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如果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这一过程称为缺氧。氧气疗法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1、缺氧分类和氧疗适应证
(1)低张性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所致。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致。常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血红蛋白血症等。
(3)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其原因为全身性循环性缺氧和局部性循环性缺氧。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栓塞等。 (4)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其原因为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常见于氰化物中毒、大量放射线照射等。
以上四类缺氧中,低张性缺氧(除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外)由于患者PaO2和SaO2明显低于正常,吸氧能提高PaO2、SaO2、CaO2,使组织供氧增加,因而疗效最好。氧疗对于心功能不全、心排出量严重下降、大量失血、严重贫血及一氧化碳中毒,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缺氧程度的判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来确定。
(1)轻度低氧血症:PaO2>6.67kPa(50mmHg),SaO2>80%,无发绀,一般不需氧疗。如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氧流量1~2升/分)氧气。 (2)中度低氧血症:PaO2 4~6.67kPa(30~50mmHg),SaO2 60%~80%,有发绀,呼吸困难,需氧疗。
(3)重度低氧血症:PaO2<4kPa(30mmHg),SaO2<60%,显著发绀、呼吸
极度困难、出现三凹症,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
血气分析检查是监测用氧效果的客观指标,当患者PaO2低于50mmHg(6.6kPa)时,应给予吸氧。
氧气浓度与流量的关系: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3、氧疗方法
鼻导管给氧法:是将鼻氧管前端插入鼻孔内约1cm,导管环固定稳妥即可。此法比较简单,患者感觉比较舒适,容易接受,因而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给氧方法之一。
[目的]
1)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
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注意事项]
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氧气瓶搬运时要避免倾倒撞击。氧气筒应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距明火至少5m,距暖气至少1m,以防燃烧。氧气表及螺旋口勿上油,也不用带油的手装卸。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分离鼻氧管与湿化瓶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接上。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常用湿化液灭菌蒸馏水。急性肺水肿用20%~30%乙醇,具有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肺泡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的作用。
5)氧气筒内氧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0.5mPa(5kg/㎝²),以免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6)对未用完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既便于及时调换,也便于急用时搬运,提高抢救速度。
7)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氧疗的重要性。 2)指导正确使用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积极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4、氧疗监护
(1)缺氧症状:患者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变慢、血压上升、呼吸平稳、皮肤红润温暖、发绀消失,说明缺氧症状改善。
(2)氧疗的副作用:当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可出现氧疗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1)氧中毒 2)肺不张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5)呼吸抑制
附问答题
1、PaO2和SaO2在氧疗中有何作用?
答:PaO2是反应缺氧的敏感指标,是决定是否给氧的重要依据;
SaO2是评价通气状态的指标,是决定以何种方式给氧的重要依据。 2、根据吸入氧浓度可将氧疗分为哪几类?
答:临床上根据吸入氧浓度将氧疗分为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和高压氧疗四类。 3、低浓度氧疗的浓度是多少?主要适用于哪些范围?
答:低浓度氧疗又称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适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
4、中浓度氧疗的浓度是多少?主要适用于哪些范围?
答:中浓度氧疗的吸氧浓度为40%—60%。主要用于有明显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患者,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塞、休克等。
5、高浓度氧疗的浓度是多少?主要适用于哪些范围?
答:高浓度氧疗的吸氧浓度在60%以上。适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6、何谓高压氧疗?主要适用于哪些范围?
答:高压氧疗是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²的压力给予100%的氧气吸入。
主要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等。 7、氧疗的方法有哪些?
答:鼻导管法、鼻塞法、漏斗法、面罩法、氧气头罩法、氧气帐法和高压氧疗法等七种。
8、如何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
答:用氧时应根据病人缺氧程度来调节氧流量:(1)轻度缺氧1-2L/min;(2)中度缺氧2-4L/min;(3)重度缺氧4-6L/min;(4)小儿1-2L/min。 9、氧中毒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预防氧中毒?
答:氧中毒患者常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干咳、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行性呼吸困难,继续增加吸氧浓度仍不能使其动脉血氧分压上升。预防的关键是避免长时间的高浓度氧气吸入,定期监测血气分析。
10、氧疗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肺不张?预防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答: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后,肺泡内的氮气被大量置换,氧气更易被吸收,形成了吸收性肺不张。预防的关键是控制吸氧浓度,鼓励患者多翻身、经常更换体位,加强排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