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问题及措施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问题及措施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15期总第169期 2008年8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InnerMongoliaScienceTechnology&EconomyNo.15,the169thissue

Aug.2008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问题及措施

朱一妮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X

摘 要:文章针对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一当前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几个重点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制度;受控度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5)0056)01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既有防错防弊,又有促进经营管理效果的作用,确保国家财经纪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保护单位资产安全和完整,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会计信息质量等的提高,提高企业员工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1 内部控制的新定义在90年代美国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并逐步将各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统一起来。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内部控制。¹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为达到某种或某些目标而实施;º内部控制是为了达到某个成果、某些目的而进行的过程,且是一种动态过程,是使企业的经营依循既定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它本身是一种手段而非一种目的;»内部控制不是某个事件或某种状况,而是散布在企业中的一连串的行动,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部分,与经营过程结合在一起,使经营过程中的一部分,使经营过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并监督着企业经营过程的持续进行。换而言之,本部控制与企业经营活动相互交织,为企业基本的经营活动而存在;¼内部控制深受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企业控制目的指定与实施。½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既是控制的主题有是控制的客体,既对其负责的作业实施控制,又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监督;¾所有的内部控制都是针对/人0而设立和实施的,企业内部回因此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效率和效果。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问题从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践操作来看,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研究和解决以下四个难点:211 如何把握授权的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度量界定成为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度量界定是关键一环。当今社会大凡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企业,基本上均是授权不当引起的,是授权多、权力过大,且控制不力的恶果。授权无/度0,直接制约内部控制制度效能的发挥:在巨大的权力面前,国家的政策法规都会相形见绌,更何况是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0的学问,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权力授予,才能使内部控X

制制度有效运行。但权力授予也要讲究/度0的限制,不然容易产生新的舞弊土壤。212 如何提高控制人员的熟练程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部控制职责的人员是财会人员。因此,财会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如上所述,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大大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大大超越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同时内部控制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矫正人的行为,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能力,培养大批这样的/全才0,显然需要很长的过程。213 如何提升规范控制程度提起内部控制制度,人们往往想起会计工作岗位在设置上管钱的不管账,管报销的不管稽核等、其实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环节。对于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控制,不能靠人治,也不能靠简单的出纳控制、财务管理来实现目的,而是靠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让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接受规定的控制管理。214 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的现在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控制。这里就存在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现在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舞弊行为时有发生,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显然成为了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中的难点。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权力操纵者,是对权力操纵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间的权力制衡。这种独特的控制对象决定了提高受控度的艰巨性。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关键有两点,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二是主要决策者的受控程度。就目前的经济管理现状来看,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任重道远。3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会计改革过程中,企业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应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和强化自身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制度。311 正确处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下转第58页)收稿日期:2008-01-08

#56#

总第169期

降低售价来取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战略可以通过规模生产,追求曲线效应,严格控制成本等方法来实现;而产品差异战略则可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以优良的顾客服务,改进产品设计等方法来122

实现。2.3 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从价值链的角度看,每一个创造价值的活动都有一组独特的成本动因,它用来解释创造价值活动的成本。因此,每一项价值创造活动都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战略成本管理所强调的成本动因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大类。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组织基础经济结构的成本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多样性。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凝聚力、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能力运用、产品结构、联结关系。与作业性成本动因(材料、人工等)相比,结构性成本动因与执行性成本动因都是更高层次上的成本动因,而且很多是非量化的动因,但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大、更持久,因而也更应予以重视。在企业基础经济结构既定的条件下,通过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可以提高产生各种执行性成本动因的能动性,并优化它们之间的组合,从而使价值链活动达到最佳效果;而对于结构性成本动因,未必总是愈多愈好,如单纯扩大企业规模,或运用高新技术,对于管理水平有限的企业而言,未必是好事。3 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我国企业应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1 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成本的132

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3.2 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上接第56页) 在开展整章建制的工作中曾经出现过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反映在处理内控与稽核的关系上。例如,认为内控主要是稽核部门的事,应该由稽核部门牵头此项工作。有的银行干脆在稽核部门内设立了/整章建制处0,负责领导全行的整章建制工作。有些认识往往来自高级管理层。稽核人员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生产性企业也同样会遇到此类问题。澄清认识,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内控与内审的关系,对于加强企业内控实属必要。312 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与现行体制法规的协调统一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涉及组织、人事和业务多方面。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如何协调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能否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部门应加强联系,协调管理。同时,我国的干部管理体制决定了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还需组织部、人事部的参与配合。另外,在我国内部控制法规建设中,还应注意相关法规的统一。313 健全管理机构,理清管理权限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全的机构;二是内部各机构间、各经办人员间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以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3.3 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不可否认,在成本管理中,节约作为一种手段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文出,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从而为赚取利润提供尽可能好的基础0,以此实现成本效益原则。企业采用何种成本战略,取决于企业整体的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成本管理必须为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服务。3.4 战略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工具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应用,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辨证统一关系,它促使企业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变企业自身状况,以减少环境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之,战略成本管理是结合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信息,围绕战略开发实施而进行的成本功能扩张与创新,它代表了当代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参考文献][1] 何存花,姚晓民.战略成本管理初探[J].理论探索,2003,(4).[2] 胡景涛,耿玮.成本管理改革的新思路)))战略成本管理[J].黑龙江财会,2003,(3).[3] 秦菊杰.战略成本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突破[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4).科学分工与牵制。目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解决两个问题:设立管理控制机构;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314 对内部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后能否切实实施,需外部力量予以保证。国际惯例是企业首先对自身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自我评价,出具对外报告,注册会计师再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发表审计意见。315 加强单位负责人的自觉控制意识当前我国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假账泛滥、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等问题较为严重。有些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无视财经纪律,在领导的授意、指使或强令下,账外设账、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虚假会计报表,导致报告严重失真,会计信息严重失实;有的单位负责人私自对外投资,收入不进账,中饱私囊;有的企业甚至发生负责人卷巨额公款外逃的现象。所以,必须加强单位负责人的自觉控制意识。[参考文献][1] 张宜霞1内部控制国际比较研究[M]1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2] 牛成1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M]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