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届济南市济阳县济北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济南市济阳县济北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20届济南市济阳县济北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

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是某种昆虫(性别决定为XY型)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①表示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或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时期 B. ①→①因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C.b时期发生了染色体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c时期可能存在XXXX或XXYY染色体组成的细胞 2. 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 B.都有基质

C.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3.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 B.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D.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4. 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和实验①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B.实验①和实验①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C.实验①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实验①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 D.该实验结果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

5. 研究人员发现一只表现为少精症的突变小鼠,他们用仪器分别检测正常小鼠和突变小鼠曲细精管中各种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精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2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细精管中DNA含量为1C的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精子 B.DNA含量为4C的细胞中均含有两条X染色体

C.突变小鼠表现为少精症的原因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被阻滞在次级精母细胞时期 D.精子形成过程中,有脂质物质起到了调节作用 6. 在内环境中可发生的反应有( ) A. 载体蛋白和激素的合成 B.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C. 神经递质以自由扩散的形式到达突触后膜 D. 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CO2和水 7.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C.能高效催化化学反应 D.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8. 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于90年代成功地把固氮基因整合到小麦的DNA分子中,并成功表达,该项技术属于

A.转基因技术 B.分子杂交 C.细胞杂交 D.杂交育种

9. 果蝇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合的灰身白眼雄果蝇与纯合黑身红眼雌果蝇杂交,再将F1中雌、雄个体杂交,产生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蝇的眼色及体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BbXAXa,BbXAY,灰身红眼 C.F1中雌雄性别比例为1:1

D.F2代中,眼色出现性状分离的果蝇性别为雄性,其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2:1

10.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一些内含子序列、基因和基因的间隔区序列等,能转录为非编码RNA,例如tRNA、rRNA等,建议将这类转录生成此类非编码RNA的DNA片段称为RNA基因,它们虽然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本质上说,此类RNA基因不同于RNA病毒中的基因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的RNA基因之间可以重新组合 C.据此推测,mRNA也是由此类RNA基因转录形成的 D.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某些非编码RNA的参与

11. 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下图是其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变化,其中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是( )

A. B. C.

D.

12. 生物体内可以完成如图所示的反应,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可表示产生了2种氨基酸 B.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水解过程中破坏了1个肽键 C.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蔗糖水解的过程 D.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麦芽糖水解的过程 13. 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①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14.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念珠蓝细菌①酵母菌①草履虫①小球藻①乳酸菌①青霉菌①葡萄球菌①发菜

A. ①①① B. 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①①①① 15.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模型建构是研究生物学问题常用的方法。模型X→A→Y中,A代表结构,X代表物质,Y代表A接受X后的变化或产物。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若A表示人的红细胞,X表示葡萄糖,则Y表示酒精和二氧化碳 B. 若A表示T淋巴细胞,X表示抗原,则Y表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C. 若A表示垂体,Y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则X可能是甲状腺激素 D. 若A表示适宜光照下的叶肉细胞,X表示H218O,则Y中的葡萄糖含18O

17. 某些细胞毒性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会合成两种细胞膜蛋白(CTLA-4、PD-1),这两种膜蛋白对细胞毒

性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以上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并成功将其用于癌症的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对象 B.降低CTLA-4、PD-1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增强

C.上述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能够与癌细胞结合,达到治疗目的 D.合成上述两种膜蛋白的基因不可能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自身

18. 如图表示人体中某些激素分泌和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①①①所表示的都是促进作用 B. 激素甲、乙、丙都有其特定的靶器官 C. 图中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 D. 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丙是甲状腺素

19. 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子萌发时,细胞中①/①的值会增大 B. ①与①具有相同的结构,故萌发能力相同 C. 种子萌发后发育成完整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 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消耗导致种子的干重下降

20. 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B.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 C.用青鲜素处理马铃薯,可以抑制其发芽,利于储存 D.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促进柿子的发育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进行了调查,并绘制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物质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据图分析,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___。

(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通过过程①_________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固定在农作物体内。土壤碳库中的有机物由分解者通过过程①_________转变成无机物重新被植物利用。

(3)碳元素在大气碳库、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人类活动_________(填“加速”或“减缓”)了碳循环的进程。

(4)有同学认为生态系统物质是循环利用的,无需不断向农田中施加肥料。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请给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表现出的顶端优势可以从曲线①和曲线_________(填数字)的实验结果得到验证。

(2)比较曲线①、①、①与①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

(3)比较曲线①与①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__________的生长,推测: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

素产生于_________组织。

(4)秋天来临,植物叶片逐渐衰老和脱落,与此有关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_。

23. 肠腔中的葡萄糖可通过SGLT1逆浓度梯度或通过GLUT2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如图所示),GLUT2对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较SGLT1快数倍。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运输葡萄糖的过程中,SGLT1与GLUT2属于________,这两种物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SGLT1与GLUT2合成后,都需要在________上进行加工。

(2)SGLT1运输葡萄糖的过程中,细胞内的ATP/ADP比值________。GLUT2与SGLT1运输葡萄糖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

(3)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请在下图坐标轴中画出GLUT2运输葡萄糖速率、SGLT1运输葡萄糖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24. 细胞学研究常用“染色排除法”鉴别细胞的生命力。例如,用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时,活细胞不着色,死细胞则被染成蓝色。

(1)“染色排除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验证“染色排除法”的原理,用紫色洋葱内表皮及台盼蓝染液等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器材及材料:显微镜、计时器、镊子、刀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盐酸、水、台盼蓝、洋葱 完成实验步骤:

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用_____杀死,乙组对洋葱鳞片叶表皮不做处理,用相同浓度的______溶液染色相同时间,然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下图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①、①代表化学元素,a、b代表有机小分子物质,A、B、D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

(1)①代表________。D是与A类似的分子,部分病毒(如HIV、新冠病毒等)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中。从基本组成单位的化学组成上来看,D区别于A的组成是____。

(2)由b形成B的场所是________。B可以包括B1、B2、B3等多种,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评价各种食物中B的营养价值时,特别要关注其中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原因是________。 (4)为鉴定酶X能否将B水解,某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向含有B的待测液中加入适量酶X,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发现待测液呈紫色。由此该同学得出“酶X不能将B水解”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理由是____。

参考答案

1. C 2. C 3. A 4. D 5. B 6. D 7. C 8. A 9. D 10. C 11. A 12. D 13. A 14. B 15. C 16. CD 17. AB 18. AB 19. AD

20. ABD 21.

(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种子和有机肥中含有的能量 (2).光合作用

(3).分解作用(呼吸作用) (4).CO2 (5).加速 (6).不同意

(7).农产品源源不断自农田生态系统中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不断的施加肥料,这与物质循环不矛盾 22. (1).①

(2).生长素 (3).细胞分裂素 (4).侧芽 (5).分生 (6).脱落酸 23.

(1).载体蛋白

(2).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3).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4).减小(或降低)

(5).运输速率都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6). 24.

(1).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盐酸 (3).台盼蓝

(4).甲组鳞片叶被染成蓝色乙组叶不被染色 25. (1).N、P

(2).五碳糖是核糖,含氮碱基中没有T(胸腺嘧啶)有U(尿嘧啶) (3).核糖体

(4).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5).必需氨基酸

(6).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不正确

(8).无论酶X能否将B水解,待测液中的酶X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均呈紫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