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仍然会存在一些言语失当、家 长跟风吹捧、个别家长收不到 信息等问题。所以,微信使用
张试卷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
不但考验班主任的胸襟,更应当 源,一项学校收藏“最佳试卷” 的举措,其“指标意义”列得非 常全面,我想单纯对学生的激 励、对后继无数学生的榜样示范
让班主任警醒:微信只是手段、
工具,而不是学生,即使是学生 本人,也会有听讲不认真或者压
根儿就没听的。作为教师,不能 作用就足矣,这是很好的借鉴!把这当成不管不问的理由,而是 要找准病根,开好良方,精准根 治。还有,最好有多管齐下的方 式,能够确保该让家长明确的通 知,通过不同的途径接收到,这
《教育文摘》还有好多好 文,精且佳。茫茫文海中挑选出
好文章,靠的是编辑们的一双双
慧眼、对教育的理念和理想,由 衷敬佩!编辑老师们,辛苦了!也考验着班主任的智慧。归根结
学以致用,构筑好课堂•平度市实验中学李云华教育家冯恩洪老师的《构筑 中国好课堂》一文(见《教育文
且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学着用
“好课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摘》2018年第6期),有理论, 有实践,贴地气,有高度,我阅 读之后,受益匪浅。带着学习和 实践的欲望,我在听课的过程中
在听孙丰收老师一节数学 课——《探索勾股定理》时,我
运用了冯恩洪老师提出的“课堂
是由什么组成的、问题是怎么 来的”,结合“三驾马车”(平 度市实验中学大力推广的小组合
也能够注意运用冯老师的理论来 认识、分析一堂课的优缺点,并
59我读文摘作、学案导学、积分制)的融合 究的态度去学习。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
运用,在如何设计一堂好课、 如何使课堂教学发挥更大效力 等方面有了更深一层感悟。冯
堂,多种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课后,总结并发现数学之美。
老师提倡跨多学科听课,使我 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发现勾 股定理的弦图,到西方科学家
这个物理教师学到了许多新理
念和新方法,也尝到了跨学科 听课的甜头。冯恩洪老师认为,'‘课
的研究,再到总统证法的梯形 图……古今中外,旁征博引, 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
堂是由教材、教师、学生三个 基本因素组成的。教材是相 同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同一 间教室里,有差异的学生拿着
学到了探索的精神,还了解了 数学发展史,增强了民族荣誉 感。一石四鸟,步步为营,拓
宽视野!孙老师对孩子们的引 领,相信会成为他们终生的精
无差别的教材,这就成了一对
矛盾。让每一个学生都实现发 展,课堂需要'合适'。”而
神财富。这正是冯老师“课堂 是由什么组成的、问题是怎么 来的”的落脚之处。每一个光鲜的身影背后,
“合适”,是极易被忽视的一 个元素。我们都知道,勾股定理如
都有异常艰辛的付出。我需
果让学生背过,非常简单,在 要积极学习教育专家的经验论
背过的基础上再去解题,学生 述,用\"中国好课堂”的标准 要求自己,也应该像那些优秀 老师一样,踏踏实实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学中也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孙老 师这节课并没有简单地停滞在 这里,而是把重点放在了 '‘探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