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 CoPD因合并感染而病情急剧恶化者。 2. 支气管哮喘患者。
3. 呼衰早期轻度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者。 4. CoPD患者的康复。 5. 现场心肺复苏者。
6. 各型肺水肿(如心衰,淹溺,有机磷农药中毒者)
7. 任何原因导致的非阻塞性通气停止(如因猝死,触电,药物中枢病损)。 8. 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呼吸支持,麻醉术中,术后或并发症引起的暂时性呼吸困难。
9. 心胸外科,腹部外科术后呼吸生理功能的维护。 10. 急性呼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前。 11. ARDS。
1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3. 重叠综合征
14. 胸壁及N-M疾患引起的呼衰。 15. 高位硬膜外腔阻滞时的呼吸抑制。 16. 重症肌无力。 禁忌症
NIPPV的绝对禁忌证为: 1. 心跳呼吸停止。
文档
实用标准
2. 误吸可能性高。
3.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消化道大出血/穿孔、严重脑补疾病等) 4. 大咯血
5. 昏迷或全麻意识消失患者。
6. 鼻出血,鼻窦炎,中耳炎患者,面部创伤/术后/畸形。 7. 不合作。
NIPPV的相对禁忌证为: 1. 气道分泌物多/排痰困难。 2. 严重感染。 3. 极度紧张 4.
严重低氧血症(PaO2<45mmhg〕/严重酸中毒(Ph<7.20〕。
文档
实用标准
NIPPV的基本工作程序1.合适的工作/监护条件2.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3. 病人的教育4. 体位(头高30度以上)5.选择和试配带合适的连接器6.选择呼吸机7.开动和连接呼吸机,参数的初始化。8. 逐渐增加辅助通气的压力和容量(适应过程)。9.严密的监护。10.疗效判断11. 防治并发症和不良反应12. 辅助治疗(湿化,排痰等)(Mehta S 和Hill NS AJRCCM,2001)2试用和适应连接方法•试用多种连接方法:鼻罩﹑面罩,鼻囊管或接口器等•吸氧状态下佩戴头带和连接器•调节好位置和松紧度(头带应均匀用力)•让患者(或家属)试验紧急拆除的方法(呼吸机管道暂不连接或使用很低的压力)10
文档
实用标准
无创正压通气的连接方法•鼻罩•面罩•鼻囊管•唇封•接口器11
无创通气连接•为病人选择最合适的鼻/面罩、头带及其他附件,直接决定无创通气的成功与否12
文档
实用标准
头带、头帽多次性头带蓝帽一次性头带八角头带15
漏气接头一次性漏气接头Whisper Swivel II静音漏气接头PEV平台漏气阀16
文档
实用标准
漏气接头的漏气量•漏气量大小–ComfortClassic和ComfortSelect上的一体化漏气口漏气量最小,普通OSAS病人使用尚可,但CO2潴留病人需再接一次性漏气接头或静音漏气接头–一次性漏气接头与静音漏气接头的漏气量相同–PEV的漏气量最大,且压力上升到一定水平,漏气量不再增大。CO2潴留病人使用效果最佳18
漏气接头的漏气量•漏气接头的漏气量随呼吸机压力的上升而增加ComfortClassic一体化漏气口漏气量与压力的关系Whisper Swivel II漏气接口17漏气量与压力的关系
文档
实用标准
头带、头帽松紧度调试——参考漏气量Air Leak Guidelines 0 - 6 lpm=头带过紧 7 - 25 lpm= 26 - 60 lpm = > 60 lpm 正合适需要进行进一步调试 = 漏气警报19 无创呼吸机选择:•••••同步性能最大压力,最大漏气补偿能力控氧模块,氧浓度调整模式选择监测(潮气量)和报警21
文档
实用标准
BiPAP®呼吸机的通气模式••••••S:自主呼吸模式T:时间控制模式S/T: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PC:压力控制模式PAV:成比例辅助通气模式22
初使参数设置34
文档
实用标准
治疗的时间和疗程•尚未有明确的标准。•多数文献报导每次用3-6小时,每天1-3次。也有报导夜间睡眠时应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3-7天,慢性呼吸衰竭可长期应用。35
主要监测指标•主观反应•主要生命体征(RR呼吸频率是否稳定,辅助呼吸肌是否减轻Bp,HR,P)•呼吸生理指标(血氧饱合度,潮气量,动脉血气等)•面罩情况(舒适度及漏气情况)•有无并发症(胃胀气,面部皮肤坏死,呼吸道分泌物潴留)36
文档
实用标准
疗效判断•经有效NPPV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应在1-2小时内主观症状及气体交换指标明显改善。轻中度二氧化碳潴留应在4-6小时好转。•正规NPPV治疗1-2小时后应全面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及动脉血气结果。37
应用无创通气临床应用的策略积极的常规治疗鼻/面罩通气1-2小时后如无改善(PaCO2 <16%, pH<7.30)PaO2 ≤5.3 Kpa气管插管和有创通气常规脱机面罩无创通气协助脱机( Tobin M.J. 1996 )
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