动日分析达到100%,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营销管理水平。采取的主要策略有: 1、以需求引领系统建设

— 1 —

系统功能的规划以营销需求为出发点,以技术手段解决营销工作中的问题。实际工作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系统功能追求全面,追求系统的简单使用。目前的系统,我们保留了远程抄表、购电,放弃了交流采样。控制方面实现了电量控制。 2、以应用促维护

负控数据的应用与负控设备的维护属于不同的部门,在系统某一功能稳定可靠后,即引导相应的部门使用,对使用与维护部门的工作流程作出调整,应用不可逆转。由营销部门总牵头,终端及预付费的故障及应用,由各应用部门报于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根据情况填写不同的工单,通知维护人员进行现场设备的维护工作。

(二)专业管理的范围

推进负荷管理实用化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完善采集终端安装;2.完善购电装置,确保购电通讯正常;3.完善台区低压居民户表数据采集、结算、催费;4.各级电压线损计算、统计; 5.计量故障监测。

(三)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项 目 装用情况 专变覆盖率 目标值 100% 备注 — 2 —

专变采集成功数 上线情况 专变抄表成功数 专变抄表结算率 远程抄表 月抄表结算电量 购电用户数 购电 月购电量 专变表计定期 计量监测 检测分析率 主变损耗分析 日线损 10kV专线 自动计算10kV联络线 分析 台区线损分析 93% 93% 100% 大于地区专变户电量90% 除高危用户以外的所有用户 剔除高危特大用户电量 100% 100% 100% 100% 100%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规范运维职责

负荷管理系统由主站与终端两部分组成,整个栾川地区只有一个主站,系统主站与全局负控终端的安装与运行维护由计量中心完成,用户的终端和计量装置安装在同一计量屏内,终端取用计量电源。计量中心电采班负责运行维护、故障处理、数据分析、故障处理等,发现的故障必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处理。

(二)固化工作流程图

— 3 —

1.预付费装置维护管理办法 营销部协调、监督、考核工作流程 各供电所发现故障 客服中心 电费核算班发现故障 客服中心统一汇总上报计量中心 恒源公司接到计量中心汇总的维护单后,安排工作人员与计量中心人员计量中心接到维护工作单通知后,汇总并及时到现场进行终端维护 计量中心接到开关维护通知后,汇总并及时通知恒源公司 到现场进行维护 维护正常后,通知核算班进行核对、抄录、试跳正常后,现场维人员在维护单上签字 后台核对、抄录、试跳 维护完成 — 4 —

电采班人员根据数据采集情况、购电结算情况,判断故障原因,收到相应工单后在规定时间内排除故障。

2. 购电流程 正常购电流程

用户缴费

入电费

财务 规定时间内录95598 3.计量故障分析

计量故障分析主要监测表计失压失流情况,由人工操作,对于已经纳入线损自动计算分析范围的表计,不再进行电压、电流的分析,对于失流分析,因存在三相表只接一相或两相的情况,在现场确认后,电采班人员记录存档,及时进行现场确认处理。 (三)主动引导应用

我局负荷管理系统采用集中采集、分布使用的形式,即整个栾川地区只有一个主站,各供电所设一个专职管理员,要求每天

— 5 —

对供电所管辖范围内的专公变数据进行查看,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线损分析两部分,应用范围包括抄表结算、购电、线损分析等,涉及的部门有:生计、变电、农电、计量等,由于各项功能投入的时间不同,各部门应用的程度不一致,我们没有采用集中办班就放手不管的形式,而是到每个部门的相关岗位,根据其工作需要,在系统中完成其工作,让其切实感受到系统的方便性与高效性,从此不能放弃,在某项应用推广之后,即由技术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使应用走向实用化。而在应用过程中,又会对系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从而促进系统的发展。 (四)强化制度建设 1.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负控专业管理,充分发挥负控监控和调度职能,我局制订了负荷管理系统运行的各种制度,包括: 《负控采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预购电客户预付费装置维护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预付费管理流程的通知》

以及变电站、专变、公变终端、公变集中器等新装、轮换、维护等3种工单。通过制度和流程的施行,强化了负荷管理系统的实用化效果。 2.工作标准

— 6 —

我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制订了负控终端安装、检修、故障处理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现场换表作业指导书、公变监测终端(包括集中器)装用作业指导书、负控检修封印管理规定、专变户负控抄表结算的规定等各项规定。 3.绩效考核

为了使负荷管理系统取得好的效果,计量中心严格加强对人员和设备的管理,制订的各项制度、职责、标准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对计量故障监测规定:特大用户,2个工作日;高供高计用户,3个工作日;对于终端检修一般终端(不属于购电、结算、线损分析),三个工作日;属于结算与线损分析终端,二个工作日;属于购电的终端,一个工作日内,情况紧急的应立即赶赴现场。对于情况紧急未及时赶赴现场造成服务事故的严格追究责任,并按严重违章考核,确保了系统的可靠运行。 (五)改革创新

1.终端表计接线规范化

1、终端与电能表的接线包括485抄表线和脉冲线,为避免换表接错线,同时减少工作量,要求表计表计与终端的电压线连接必须取用中间可随时断开带插头的电压连线,将485线与脉冲

— 7 —

线固定排列。

2、每个终端上都要记录一个SIM卡号,记录卡号的标签必须黏贴在终端内,以防止标签氧化后,看不清SIM卡号码。 2.终端与计量装置一体化封装

由于终端运行电压采取的是计量部分用电压,在现场安装的互感器要求必须在开关前,确保对客户限电或购电跳闸后,终端能正常供电,主站能正常对终端下发参数。开关负控线、PT、CT、表计、负控终端做一体化封装,客户无法接触到跳闸控制回路。避免人为破坏控制回路,造成开关无法跳闸。 三、评估与改进

1、居民户的电费收缴问题,目前的居民自动抄表系统仅解决了抄表和载波抄回表数据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自动收费及实现预付费的问题。

2、解决地下室无GPRS上行信号的问题。有些公变放置在地下室,附近无上行GPRS信号,需要扩充载波通信协议,将公变监测终端移至地面,终端与总表采用载波通信,从而完成公变监测功能。

3、负荷管理系统涉及到通信、电子、计算机、电力系统等专业,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维护,目前还存在维护人员业务素质

— 8 —

差,维护成本高的情况,下一步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同时通过精益化管理,不断降低维护成本。

4、现在安装的居民集抄集中器,后台数据只能第二天抄前一天数据,当天数据看不到,对公变线损的计算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厂家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